不想上班怎麼辦?在公司格格不入、失去工作熱忱…別急著離職!先做好「這件事」

三十出頭的智恩最近對工作沒有熱情,不管做什麼事都覺得煩躁,不想上班,而且還和同事顯得格格不入,該離職嗎?精神科醫師認爲,要先做好這件事。 圖/freepik

就是不想上班!努力工作的她爲什麼會越來越無力?

三十出頭的智恩這幾個月來一直無法擺脫無力感和空虛感。對工作沒有熱情,不管做什麼事都覺得煩躁,甚至覺得毫無意義。每天都不想上班,早上一睜開眼睛就開始覺得痛苦又疲憊。

「可能是因爲在同一家公司已經工作了五年吧……」智恩也考慮過換工作,但是對自己又沒什麼信心,她覺得自己的資歷很難找到條件更好的工作。

「像我這樣的人,公司能給我這些就該感激了,怎麼還會心生不滿呢?應該懷着感恩的更努力工作!」智恩試着調整自己的心態,卻沒什麼幫助。她對工作還是沒有熱情,對小事變得很敏感,全身上下更是莫名其妙的痠痛。

「我比誰都努力工作,確實也得到很好的評價,爲什麼還會這樣?」她怎麼想都無法理解,並且感到越來越痛苦,於是前來找我諮商。

不想上班並非因爲工作本身,人際關係纔是問題

「醫生,我到底爲什麼會變成這樣?現在正在做的案子是我主導的企劃案,但爲什麼會一點都提不起勁呢?進入現在這間公司工作之前,其他公司的條件都很差,只能上司交代什麼就做什麼,但之前也不會像現在這樣沒有活力啊。我真的很討厭現在這樣的自己。」

我聽着智恩的故事,慢慢找出她變得無力的真正理由。這份工作對她來說沒什麼難度。她是一個出色的員工,充分發揮着自己的實力,擁有豐富的經驗,沒有加班或週末工作而過勞的狀況。實際上,她的問題不在工作,而是人際關係。在工作了五年多的公司裡,沒有一個人能讓她吐露心聲或依靠。

「看到其他同事談論着只有他們才知道的美劇或共同興趣時,我的心裡都會有點不太舒服,感覺只有我無法參與他們的話題,像被孤立的人一樣……」她看到其他同事們親密相處,在工作以外的時間似乎也經常聚會,不知爲何自己卻變得畏畏縮縮。

她的個性其實並不封閉,在學生時期也有很多分享心事的好朋友,只是隨着年紀漸長,那些學生時期的朋友變得越來越少見面。老實說,她在公司裡和同事相處也沒什麼太大的問題,和許多上班族一樣,安靜、不特別引人注目,默默地做自己的工作。然而自覺很認真生活的她,從某天開始,空虛、孤獨和無精打采卻向她襲來。

「我在公司工作很努力,也希望可以和同事們相處得很好,但不知怎麼就是做不到,我也不知道爲什麼會這樣。我以爲只要做好工作就不會有其他問題……可是現在卻覺得很痛苦……不是工作上的問題,換公司也很奇怪……我不知道該怎麼辦。」

空虛是內心傳遞給自己的強烈信號,這樣做擺脫不想上班的無力感

在公司找不到可以交心的對象,智恩也嘗試過參加外部社團,希望結交能夠互吐心聲的朋友,但也不是很順利,因爲都是來自不同業界的人,很難找到共同點,只有尷尬和不自在的感覺而已。於是,她又習慣性地認爲是不是自己有什麼問題。

「我真的搞不清楚,是不是我的個性有什麼問題?」仔細聽完智恩的故事,我發現她會習慣性說出貶低自己的話語。「像我這樣的人……」、「我怎麼敢……」、「別人都可以,爲什麼我做不到?」

有很多在人際關係中遇到困難的人,會像智恩這樣給自己很低的評價。正如前面所說,這也是因爲將關注的焦點放在他人身上而造成的結果。

這樣的人際關係會變得很困難。其實,會感到孤獨不是因爲周圍沒有親近的人,而是與自己的關係不親密。這是真正的孤獨,更準確的表達就是空虛。空虛不是身邊有親近的人就能填補的,空虛的真正成因是不珍惜自己,所以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也不知道自己感受到什麼,這時就會感到空虛。

也就是說,空虛是與自己的關係疏遠時產生的情緒。但是很多人爲了填補空虛,努力與別人建立親密的人際關係,當與他人關係不牢固時,就怪自己付出的關懷不夠,因此更關心別人而不是自己,結果導致更孤獨空虛的惡性循環。

不想上班是藉口?重新把焦點拉回自己身上才能看清楚

像智恩這種情況,首先要做的是把焦點拉回自己的想法和情緒上,如果一直把別人放在比自己更優先的位置上,最後就會變得疏忽自己、藐視自己。

如果不愛自己,自尊感就會低落,甚至感到空虛。空虛,是「心」向你發出的強烈信號。

「不要再藐視自己了,把焦點放在自己身上。」

「不要看其他人,看看自己吧。」

像這樣,我們的內心感覺上風平浪靜,但實際上正在強烈吶喊。所以感到空虛時,在試圖尋找親密的人際關係填補之前,請先安靜地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吧。

儘管這句話已經很多人都說過,但「如果不愛自己就不會愛別人,不尊重自己就不會尊重別人」。對人際關係感到困難的人,絕大部分都是與自己的關係出了問題。

給自己的心理學小蛋糕

感到空虛,是「心」在發出強烈的信號。

「不要再藐視自己了,把焦點放在自己身上。」

「不要看其他人,看看自己吧。」

《你無法破壞我的心情:精神科醫師教你維持恰到好處的關係》。 圖/高寶出版

本文摘自《你無法破壞我的心情:精神科醫師教你維持恰到好處的關係》,2023/11/15高寶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