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中國慕課平臺“金招牌”

“真是太酷了!不管是知識還是在線學習體驗都是全新的,讓我大開眼界。”每週三晚上,遠在大洋彼岸的智利大學經濟學專業本科生馬丁都會通過學堂在線平臺準時與中國清華大學學生同上勞動經濟學課程。他感嘆,在學堂在線“自己學到了不同思維的解決方案”。

如今,像馬丁一樣,接受中國慕課教育的海外學生已經遍佈全球。

創建於2013年的學堂在線由清華大學自主建設運營,是我國第一個慕課平臺。依託平臺研發的智慧教學工具“雨課堂”,在全球率先開展全體系實時交互在線教學。截至2024年12月31日,學堂在線平臺已經匯聚萬門慕課,海外學習者超1500萬人,全球學習者累計超1.44億人,選課人次達11.4億,成爲用戶規模亞洲第一、全球第二的知名慕課平臺。

先行先試 匯聚頂尖課程創品牌

協助400餘所中國高校向海外提供850餘門慕課的成績,不僅讓清華大學堅定了對中國慕課走向國際的信心,也讓率先探索清華大學慕課建設的電機工程與應用電子技術系教授於歆傑一路走來的步伐越發堅實。

於歆傑介紹,2012年“慕課”成爲世界高等教育領域的熱詞,在線學習、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等衝擊着大學的教學組織形式變革。不到半年,美國的Udacity、Coursera和edX三大慕課平臺相繼成立運營。2013年5月,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宣佈加入“在線教育平臺”。

面對國際高等教育的新格局,2013年清華大學先行先試,自主建設研發慕課平臺——學堂在線。

“學堂在線要想受歡迎,我們開設的慕課質量就得過硬。”於歆傑帶領清華慕課教師團隊集體備課,不斷挖掘獨特視角、觀點,力求將知識講深、講透、講得有趣味。

“慕課除了體現科研水準高、展示前沿知識外,還要讓學習者感受到知識的實用。”清華大學語言教學中心教師楊芳的課程自從2014年上線以來,已經有200萬人選修。“第一次開課,海外就有30萬人選修,極大地鼓舞了我的信心。”楊芳說。

帶着這份自信,楊芳也見證了令人驚喜的變化。楊芳的“網絡學生”王婷是新疆農業大學的一名英語教師。第一次上課後,這名青年教師感受到“跟不上”的無奈與沮喪。這些年,隨着學堂在線課程的不斷豐富,王婷前後7次選修英語類課程,現在她自己開設的慕課入選首批國家級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課程。

如何從改變一個人到改變一羣人,將優質資源不斷擴大輻射範圍?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依託平臺匯聚資源。

學堂在線積極匯聚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國內頂尖高校慕課。同時,獲得了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康奈爾大學等國際高校慕課在中國的獨家授權。

“中國的課程非常受印尼學生歡迎。”印度尼西亞網絡教育學院創始院長寶琳娜·潘南告訴記者,“有學生說,就算不去中國,我仍然可以選修清華大學的課程。”

技術賦能 創設高等教育在線教學新模式

慕課資源越豐沛、慕課質量越高,對大學的課堂教學就提出了越大的挑戰。針對一線師生教學需求,清華大學在線教育中心與學堂在線聯合研發了智慧教學工具“雨課堂”。

“雨課堂”在清華大學課堂“試水”後,一衆師生拍手叫好。將微信與PowerPoint兩個師生最爲熟悉的軟件相融合的“雨課堂”,通過連接師生的智能手機終端,將課前預習、課上學習、課後複習和測驗的每一個環節有效連接起來。

“安裝‘雨課堂’後,我的PPT自動顯示‘雨課堂’按鍵。上課時,我一點就能馬上把資料、檢測題等發送到學生手機上。”參與學堂在線中印全球融合式課堂教學項目的合肥師範大學副教授錢莉娜發現,中外學生上課已經離不開“雨課堂”,學生可隨時提出問題、參與交流,課堂互動教學頻繁又高效。

8年多的時間裡,“雨課堂”經歷了上千次迭代發佈,上線了彈幕投稿、視頻直播、在線監考等功能;自主研發了可複製教學視頻,連板書、教學互動也可以完全複製的“克隆班”。

清華大學在線教育中心主任王帥國介紹,在清華大學校內,通過“克隆班”在不影響原本選科學生正常上課的基礎上,擴大課容量,讓校內學生以在線旁聽的方式“橫掃清華好課”;在校外,清華大學向兄弟院校開放“克隆班”課程,將優質教學資源分享給更多師生,更多的院校也把自己的拿手好課分享出來。

2020年春季學期以來,清華大學面向新疆大學、青海大學等學校開放“形勢與政策”等“克隆班”課程,累計覆蓋中國595所高校的305萬人次學生,其中超3萬人次學生獲得其本校學分。

“克隆班”在國內應用逐漸成熟後,“走出去”也提上日程。2023年,中國發起了“中國—印尼全球融合式課堂項目”,中國高校的34門課程以“克隆班”形式向印尼學生開放;這學期,中國20所高校的33門課程以“克隆班”的形式在中印兩國高校同步開課。

2024年以來,學堂在線與清華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緊密合作,推動人工智能賦能課程改革,24小時智能學伴、智能講伴、知識引擎等功能不斷上線。當前在清華大學已經有113門課程、147個教學班應用了“AI助教”。

清華大學副校長彭剛說:“人工智能技術正在重構未來的大學和教育。我們還要繼續探索以‘人工智能+教育’構建人才培養路徑的新範式。”

如今,清華大學正計劃加速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與高等教育的融合,將學堂在線打造成面向全球開放的原生人工智能教育平臺,在世界高等教育發展進程中擦亮中國慕課平臺“金招牌”。

建聯盟暢溝通 在開放中提升國際影響力

2022年,一塊屏幕,讓印度尼西亞普拉迪塔大學學生和清華大學學生“走”進了同一間教室。

這一年,學堂在線與印尼網絡教育學院大規模開放式在線教育正式簽約,中國36所高校的108門在線課程在印尼高校陸續開課。同時,清華大學也在思考,如何確保中國平臺和技術在海外能真正用起來。

爲此,2023年以來,清華大學採用“技術+培訓”的方式分別在印尼雅加達、意大利米蘭等地舉辦了若干場高校教師數字素養提升工作坊和人工智能賦能教育工作坊,助力中國課程、課堂、技術和服務在海外走得更遠更穩。

其實,從學堂在線上線起,清華大學就在默默持續耕耘——

2016年以來,學堂在線負責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工程教育中心(ICEE)在線教育平臺的建設與運營工作,基於優質在線課程資源服務全球工程學習者,並將優質內容送達非洲等國家。

2019年學堂在線成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工程教育中心的首個全球合作伙伴,雙方攜手開展豐富的服務全球工程教育的探索。

2020年,由中國發起,來自6大洲16個國家的20餘所頂尖高校和在線教育機構共同創立了世界慕課與在線教育聯盟,秘書處設在清華大學。

聯盟的創立,是爲了更好地發展。“學堂在線通過世界慕課與在線教育聯盟不斷地與國際溝通,在相互切磋中實現平臺自身的發展進步、不斷推進大學教育理念的創新與升級。”清華大學教務處處長劉毅說。

寶琳娜·潘南表示,加入世界慕課與在線教育聯盟,學習借鑑了其他國家高等教育發展的經驗,可以更好地跟上世界腳步。

“我們願意幹一些艱難但有長久價值的事。”在彭剛看來,高等教育數字化轉型和發展是全球性話題,依託聯盟,學堂在線需要進一步加快構建更加開放的推進策略,積極擴大國際影響力。

2022年以來,在中國教育部的指導下,聯盟連續3年發佈《無限的可能——世界高等教育數字化發展報告》和《世界高等教育數字化發展指數》,爲世界各國發展高等教育數字化提供了科學依據和數據支撐。

“看準了的事情,就要集中力量爭取做到最好。”彭剛說,現在中國高等教育數字化發展的生態越來越繁榮,“中國聲音”越來越響亮,成爲世界高等教育發展中的關鍵力量,未來可期。

《中國教育報》2025年01月13日 第01版

作者:本報記者 黃璐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