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線‧上-三大壓力夾擊 石化廠綠色轉型 是危機也是轉機
國際淨零碳排方興未艾,臺灣石化業者正面臨不得不的被動轉型、淘汰潮。圖/本報資料照片
國際淨零碳排方興未艾,國內碳費徵收箭在弦上。面對排碳有價、永續經營大趨勢,以及臺灣業者受限區域經濟的各項貿易障礙,石化廠營運成本持續攀升,而中美角力持續,全球石化產能嚴重供過於求,削價競爭更進一步侵蝕廠商利差空間。臺灣石化業者正面臨不得不的被動轉型、淘汰潮。
然而,正因中美角力持續,牽涉領域有擴大趨勢,當大陸產能、市佔領先局勢遭排擠,或許也是臺廠利用供應鏈轉移、洗牌契機,加速搶進高階市場、綠色經濟的轉機。
隨着淨零興起,透過「碳補償」(carbon offsets)方式,催生出價值數十億美元的「自願性碳交易市場」,透過買賣,購入「淨零措施」,將自己排放的碳抵銷。即使碳權交易引發部分金錢補償、贖罪批評,但要求企業正視、且負擔其對環境消耗的法令管制要求,仍是必要措施。
距離國際共識下的淨零排碳短期目標2030年,石化業者在時間及碳交易的成本壓力下,轉型之路迫在眉睫。
爲此,全球石化企業在開發低成本、低碳但高效率能源愈加進步,臺塑、中油、長春、東聯等業者持續推動碳捕捉、利用和封存(CCUS)等佈局;面對中美角力、區域經濟關稅及產業過於求嚴峻考驗,高值化、綠色經濟等升級發展,更是石化業者急需加速開展的救命關鍵策略。
過去高值化多指高附加價值產業的材料應用,像手機、半導體、醫療等產業應用;現在的高值化指的是回收材料,爲減少產業鏈碳足跡,低碳材料愈趨主流。
臺塑、中油、長春等領導廠商已開始朝向選擇低碳能源佈局,或是進行製程優化;在中游端的塑膠原料可能聚焦轉向採用低碳升值的材料,或是可回收、可循環的生產商業模式。
只是,目前石化業者發展回收、再利用、生質等轉型佈局仍以臺塑、南亞、中油、長春等領導企業爲主,中型石化專業廠的進度明顯落後。伴隨全球銷售對綠色經濟,金融業對低碳、綠色經濟之融資要求持續攀升,臺灣政府、石化業者實應積極加速串連政策、產學資源,降低產業衰退衝擊,推動產業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