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政府狂推綠能抵銷減碳效益 評比倒退嚕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8次會議(COP28)參與的獨立機構,日前公佈一年一度全球氣候變遷績效指標(CCPI)評比,臺灣排名第61名、倒數第7,退步了4名。(路透)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8次會議(COP28)參與的獨立機構,日前公佈一年一度全球氣候變遷績效指標(CCPI)評比,臺灣排名第61名、倒數第7,退步了4名。氣候先鋒者聯盟發起人楊家法14日分析,從2015年到現在,臺灣溫室氣體排放量沒有減少,反而還微幅增加,應該要逐步脫離化石燃料。

氣候先鋒者聯盟在「COP28氣候峰會臺灣被消失的真相」中提到,COP28的評比不只看綠電,還包含政策指標,例如再生能源政策是否能引導國家,儘管行政院發言人林子倫說,過去7年綠電增加7倍,但2015年至今,我國溫室氣體排放量並沒有減少。

氣候先鋒者聯盟提到,從環境部數據來看,2015年溫室氣體淨排放量爲268.216百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MtCO2e),2021年溫室氣體淨排放量爲275.157百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MtCO2e),反而增加。因發展風力和光電,變成很依賴天然氣,而天然氣的溫室效應是二氧化碳的28倍,如果處理天然氣發電或輸送時有外泄,就會抵銷減碳效益。

另外,氣候先鋒者聯盟指出,如果去看臺電官網,可以看到7年來臺電增加的發購電量,有99.5%是來自火力發電,預估到了2023年會有100%來自火力發電,再生能源增加的度數剛好被非核政策抵銷,也是評比這麼差的原因。

中華經濟研究院綠色經濟研究中心助研究員陳中舜表示,我國2021年來自化石能源的電力佔85%,不但高於鄰國中日韓,甚至也比印度高;而根據經濟部規畫到2030年我國仍有70%電力來自化石燃料,臺灣若不深度改革和投資能源部門,將可能在全球的投資競爭中被淘汰。

清大化工系榮譽退休教授談駿嵩指出,臺灣97.8%能源依賴進口,因此化石燃料在未來20年可能仍是電力主要來源之一,若要達到2050年淨零碳排的目標,就必須藉助負碳排技術,顯見的是,未來誰掌握到具低成本的關鍵「負碳技術」,誰就有更高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