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科舉要花多少錢?

科舉自隋唐出現之後,就成爲步入仕途最核心的方式,那這裡就會有一個疑問了,參加科舉考試,要花多少錢呢?

01

學習的費用。

學習需要老師的指點和教誨,中了生員,就可以進入縣學讀書。但縣學的老師一般也就是生員,縣學的教諭也最多是個舉人,師資力量很有限。所以如果有名師指導,則事半功倍。比如王陽明的父親王華是狀元,所以,王陽明的科舉之路是比較順利的。

想要有更高的成就,聘請名師是富家子弟的常有做法。

同時,名師也能讓學子的應試更加順利,當然其費用也是很高的。如萬曆十八年(1590),應天府開府少司馬趙可懷花240兩銀子,綵緞2匹請本地著名經師莊廷臣在府中教授其兩子,一共三年,後來次子考中。

一些聲望顯赫的經師,其所收聘金則更高。江陰梧塍徐氏以每年500兩的代價,聘請弘治三年狀元錢福來教自己的兩個兒子,徐家的兩個兒子都中了鄉試。

500兩是一個什麼概念呢?正七品的縣令一年的俸祿爲90石糧食,在正常年月一石糧食的價格大約爲0.5兩銀子(各地區有差異),也就是說,縣令一年的收入大約在45兩銀子左右,500兩銀子相當於一個縣令11年的收入。

明朝的科舉考試是八股文,又以經文言爲主 ,初場試所習本經義四道,而在本經之中,可以拿來出題的內容不過數十。於是一些富家巨族花費高價聘請名士將這數十題各撰寫一篇,按篇計費,然後讓家族中應試的子弟乃至僮奴都全數熟背,以此去參加科舉,十中八九。

而書籍和試卷、草稿紙的費用開支也不小。著名的東林黨人魏大中,每年在購買書籍的費用高達三四兩,這已經超過了普通百姓家一年的收入,所以很多學子都是自己抄書,宋濂在《送東陽馬生序》中就講到了自己借書抄寫的經歷,這在明代十分常見。

而考試時,有的考場的考卷紙和草稿紙有的由官府配備,有的則要求考生自備。每到考試之時,由於商販的擡價,考試紙張就會暴漲,如萬曆三十四年(1606)八月初八,大收考試,商販哄擡物價,甚至有考生花費三兩銀子買考卷紙。

02

趕考費又是另外一筆不小的開支。

如果是在江南一些地區,因爲有運河,倒還方便一些,但去京城參加會試,在路途之中仍然要花兩個月之久,這其中的吃穿用住都是要花錢的。而且每名考生因爲所帶乾糧、書籍、衣物、鞋子、雨傘等物品加起來的重量遠超百斤,所以必須要配備僕人、騾馬。從南直隸到北京趕考,一匹馬和一個僕人來回需要花費半年時間,馬匹的費用在1兩,而僕人的費用也要1兩。

當然,如果考試距離並不是太遠,而且家境殷實,也可以僱傭轎伕,這裡有一段關於僱傭的轎伕的真實記錄:

而一些偏遠地區,考試尤其艱辛。

因爲路途遙遠貴州去參加北京會試,來回加在一起差不多需要一年左右,開支大多超過30兩,非富豪之家,是不可能承受這個費用的。

這還只是一些社會穩定時期,到了明末,民不聊生,糧食價格猛漲,考試的費用也大幅提升,如崇禎十六年 (1643)八月會試。

一場考試需要花費200兩銀子。這對大多數考生來講,都無疑是一個天文數字。

考生在參加趕考,住宿和吃穿又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如果是大戶人家,可以在考試地租一個套房,安心複習備考。比如在南京參加考試大約需要10兩銀子。而一些窮苦子弟,則大多租用一間小房,花費也要1兩銀子左右。我們經常在一些明清小說看到參加科舉考試的學子借宿寺廟,那是因爲寺廟一般不收取費用,或者收取很少的費用,能爲學子節省不少錢。

在飲食方面,很多學子都是自己做飯。嘉靖時期的名士楊繼盛參加科舉之時,就是自己做飯,算是省下了不少的錢。

03

當然,以上都是一次考試的費用,但很少有學子能一次考試就考中的情況,科考的錄取率大概在2%到5%,鄉試的錄取率大約也在1%到4%之間,如此之低的錄取率,實際上也就意味着絕大多數的考生無法考中,所以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參加科舉,考試所需費用也就不得不大幅度增加。

楊繼盛於嘉靖二十二年中順天府鄉試,得會試路費銀30兩,他將這筆費用替兄長捐了一個散官。後來楊繼盛三次參加科舉,一共花費了200多兩銀子,最後的導致他的兄長不堪重負,最終和分家。

比如狀元劉理順,在考中狀元之前一共九次落榜,終於在第十次考中了狀元,此時他已經50來歲,這中間花費的銀兩無疑是一個天文數字,那他如何支撐下來的呢?原來有一個富商十分看好他,一共支付了他29年所有的考試開銷,這個開銷據估計超過千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