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求賢令:沒有陳平,只有司馬懿
在漢末世家大族政治的局面下,曹操的橫空出世有了不一樣的感覺。
他的三道“求賢令”都凸顯了他的人才觀念,尤其是“唯纔是舉”,被人們津津樂道。
但如果與求賢令頒佈的時間背景結合,就能看到曹操本人思想中的矛盾,和爲了篡漢做準備的輿論工作。
01
建安年間的風向標
志在統一天下的曹操在赤壁被孫權、劉備擊敗後,於兩年後的建安十五年第一次頒佈了《求賢令》:
曹操發現江南並不好平定,況且此時的馬超在西涼蠢蠢欲動。更無奈的是,曹操在擊敗袁紹後統一的華北,並未來得及消化。
而且,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好處是吸引了許多士人效力,但這其中許多士人的效忠對象卻是漢獻帝。
漢獻帝進入許昌後,曾經一度恢復了三公朝見時的古禮,兩個持戟衛士將戟交叉於三公脖頸前,然後帶入朝堂。
圖片出自網絡
假設,漢獻帝當時發癲,來了次激情決策,曹操瞬間就會化爲虛無。
當然,漢獻帝在最初和曹操是利益共同體,肯定不會這麼無腦。可對於曹操這樣成熟的政治家而言,忽悠別人賣命是可以的,讓他自己獻身是不可能的。
因此,曹操在之後,再也沒有朝見過漢獻帝。
曹操平定河北後,將自己的大本營設在了鄴城,從此與許昌的漢獻帝成了兩套班子。
赤壁之戰後的曹操發佈求賢令,目的很明顯。
一是告訴天下士人,除了大漢之外,有另外的堂口可以投靠;二是擢拔更多人才,應對接下來的軍事、政治行動。
在建安十九年,曹操擊敗馬超、韓遂,且殺了伏皇后的情況下,頒佈了第二道求賢令:
這代表着,曹操功業的進一步加強,話語權的進一步加大,自然與漢獻帝的衝突就越來越強烈。
此時再度強調求賢,並且針對人才的能力和品德進行討論,是曹操對漢末世家大族、名教社會選拔人才的叛逆。
自然,曹操意欲以魏代漢的目的就凸顯了出來。
建安二十二年,曹操由魏公進爵魏王,且收伏了張魯,頒佈了第三道求賢令:
值得注意的是,曹操第一次提到了“至德之人”,這是與前兩道片面強調能力的最大不同。
曹操的爵位已經位極人臣,再進一步便是直接取代漢獻帝,“逆取”而“順受”,曹操自然希望在篡漢後,魏國的大臣能夠德才兼備,尤其是對魏忠誠。
02
曹操的內心矛盾
三道求賢令,是曹操在不同時期的心態變化。
曹操出身閹宦家庭,這是時人黑他的一個理由。曹操年輕時,其實也曾經嘗試打入名士的圈子,奈何效果並不好。
圖片出自網絡
在羣雄逐鹿的年代,曹操因爲殺了名士邊讓,而被張邈、陳宮等人驅逐。在兗州沒有背叛他的就剩下了程昱、毛玠等“文吏”。
因此,曹操對名士的厭惡,名士給他造成的心理陰影始終存在。
加上,曹操骨子裡的權變詭詐,本身就有反傳統的思想基礎,所以,有了現實中的遭遇,這就堅定了曹操對名士的排斥。
三道求賢令,更加強調人才的能力,就不足爲奇了。
況且,可能文吏出身的人解決問題的能力確實更爲突出一些,曹操的求賢令是他本人性格、現實遭遇、現實需求三種因素綜合作用下的產物。
然而,曹操雖然反名教傳統,權變的性格又讓他不得不表現出對“名教”的某些順從(對名士肯定不能絕對排斥,不然荀彧怎麼可能加入曹操陣營)。
這就純粹是因爲德行而被曹操徵召的例子,並且,在某些時候,曹操所任用的人才還有重視品德高於能力的時候:
崔琰被曹操委任負責典選舉之事,曾誇讚崔琰:“君有伯夷之風,史魚之直,貪夫慕名而清,壯士尚稱而厲,斯可以率時者已。”
而最後一道求賢令,是曹操爲篡漢作進一步的輿論準備,想謀求世家大族的支持。
畢竟,魏王和皇帝僅有一步之遙。而完成這最後一步,需要的是世俗功業的更進一步,來增強自身的神聖性。
在不久後,劉備在漢中向曹操發動了進攻。
圖片出自網絡
假如,曹操在漢中擊潰了劉備,那就會加速他篡漢的時間。然而,此戰卻是劉備獲勝,讓曹操的計劃不得不延後。
更讓曹操憋屈的是,劉備的大將關羽在水淹曹軍後,威震華夏。宛城的侯音等人反叛響應關羽,這直接威脅到了曹操統治的腹心地區。
在曹操出征的時候,鄴城又發生了魏諷的謀反。魏諷的特殊在於,他本人是曹操的鄉黨,仕途多少受過曹操的照顧。
被自己人造反,曹操意識到,漢朝的擁護者仍舊不在少數。他不得不重新審視歷史的走向。
曹操假惺惺地說出了那句:“若天命在吾,吾爲周文王矣”,這和那個積極推動自己加封魏王的他判若兩人。
蓋因,這讓曹操沒了稱帝的信心,也宣告了求賢令的頒佈,並未有效整合自身的內部。
圖片出自網絡
強調能力勝於德行,肯定會在行政效率等現實層面的效果更爲明顯。
但這類人才同樣喜歡在大變動的時候,提前佈局進行新一輪的投資,畢竟,名教、德行這類東西對他們的束縛很有限。
終曹操一世,他都在反叛名教,又不得不服膺名教。而且,他的求賢令某種意義上確實有助於篡漢,但也埋下了魏晉嬗代的一大伏筆。
03
沒有陳平只有司馬懿
曹操的三道求賢令,都提到了陳平,這位漢高祖的名臣。大概,曹操希望以陳平安漢的故事,找到能夠安魏的人才。
陳平的緋聞且不必說,他的爲人處事和政略能力,“陰謀”色彩更多一些。當然,將陰謀使成陽謀,是陳平的獨到之處。
曹操麾下衆位謀士中,按時間跨度和能力來說,賈詡可能更類似陳平。
圖片出自網絡
可曹操死後沒多久,賈詡也駕鶴西去。
曹魏衆位謀士中,沒有陳平一類的人物,倒是有一個司馬懿。
求賢令雖然沒有徹底鄙視德行,但強調能力更多,那麼忠孝這些東西都不如解決問題的能力重要。
高平陵之變時,曹操時代的文臣猛將並不少,但選擇爲曹氏效忠的卻沒幾個。
司馬氏篡位成功,身邊有很多幫手,其中有一位重要人物陳騫。
陳騫的父親名字叫陳矯,曾經做過司徒,也就是宰相級別的官員。
陳矯本姓劉,過繼給他舅舅後才改姓陳。他又從本姓劉家娶了太太,但按禮法這是不允許的,因爲“同姓不婚”。
陳矯因爲這個問題被人抓了把柄,在官場上遭彈劾、打壓。
但是曹操愛才,爲了幫助陳矯平息輿論,專門下了一條教令,說這類事情要既往不咎,不許再拿出來說事了。
曹操肯定沒想到,他全力愛護的人才陳矯,到他兒子陳騫,就積極地投奔到司馬氏陣營當中去了。
像鍾繇的兒子鍾會、賈逵的兒子賈充都是如此。
圖片出自網絡
雖然,蜀漢是三國最早滅亡的政權,但諸葛亮的垂範效應在先,蜀漢仍舊有姜維這樣的死忠骨鯁之士。
而曹魏被司馬氏控制後,皇帝是一個傀儡,從實際意義看,曹魏纔是三國最先退出歷史舞臺的。
司馬光後來討論道:“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這是和曹操人才觀的絕對對立。
在優先考慮德與才的時候,司馬光認爲,“君子挾才以爲善,小人挾才以爲惡。挾才以爲善者,善無不至矣;挾才以爲惡者,惡亦無不至矣”。
這就是說選用小人,是他制住你。而選庸人,底線是你可以制住他。
其實,這兩種看法不矛盾,司馬光的看法着重於基本,是長時間的賽道;而曹操的看法更重視權變,着眼的是當前問題。
當然,對人才要求“德才兼備”,總是沒錯的。
看鑑書友會即將正式上線啦!!!
誠邀你們與我一起,從歷史解讀世界,感受有趣的靈魂。在書籍裡收穫比金子更寶貴的東西。
作爲一名熱愛且深知閱讀重要性的人,我很高興可以通過讀書會,讓大家更輕鬆地與書結緣。
屆時,我們會舉辦主題沙龍、專場直播等活動,讓讀書成爲一種習慣,用碎片化的時間積累,實現自我提升質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