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M政策與法規課 反響熱

中山大學碳權研究與服務中心組長佘健源(前排左二)、中山大學碳權研究與服務中心主任蔡宏政(前排右二)。 圖/證交所提供

爲協助出口商因應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臺灣碳權交易所、中山大學碳權研究與服務中心與臺灣證券交易所,特別針對第一波受衝擊的鋼鐵、水泥、鋁、肥料及電力業,上週開辦「CBAM政策與法規」課程。

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自10月已開始申報產品碳排放資訊,導致許多臺灣出口商都產生碳焦慮。

爲此,相關單位舉行「CBAM政策與法規」課程,由中山大學碳權研究與服務中心組長佘健源主講,希望協助企業提前規劃應對措施,以因應2026年CBAM的正式實施。

課程首先從背景說明歐盟碳排放交易系統(EU ETS)。EU ETS屬於總量管制與排放交易機制,先設定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再將排放配額分配給各組織,組織可至市場交易排放額度,該機制與臺灣即將實行的自願性碳交易機制不同。

佘健源解釋,CBAM申報需於每年5月31日前提交上一年申報內容,首次正式申報將於2027年開始,主要申報項目包含前一年每項貨物的進口數量、該貨品的內含溫室氣體總排放量、原產國所支付的碳定價與該貨品現於EU ETS的免費配額,以及驗證報告副本。

佘健源也特別說明,在產品內含碳排放量的計算中,臺灣主要出口的產品,例如鋼鐵、鋁,只需計算生產直接排放量,螺絲螺帽業者則需再加上原料的內含碳排放量,以此幫助業者釐清CBAM法規中許多複雜的規定與政策。

課程最後佘健源也提醒業者在CBAM憑證的繳交、罰則與過渡期所須注意的相關事項。

此次課程共吸引近百位學員報名,其中半數以上由南臺灣業者參與,包括金屬相關製造業、光電業、零件製造業等27個不同產業。

此外,課堂特別提供了零廢棄低碳蔬食茶點,使用有機與友善耕作食材,在推動產業淨零轉型的同時,也以實際行動落實永續生活,學員紛紛對於蔬食茶點表示很感動,藉由飲食也能爲減碳盡一份力。

此次CBAM政策與法規課程報名人數衆多、學員反應熱烈,未來計劃加開課程場次,讓更多業者共襄盛舉。接下來,碳交所將於11月和12月開設永續、碳治理及國際標準認證系列課程,歡迎大家持續關注官網消息,踊躍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