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嘴兩岸外交 柯文哲撈過界
趁着他還沒有完成給蔡英文的這份建議報告和要給所謂「大陸朋友」的論述前,筆者提供柯文哲一些建議,或許更能看清楚問題的癥結,不會一直陷入霧區裡走不出來。
從政治角度來看,柯文哲是臺北市的市長,但他的企圖心似乎遠遠不只將自己侷限於地方首長,他說:「有些地方,正式外交很難走出去,不得不用城市外交來打前鋒。」如此赤裸裸地表述他對於專屬總統職權的外交有興趣,很難不引起蔡英文或民進黨的猜忌,特別是當蔡英文陷入低支持度的困境時,這樣的表述會使執政黨聯想到2020年的總統選舉,無助於他給中央政府新南向政策建議的被採納。
即使柯文哲將外交困境的責任完全推給中國大陸,他認爲大陸「不是一直,是隨時」在打壓臺灣的國際空間,這樣的說法也不會改善民進黨對他的猜忌。
此外,針對柯文哲出訪遇到的挫折,外交部可能會依據他們的專業判斷,認爲那是柯本身還有市府團隊處理不當。因爲蔡英文出訪都沒有問題,更何況蔡總統還跟美國總統川普通了電話,日本也提高訪臺官員的層級,所以,這是柯將自己的錯誤推給中央政府,有推卸自己無能的嫌疑。
從臺北、上海關係發展來看,柯文哲對大陸的公開批評恐怕無助於雙方關係的正向發展;這就好像川普對德國總理梅克爾的態度無助於美德關係的發展,更無助於美國在北約的作用。柯文哲的「臺灣民主和自由發展」的論述跟蔡英文有異曲同工之妙,因爲蔡英文時常說她的不承認九二共識是臺灣民主的決定,這將會更加深大陸對柯文哲的不信任。
至於蔡英文的「民主決定論」是否符合事實,恐怕充滿爭議性。因爲在總統選舉的過程中,蔡英文的對手不斷要求她對九二共識進行表態,蔡一貫以「維持現狀」作爲迴應,即使馬英九和習近平在新加坡共同宣示九二共識是兩岸共同政治基礎的當下,蔡還是堅持維持現狀,以及政策的可持續性和透明性,作爲她的兩岸關係基礎,這就讓大家認爲維持現狀就是維持九二共識了,這樣的推論是最符合邏輯的。所以,依民主決定論,蔡對兩岸政策就應繼續依照九二共識作爲基礎,而非否認九二共識。顯然,柯文哲還是沒有清楚認識這樣的民主原理,卻採用蔡的觀點。
6月就要舉辦臺北和上海的雙城論壇,接着是世大運開幕,這次在臺北舉辦的世大運不但要辦得漂亮,更重要的是確保安全,特別是在伊斯蘭國的國際恐怖主義最爲活躍期間,我們必須確保各國和中國大陸選手的安全,這些都需要國際合作,更需要兩岸共同合作,所以,柯市長的任何論述都應該站在最有利市政發展的高度,謹慎發言。(作者爲實踐大學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