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化、矩陣化演變,“五寬一高”方向發展:5.5萬億元母基金行業呈九大趨勢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申俊涵 北京報道

近幾年來,隨着中國私募股權投資市場的發展與成熟,相對於直接投資的基金運行方式,私募股權母基金因其分散投資、降低風險以及高水平、專業化等特質迅速發展起來。

2024年上半年中國母基金行業的發展情況如何,行業有哪些最新動向和趨勢?

7月27日,在“2024中國母基金峰會”上,中國國際科技促進會母基金分會會長、母基金研究中心創始人、水木資本董事長唐勁草致辭併發布了《2024上半年中國母基金全景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對上述問題給出了答案。

唐勁草表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中國母基金行業的管理總規模爲55428億元。其中,政府引導基金占主導地位,規模爲45186億元。市場化母基金規模爲10214億元,S基金(只做S基金並無正常母基金業務的機構)規模爲28億元。

從投資規模來看,2024 年上半年中國母基金總投資規模爲2940億元,相比於2023年上半年的3705億元與下半年的5588億元,降幅分別爲20.6%與47.4%。其中,政府引導基金投資規模2398億元,市場化母基金投資規模542億元,S基金投資規模(包括母基金進行S策略投資,以及只做S基金並無正常母基金業務的機構進行S投資)203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私募股權母基金行業在2019年進入了深度調整階段,行業內部發生了深刻的結構性變化。2020年,受到新冠疫情黑天鵝的影響,行業調整速度進一步加快。進入到2021年,中國母基金行業迎來了期盼已久的春天,母基金設立呈現出遍地開花之勢。2022年至今,中國母基金行業進入到高質量發展階段,行業整體向更加精細化管理的方向發展。在此次的《報告》中,提到對母基金髮展趨勢的最新觀察。

母基金髮展進一步產業化、矩陣化

《報告》指出,母基金行業的發展正呈現九大趨勢。一是政策環境迎來重大支持利好。2024年,國家層面對私募股權母基金行業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

比如6月19日,國務院辦公廳發佈《促進創業投資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圍繞培育創投主體、拓寬資金來源、加強引導與差異化監管、健全退出機制、優化市場環境等五大方面提出 17條具體舉措。

7月21日,《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發佈,其中提出,鼓勵和規範發展天使投資、風險投資、私募股權投資,更好發揮政府投資基金作用,發展耐心資本。

二是各地持續打造地方特色母基金模式,母基金髮展進一步產業化、矩陣化。從整個母基金行業來看,當前國內的引導基金已經進入 3.0 版本:從 1.0 版本的“粗放式”發展,到 2.0 版本的精耕細作,再到現在,由單一引導基金設立轉變爲設立引導基金集羣,打造基金矩 陣,並注重形成省級、市級、區縣級引導基金的合力,並且基金集羣中明確各產業方向基金的設置,母基金髮展進一步產業化、矩陣化。

據母基金研究中心總結,3.0 時代的引導基金,主要有六大運作模式。

·模式一:是隻投向子基金。這是比較傳統的引導基金運作模式。

·模式二:子基金+直投。除投向子基金外,母基金部分資金可用於直投或跟投項目。

·模式三: “FSD”。即:F(投資於子基金)+S(參與基金的二手份額轉讓)+D(直投或跟投投資項目)。

·模式四:投向特定的直投基金集羣。如深圳“20+8”產業基金集羣,相比於傳統的投子基金模式,區別在於改變以往基金以綜合性投資爲主的策略,突出投資的專業性和聚焦性,按照“一集羣一基金”的形式。

·模式五:投向母基金羣。如安徽新興產業引導基金,按照引導基金—母基金—子基金架構運作,形成主題基金羣、功能基金羣和天使基金羣。

·模式六:投向分母基金和子基金。如湖北省政府投資引導基金,可投向分母基金,也可投向子基金。

三是各地政府將更多運用資本招商、基金招商。“資本招商”、“基金招商”即通過地方融資平臺、產業引導基金等方式入股企業,以基金撬動資本,以資本導入產業,以此引進一批優秀企業,對當地區域經濟和產業發展起到帶動作用。

資本招商相比傳統的財政補貼、優惠政策等,最大優勢就是精準和高效。通過發揮政府主導資金的作用開展資本招商,一方面解決了企業發展面臨的融資困境,另一方面解決了地方政府招商引資的難點。

《報告》認爲,在 8 月 1 日國令 783 號《公平競爭審查條例》施行後,可以預見,各地政府在招商引資方面將越來越多地採用“資本招商”、“基金招商”模式。

四是退出成爲今年引導基金關注重點。政府引導基金設立在 2015、2016 年達到高峰,投資高峰出現在 2017 年至 2019 年。目前,國內最早設立的這批引導基金已經陸續進入退出期,退出壓力成了困擾許多引導基金的難題。

在退出策略上,國內一直以來高度依賴IPO的單一退出路徑。而隨着IPO節奏放緩,VC/PE 只得將目光投向其他渠道來解決龐大的退出需求。今年以來,併購退出逐漸興起,對於私募股權基金來說,併購退出週期短、程序簡單,並且規避了上市禁售期,可以一次性立即變現,是較爲理想的退出方式。因此,投資機構根據實際情況適時考慮併購退出不失爲一種理智的選擇。

“五寬一高”方向發展,參與主體愈加多元化

五是母基金向“五寬一高”方向發展。“五寬”指寬註冊、寬出資、寬返投、寬激勵、寬容錯,“一高”指高效率。

具體來說,當前各地引導基金放開註冊地限制的情況越來越多;地方引導基金出資比例適當提高;在認定口徑方面,更多引導基金選擇了更加寬泛的返投認定口徑,返投倍數逐漸降低;越來越多引導基金對子基金管理人在完成目標任務後,多給予後端讓利;業內的盡職免責與容錯機制正不斷完善,表現爲給予創投機構投資風險補貼、出臺對基金管理人本身的盡職免責政策等。

“一高”指高效率,《報告》提到,母基金效率也是投資環境的重要表現。當前已有多地引導基金的招募流程作了優化,力爭從申報材料到審批完成不超過三個月時間。如果招募進度太慢,會影響子基金管理人的資金募集節奏,也影響已儲備的產業項目的及時招商和落戶。當然,母基金在實現高效率的同時,也要做好高水平服務。

六是各地國資爲S基金市場添薪。2024年以來,暢通退出渠道成爲股權投資行業的關鍵問題,許多母基金與直投基金面臨退出壓力,這也給 S 基金市場帶來了巨大的機遇。

今年S基金行業中最突出的一個新變化就是:各地國資正在不斷爲 S 基金市場添薪。從設立目的上來看,多數國資S基金的設立目的主要是爲了承接過往投資的基金和項目份額。這有利於在人民幣S基金市場中起到示範性帶動作用,推動私募二級市場出現更多專業化的國資S基金,進一步暢通股權投資行業退出渠道。

《報告》預計,2024 年下半年,將有更多S基金以及採用S策略的母基金設立,同時,股權投資和創業投資基金份額轉讓試點將在更多地區開展,S基金行業將進一步成熟。

七是母基金探索建設耐心資本。耐心資本,“耐心”這兩個字是關鍵,穩定性和長期性是其內在要求。所謂“耐心資本”就是主動地、能夠提供長期地支持,能夠穿越週期,對於風險高度容忍、對於失敗高度包容的資本。這樣的資本才能適應科技創新的週期非常長、不確定性非常大、失敗率非常高的特點。

當前,已有部分地區的引導基金進行了構建“耐心資本”的積極探索,比如主動延長原定的存續期限,業內新設的母基金的存續期限也在往長期走。母基金研究中心認爲,以引導基金爲首的母基金,是我國建設“耐心資本”的主力軍。未來,也期待着更多國資能夠成爲長期資本、耐心資本。

八是母基金行業參與者進一步多元化。母基金行業正在迎來越來越多的參與主體,近年來,券商、險資、上市公司、銀行資金、信託等主體正成爲中國私募股權投資LP領域越發重要的參與者。這些資金的特點在於規模大、來源穩定,與股權投資的投資理念相匹配。

在今年上半年,還出現了以下三類具有代表性的新情況: 一是首支上市公司 CVC 母基金成立;二是AMC 進入股權投資行業積極當LP;三是高校母基金方興未艾。

九是股權投資行業進一步收縮。公開數據顯示,從各方面來看,我國一級市場的“募投管退”都處於歷史低谷期。長期以來,我國基金管理人數量一直維持在15000家左右,而2022年4月份開始逐步下滑,特別是2022年底前和2023年,呈現大幅下滑態勢,存量出清速度加快。《報告》指出,對大量中小VC來說,“打鐵還需自身硬”,行業一旦進入下行通道,要扭轉頹勢絕非一朝一夕之功,找到自己的生態位纔是最關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