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那麼矮完全是擺設?西方學者:你們擋住匈奴,卻“害慘”歐洲
長城比農家院牆高不了多少,它到底能住什麼?
歷史上遊牧民族多次突破長城席捲中原,長城似乎沒有起到太大作用!
可是,我們的祖先依舊將長城看作保命依仗,並且西方學者還聲稱是長城將匈奴逼到了西方,匈奴鐵騎席捲歐洲,這鍋居然要中國長城來背?
這腦回路,真是清奇!
可細細一品,這說法還真有點意思。
它和歐洲的命運,到底有啥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
一道無法逾越的防線!
秦始皇統一了六國從此結束了各國之間互相割據、各自修建城牆的歷史,他立馬盯上了北方遊牧民族——匈奴,這羣人三天兩頭南下打草谷,搞得邊境雞犬不寧。
要穩住江山,就得先解決這幫“狼”,於是,秦始皇大手一揮,開啓了“基建狂魔”模式,下令在原有城牆基礎上修築橫貫東西的萬里長城。
這個工程量,用“浩大”來形容都顯得蒼白無力。
千山萬壑,戈壁荒原,無數勞工的汗水,築成了這道數千公里長的巨型防線,雖說明長城平均高度很有限,但它可是“因地制宜”的典範,依山傍水,把地形的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
別看它矮,真要翻過去,難度係數堪比登天,長城不僅僅是一堵牆,它還是個軍事堡壘,兼具防禦、報警和聯絡功能。
烽火臺星羅棋佈,一旦發現敵情,點燃烽火,消息就能迅速傳遍千里,層層關隘、堡壘連成一片,像一張大網,把遊牧民族的騎兵優勢牢牢擋在了外面。
長城就是漢朝的救命稻草!
秦朝二世而亡,長城也跟着遭了殃,維護不力,漏洞百出,碰巧當時的匈奴那邊卻空前強盛,建立了一個龐大的遊牧帝國,趁着中原王朝內亂,他立馬帶兵殺回來。
漢朝建立後,漢高祖劉邦也曾雄心勃勃地想解決匈奴問題,結果在白登山被匈奴騎兵包圍,差點全軍覆沒。
這場慘敗讓劉邦徹底認識到了匈奴的厲害,不得不放下身段,採取和親政策,花錢買平安,這種辦法只能暫時緩解問題,匈奴人還是會隔三差五地來搶掠,邊境老百姓的日子不好過。
漢武帝時期,長城得到大規模修繕和擴建,向外延伸了不少,防禦工事也更堅固了,有了堅固的防線和強大的軍隊,匈奴再也不敢輕易進犯中原了。
長城的作用無比強大
說白了,長城就是中原王朝的“金鐘罩鐵布衫”,保護了中原農耕文明的安全。
但是,它也像一道無形的牆,阻斷了中原與草原的貿易往來,讓草原遊牧民族的日子越來越難過,這就好比關上了水龍頭,草原上的“水”越來越少,遊牧民族的生存空間被壓縮,不得不另尋出路。
當時的匈奴人處境其實很苦難,所以他們很多人只能被迫離開東方,轉而向西方遷移,更何況當時的西方軍事實力遠在匈奴之下,所以匈奴進攻的壓力會更小一些。
事實證明匈奴人當時也是想要找個“軟柿子”來捏,因爲面對強盛的漢朝軍隊和綿延不絕的長城,匈奴的勝率已經很低了。
因爲這堵城牆的存在,遊牧騎兵的威脅已經不值一提,因爲騎兵在攻堅戰中沒有任何用處,長城的城牆雖然並不高聳,但是可以阻礙騎兵進攻,想要突破長城就只能步兵強攻,而遊牧民族的步兵並不優秀。
這就是長城剋制遊牧騎兵最直觀的體現,所以長城不需要過度高聳,只需要能剋制騎兵的高度即可,還能節省很多成本。
匈奴西遷是長城導致的嗎?
長城的存在,加上漢武帝的強勢反擊,讓匈奴的南下之路徹底被堵死,他們被困住了,急需找到出路。
匈奴在北方草原生存不易,氣候嚴酷,資源短缺,還經常面臨自然災害,日子越來越艱難,爲了活下去,他們不得不踏上西遷之路,去尋找新的生存空間。
這就像一個“連鎖反應”,中原王朝強勢就會苦心經營長城防線,匈奴進攻受阻,被逼無奈只能向西跑路,這其中長城扮演的角色至關重要,它像一道分水嶺,將匈奴的命運推向了另一個方向。
許多匈奴人遷移到了中亞和東歐,他們勢不可擋,橫掃歐亞大陸,他們一路走來,許多部落和小國不是被迫臣服,就是被迫逃離家園。
匈奴的鐵騎讓全歐洲都感到恐懼,此時的匈奴已經發展成爲一支強大的軍事力量,他們的首領阿提拉更是個狠角色,堪稱“上帝之鞭”。
在他的帶領下,匈奴鐵騎橫掃歐洲,所向披靡,打得歐洲國家節節敗退,匈奴的西遷,對歐洲的歷史進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甚至可以說,它改變了歐洲的命運。
長城與歐洲有關係嗎?
他的邏輯是這樣的:長城擋住了匈奴南下的路,迫使他們不得不西遷,最終導致了匈奴入侵歐洲,給歐洲社會帶來了巨大的災難。
這個觀點一拋出來,學術界就炸開了鍋,一些學者覺得巴菲爾德的分析挺有道理,如果沒有長城,匈奴可能會繼續在中原地區活動,而不是跑去禍害歐洲。
當然,巴菲爾德的觀點絕非完全正確,他們認爲,遊牧民族的遷徙是一個複雜的歷史過程,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不能簡單地歸因於長城的修建。
生存壓力逼迫遊牧民族遷徙擴張,這背後可能是氣候變化、人口增長和資源短缺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即使沒有長城,他們也可能因爲其他原因而西遷。
長城最初是爲了保護中原的農業社會,並非蓄意將災難波及歐洲,秦始皇和後來的統治者在修建長城時,不可能預見到幾百年後會發生的事情。
把歐洲遭受的災難歸咎於中國的防禦工事,這鍋甩得有點太大了,長城頂多延緩或減輕了遊牧民族南下的壓力,並不能完全改變他們的遷徙路線,歷史事情很複雜,不能簡單地一棍子打死。
長城像一條巨龍盤踞在山川之間,它不僅僅是古代的防禦工事,更是歷史的見證,一段無聲的故事。
它承載着中華民族的歷史興衰,也見證了世界文明的交融匯合,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應該以更加開放和包容的心態,去理解和認識長城,讓它繼續發揮其獨特的歷史和文化價值。
信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