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佳智能的AI 都是醫師訓練的
根據《財訊》報導,臺灣有20多家醫學中心,每家都做出獨家領域的醫療人工智慧模型,但不一定都有力氣做商業化推廣。長佳智能是少數完成一站化的AI醫療軟體。(圖/財訊提供)
「若是30年前,有24小時的心電圖,就可以精準發現病患的問題所在。」長佳智能董事長陳明豐,接受《財訊》採訪時表示,透過醫療人工智慧的應用,不管在醫學影像、醫學研究、遠距醫療等,都可以大幅縮短醫療照護的流程,讓病患、醫院都得到最大的幫助。
AI人工智慧浪潮席捲全球,這股風潮也開始大量應用在醫療。作爲臺灣很早就投入人工智慧醫療領域的長佳智能,與中國醫藥大學體系醫院長期合作,透過授權取得巨量醫療數據,以及各專科領域的醫師投入,成爲臺灣很少數能成功商業化的醫療人工智慧廠商。
元富證券報告指出,臺灣有20多家醫學中心,每家都做出獨特領域的醫療人工智慧模型,但不一定有力氣做商業化推廣。而長佳智能則是少數同時擁有醫療大數據資料,龐大的醫師體系,及系統化雲端平臺,得以完成一站化的AI醫療軟體,在業界中打造出一道堅固的護城河,享有較高的市場評價。
這一路走來,長佳智能董事長陳明豐扮演關鍵角色;他曾任臺大醫院院長,《財訊》分析,從醫界跨足科技領域,將AI大數據與醫療診斷兩項專業背景緊密的結合,是長佳智能站在極佳起跑點的一大關鍵。
從醫界進軍AI醫療研發
陳明豐直言,30年前他在當心髒科醫師時,就認爲透過「數位科技」的協助,醫療診斷會更有加分的效果。舉心電圖爲例,過去病患大多因爲感到身體不適,纔會到醫院檢查,若當下心電圖反應是正常的,醫師很難在第1時間做出正確判斷。但有了科技輔助之後,現在有了24小時心電圖隨時監測,就可以及時精準診斷。
陳明豐接受《財訊》採訪時說,當時爲了加速醫療體系的科技化,臺大醫院與臺大電機系合作,他是主要參與者之一,負責提供醫療相關的數據,與電機系工程師們合作,完成協助醫療工作的科技產品。因爲有了這一層關係,埋下往後投入醫療人工智慧的種子。
從臺大醫院退休後,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董事長蔡長海力邀陳明豐加入,專注於醫療人工智慧研發的長佳智能,正式起步。
《財訊》分析,相較於許多科技大廠都投入到醫療AI領域,規模較小的長佳智能如今取得較好的成績,例如「圖像紀錄傳輸系統」、「骨齡輔助診斷系統」、「心電圖分析軟體」,以及「醫學影像傳輸裝置」等4項已取得臺灣食藥署醫材許可證。其中,「圖像紀錄傳輸系統」也已取得美國FDA(食品藥物管理局)的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