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用2種“鹽”大大增加患癌率?對照家裡2種鹽是否在用,趕緊扔
張大爺愛做飯,剛退休那會就愛自己在家鼓搗吃的,按理說這是好事,但家裡人卻爲此感到頭疼。
爲什麼?因爲張大爺做菜愛放調料,不僅用鹽調味,各種醬油、蠔油、醃料、味精樣樣都不少。
老伴說吃太鹹了不好,大爺就理直氣壯的反駁“鹽放的不多,就是多加了點調味料,再說了人不吃鹽哪有勁?”
這位不聽勸的張大爺最後倒在了自己的做飯習慣上。因爲長期的高鹽飲食,身體出現了高血壓、冠心病等一系列問題。
醫生告誡一定要控制飲食,鹽雖然對人很重要,但高鹽飲食的危害也是很嚴重的。
而且要謹防2種常見“鹽”,長期食用會大大增加患癌率。
一、身體要健康不可缺鹽亦不可多鹽
鹽一種生活中常見的調味料,對人體健康也極爲重要。
自古以來鹽就被視爲珍稀資源,甚至曾用作貨幣交換。鹽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爲它在人體內發揮着諸多作用。
1.調節滲透壓
人體內細胞膜需要依賴適量的鈉離子來調節滲透壓,保證物質和能量在細胞內外的正常交換。
長期缺乏鹽會造成體內鈉離子水平失衡,出現細胞功能紊亂,甚至細胞破裂。
比如體內鈉離子水平偏低,可能導致脫水、低血壓、肌肉痙攣等症狀,嚴重時甚至會引發昏迷、休克等危及生命的併發症。
2.維持體液平衡
人體內存在多種體液,如血液、淋巴液、細胞間質液等,它們的滲透壓需要依賴適量的鈉離子來維持。
一旦鈉離子水平失衡,就會造成這些體液的滲透壓紊亂,從而影響水分在體內的正常分佈,導致水腫或脫水等問題。
3.輔助神經系統運轉
神經細胞膜電位的產生和傳導需要依賴鈉離子的跨膜轉移,長期缺乏鹽會出現鈉離子水平失衡。
就會導致神經信號傳遞異常,使神經細胞興奮性降低。
從而影響感覺、運動、認知等神經功能,出現頭暈、疲勞、注意力下降等問題。
嚴重時還可能引發抽搐、昏厥等症狀,還可能引發各種神經系統疾病。
4.促進骨骼健康
鈣、磷等礦物質的吸收和利用,需要依賴適量的鈉離子。
長期缺乏鹽會讓身體骨骼長期處於營養匱乏狀態,從而引發骨質疏鬆、骨折等問題。
此外鹽缺乏還可能會導致肌肉無力、關節疼痛等症狀。
雖然鹽對人體健康非常重要,但過量攝入鹽也同樣會對健康造成危害,甚至增加患癌風險。
一是鹽過多會引起體內鈉離子水平過高,造成血管收縮和體液瀦留。最終導致血壓升高,增加心臟負擔,還可能引發中風、心臟病等嚴重併發症。
二是過量攝入鹽會增加腎臟負擔,讓負責調節體內電解質平衡的腎超負荷工作,引發腎功能下降甚至腎衰竭等問題。
三是鹽刺激性強,長期大量攝入會使胃腸黏膜受到持續刺激,引發胃炎、胃潰瘍等疾病。
此外過量鹽還可能導致肥胖,增加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所以高鹽飲食不提倡,在日常生活中科學用鹽非常重要。
二、哪2種“鹽”不要長期用
1.高鹽調料不宜長期食用
要避免高鹽飲食只要炒菜少放鹽就可以嗎?當然不是,生活中的很多調料都屬於高鹽。
就拿最常用的醬油來說,每100克醬油的鹽分含量可達10-15克。
如果長期大量食用醬油,身體攝入的鹽分必然超標,會增加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發病風險。
此外醬油中亞硝酸鹽的含量也較高,可能會刺激消化道黏膜,引發胃癌等惡性腫瘤。
其他的調料,比如味精、辣椒醬、豆瓣醬、豆腐乳、醃菜等。
它們的鹽含量也很高,像辣椒醬就是由辣椒、鹽、糖、醋等製作而成的調味品。
其廣泛應用於川菜、湘菜、粵菜等衆多中餐種類之中,可以使菜餚增添醇厚的地域風味。
但每100克辣椒醬中的含鹽量可達3-5克,同樣屬於高鹽調料。
而且其中的辣椒素也被證實可能會刺激胃黏膜,會增加胃癌發病風險。
還有一種調料需要特殊提一下,就是味精。
它的主要成分爲穀氨酸鈉,其易溶於水,能夠增強食物的鮮味,很多家庭炒菜的時候都喜歡用。
但是味精吃多了會讓人感覺口渴不適,還會讓人在味覺上產生一種錯覺。認爲任何菜品不放味精就沒味道,因而食慾大減。
此外哺乳期婦女、青少年都不建議過量食用味精。
這是因爲穀氨酸鈉會影響嬰兒體內鋅的吸收和利用,引發鋅缺乏問題,會對嬰兒的健康造成不利影響。
處於發育的青少年長期,長期大量食用味精,會干擾到鈣、磷等礦物質的吸收和利用,影響骨骼的正常發育。
另外穀氨酸鈉會造成血壓的不穩定,建議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不要長期大量食用。
在食用方法上需注意,不要在炒菜時放味精,防止其在高溫下產生毒素。
應在出鍋前放,既可以發揮味精的鮮香,又不會因溫度太高而產生毒性。
2.高碘鹽不宜長期食用
高碘鹽指的是碘含量相對較高的食用鹽,它與普通食用鹽的主要區別在於含碘量的不同。
食用鹽中的碘主要來源有兩種:一是人工添加碘,二是天然含碘。
人工添加碘的食用鹽稱爲碘鹽,其中的碘含量一般在20-30毫克/千克。
而天然富含碘的鹽礦石經過開採、加工後形成的鹽則被稱爲高碘鹽,碘含量通常在40-50毫克/千克。
高碘鹽主要產自中國西北地區的某些鹽礦,如青海、中國新疆等地。
這些地區土壤和地下水富含天然碘,開採的鹽礦也自然富含碘元素。
工廠在加工製鹽時無需添加人工碘,鹽產品中的碘含量自然較高。
爲什麼會出現含碘鹽呢?
過去一般家庭生活條件都不是很好,大多數人都存在缺碘問題,多以吃一些加碘的鹽來彌補。
而現在隨着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日常中食物裡的碘含量已經可以滿足人體的正常需求。
所以建議健康的正常人可以不吃加碘鹽,如果過量攝入高碘鹽會對人體健康造成諸多不良影響。
如甲狀腺功能紊亂、內分泌失調、免疫功能受損,尤其是對一些心腦血管不好的老年人。
過量攝入碘會刺激交感神經系統,出現心率加快、心悸、心律失常等症狀。
長期如此還可能引發心肌肥厚、心力衰竭等心臟疾病。
與此同時,碘過量還會引發高血壓,增加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風險。
加大中風和心臟病的發病機率,尤其對於已有心腦血管疾病基礎的人羣更加危險。
此外大量攝碘還可能增加乳腺癌、胃癌的發生風險,尤其是甲狀腺癌。
因爲碘過量會誘發甲狀腺結節,這些結節可能在某些條件下演變成惡性腫瘤。
但是如果自身診斷缺碘的話可以少量食用,但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
三、如何科學食用鹽
從營養學角度來看,成人每天應攝入5-10克的食鹽,既不能過量,也不能過少。
過量食鹽會導致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等健康問題,而缺乏食鹽又會引發低鈉血癥、肌肉痙攣等症狀。
因此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合理控制食鹽攝入量。
一般來說體重越重的人,對鹽分的需求量越大。體力勞動者,由於出汗較多,也需要適當增加食鹽量。
相反有腎臟或心血管疾病患者,則需要特別注意控制食鹽攝入。
除了控制食鹽攝入量,在對於鹽選擇和保存食鹽時也要格外小心。
儘量選擇優質食用鹽,如海鹽或低鈉鹽。
這種鹽不僅味道純正,而且含有豐富的礦物質,更有利於身體健康。相比之下精製鹽雖然白淨,但營養價值較低。
一定注意不要選擇有質量問題的劣質鹽,有些黑心廠商會用工業鹽冒充食用鹽。
這些含有大量添加劑和防結劑的假冒僞劣產品,會對身體健康產生巨大影響。
對於食用鹽的保存,建議放在乾燥陰涼的環境中密封以避免受潮。
使用時也儘量避免將湯匙直接浸入鹽罐,防止其變質或交叉污染。
烹飪時適度添加食鹽,不要過量使用,同時也要放均勻,讓食物充分吸收鹽分。
對於一些需要長時間烹煮的菜餚,可以在開始時加少量鹽,到最後再適當調整。
在購買即食食品時,也需要留意食品中預先添加的鹽分。
不少加工食品如調味料、罐頭等都含有較高的鹽分,在食用時要適當控制,以免用鹽過量。
結語
食用鹽不可缺,如何食用是關鍵,有關健康的事從來不是小事。
在日常用鹽這一塊也要講究科學,更何況現代加工食品中普遍含有大量鹽分和各種化學添加劑,長期食用會給健康帶來很大隱患。
所以建議大家在購買調味品的同時,要仔細查看成分標籤,儘量選擇低鹽無添加劑的產品,控制鹽攝入量。
除了選擇安全的食鹽產品,在飲食結構上也要注意合理搭配,做到營養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