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高新區(新北區)商務局局長駱曉霞:競逐:“新能源之都” 常州的優勢是產業生態完善
常州高新區(新北區)商務局局長、常州綜保區管理辦公室黨組書記駱曉霞
“發展新能源之都,常州不是一次簡單地押注,而是有其內在邏輯。”12月6日,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中國未來產業園區與城市IP進化思享會”在成都舉行,常州高新區(新北區)商務局局長、常州綜保區管理辦公室黨組書記駱曉霞表示,最年輕的萬億城市背後,常州早已經鋪好了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暗線”。
駱曉霞表示,作爲民族工業發祥地和鄉鎮企業發起地,常州有製造業的最強底色和最大優勢。如今,全國41個工業大類中常州佈局有37個,形成了完備的工業體系。聚焦到新能源相關產業上,早在上世紀50年代,常州便涉足變壓器製造,到上世紀80年代發展輸變電,上世紀90年代發展光伏、風電設備。總體而言,常州在發電、輸電領域起步較早,根基較深,爲新能源產業發展提供了必要的技術支撐和產業整合能力。
近年來,當新能源產業成爲城市競爭“必爭之地”,常州也在傳統的光伏、輸變電之外拓展新的領域,不斷補鏈延鏈強鏈,先後引進中創新航、寧德時代、理想汽車、比亞迪等行業領軍企業,以搶佔動力電池和新能源汽車製造高地。
“城市的企業矩陣,既要有‘大象軍團’,也不能少了‘螞蟻雄兵’。”駱曉霞介紹,除招引龍頭企業外,常州全力引進一批“小而優”“小而美”、爆發力強的科創型項目,鼓勵和支持中小企業聚焦主業、精耕細作,先後培育了一批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據《2024胡潤中國新能源產業集聚度城市榜》,常州新能源產業集聚度全國第三,投資熱度連續三年全國第一,常州“新能源之都”的城市名片逐漸擦亮。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新能源產業賽道稍顯“擁擠”,競爭激烈。深圳、合肥、武漢、西安、宜賓、寧德……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有意打造“新能源之都”的城市就有10個以上。
對此,駱曉霞表示,如果說其他部分城市新能源產業靠的是單點突破,常州的優勢則在於完善的產業生態。當前,常州在“發儲送用網”五大環節構建了一個由鏈到羣,由羣到生態的閉合優勢,在光伏、動力電池、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等多個產業環節上具有一定的競爭力。一個例子是,常州動力電池產業鏈完整度達到97%,全球前5的企業中有3家在常州佈局。
“可能你目前在某些行業、某些技術上的領先地位,到明天就被別人趕超了。”駱曉霞表示,新能源產業更新迭代非常快,城市要永遠保持危機感和緊迫感,做好產業的前期謀劃。
面向未來,常州將想盡一切辦法給新能源企業提供市場應用場景,包括新增或更新的政府公務用車統一爲新能源汽車,所有新建小區100%允許新能源充電設施接入。此外,隨着常州比亞迪二期項目投產,明年常州市新能源汽車產能有望到100萬輛。
駱曉霞表示,儘管常州建設“新能源之都”名片的道路還很長,但常州有信心也有決心,把新能源產業推向更高的高度。
值得一提的是,日前,《公平競爭審查條例》正式施行,地方“以稅招商”成爲過去式。駱曉霞表示,作爲一線招商人員,她對這項政策是喜聞樂見的。“在政策出臺前,我們也不是單一靠政策吸引企業,更多是考慮企業在這個地方有沒有成長空間,能不能發展得好。”駱曉霞表示,招商選項目要彼此吸引、彼此成就,不是簡單地把一個項目引過來,而是讓企業在當地活下去並且長得好,這樣企業纔不會輕易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