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市2024②|固態電池加速進階,飛行汽車搶灘低空經濟

2024年,汽車市場在價格戰白熱化的同時,也在上演一場技術創新變革賽。

這一年被認爲是汽車智能化元年,各方紛紛登場炫技。同時,被視爲鋰電技術發展重要方向的固態電池量產時間表再度明確,氫能汽車產業規模創新高,代表未來產業的低空經濟也成爲車企競相佈局的下一個“藍海”市場。

【關鍵詞一】政策利好

氫能汽車迎利好,產業規模創新高

氫能汽車在2024年迎來多個政策利好,氫內燃機和氫燃料電池成爲氫能汽車的發展技術路線。

從政策層面來看,2024年8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於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中明確提出,要推進氫能“制儲輸用”全鏈條發展。2024年11月,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能源法,氫能被正式納入能源範疇。

2024年底,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印發《加快工業領域清潔低碳氫應用實施方案》,提出要加快氫燃料電池汽車應用,開發大功率、高效率、長壽命燃料電池,高效率氫(氨)內燃機,以及高壓力等級、高儲氫密度車載儲氫裝置。

山東、四川、吉林、陝西等多個省份陸續出臺氫能汽車高速免費政策,氫能汽車迎來高速免費時代。

在多方利好下,車企佈局加碼。2024年12月,國內首款重型商用車缸內直噴氫氣發動機的一汽解放自主研發的CA6HV3氫氣發動機發佈。目前,中國一汽、長安汽車、上汽集團、廣汽集團、比亞迪、吉利汽車、蔚來汽車、海馬汽車、宇通客車、福田汽車等都已佈局氫能汽車。截至2024年11月,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示範規模已超1.5萬輛,產業規模創新高。

【關鍵詞二】技術進階

固態電池量產時間表進一步明確

2024年,被視爲鋰電技術發展重要方向的固態電池賽道火熱。

2024年10月,奇瑞透露已在進行鯤鵬固態電池研發,計劃2027年批量上市。2024年11月,廣汽集團稱已成功打通全固態電池的全流程製造工藝,預計2026年正式裝車,並搭載於昊鉑車型上。同月,上汽集團也表示全新一代固態電池計劃2026年實現量產。蔚來、賽力斯、長安、東風、江淮等車企也均在固態電池領域有所佈局。技術積累深厚的動力電池企業也不甘落後,寧德時代、中創新航、蜂巢能源等也在搶灘固態電池量產第一棒。

國盛證券預測,2025年全球固態電池需求量爲17.3吉瓦時,到2030年全球固態電池需求量有望超過200吉瓦時的市場規模,2025年至2030年年複合增長率達65.8%。

除了固態電池外,2024年大圓柱電池技術迭代也在加速。《2024中國大圓柱鋰電池行業發展藍皮書》中提到,2024年,大圓柱電池在細分市場表現突出。憑藉生產成本更低、殼體成本低、PACK成組效率高、能量密度高的優勢,大圓柱電池預計在戶用儲能、便攜式儲能以及二輪車市場的出貨量同比增速都將突破100%。

【關鍵詞三】扎堆上市

自動駕駛企業上市,車企端到端加速上車

2024年自動駕駛滲透率快速提升,隨着蘿蔔快跑在多個城市落地,自動駕駛也步入了尋常百姓身邊。

五部門在2024年初發布開展智能網聯汽車“車路雲一體化”應用試點通知,2024年7月首批20座應用試點城市名單公佈。目前,問界、比亞迪、小鵬汽車、理想汽車、長城汽車等多家車企都加速推進城市導航輔助駕駛佈局。城市導航輔助駕駛被認爲是L2級別自動駕駛向L3級別自動駕駛跨越的重要一步。

端到端自動駕駛解決方案也成爲車企佈局的重點。2024年底,極氪汽車宣佈完成端到端大模型上車。理想汽車展示了全新一代智能駕駛技術架構端到端+VLM雙系統的最新進展,小鵬汽車發佈了以AI大模型爲核心的圖靈AI智駕體系,長城汽車發佈了端到端智駕大模型的新一代智駕系統等。

清華大學蘇州汽車研究院助理院長、智能網聯中心主任戴一凡認爲,大模型和端到端自動駕駛解決方案會讓自動駕駛技術實現階躍式發展。

2024年自動駕駛企業扎堆上市。黑芝麻智能、速騰聚創、地平線、文遠知行、小馬智行、佑駕創新等智能駕駛企業在2024年陸續登陸資本市場,圖達通等企業正排隊上市。

【關鍵詞四】飛行汽車

車企佈局飛行汽車,搶灘低空經濟“藍海”

2024年被稱爲低空經濟的發展元年,低空經濟作爲“新增長引擎”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2024年末國家發展改革委低空經濟發展司正式亮相。

國家層面利好政策頻出,地方也在加速推進低空經濟產業發展。北京、上海、廣東等近30個省份將發展低空經濟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或出臺相關政策,不僅明確了低空經濟的發展目標和方向,還爲其提供了資金、技術、基礎設施建設等多方面的支持。

低空經濟成爲資本市場熱捧的藍海,沃蘭特航空、時的科技、億航智能等在2024年均有融資。另一方面,車企也在積極涌入低空經濟市場,佈局飛行汽車,搶灘“藍海”市場。

2024年11月,小鵬匯天“陸地航母”完成首次公開無人飛行並開啓預售,吉利旗下沃飛長空也同期亮相。10月,奇瑞對外展示了三體複合翼飛行汽車,此前已成功首航試飛,飛行距離約80km。此外,廣汽、長安汽車、一汽、大衆、豐田等車企均有佈局飛行汽車。

信達證券分析,飛行汽車和汽車產業鏈契合度較高,我國在飛機及新能源汽車領域積累的技術經驗和產業鏈優勢有望規模化轉移至飛行汽車領域。摩根士丹利預測,至2050年飛行汽車的全球市場規模將達9萬億美元,而中國潛在市場規模將達2.1萬億美元。

【關鍵詞五】鋰價下跌

鋰價低位運行,鋰電企業出海佈局

2024年,鋰價下跌貫穿全年,碳酸鋰價格始終處於下行趨勢。碳酸鋰價格在跌破8萬元/噸關口後,持續徘徊在7萬元/噸左右。從2024年初至年末,碳酸鋰價格累計跌幅超25%。業內認爲,鋰價下行一方面加速了鋰電行業的優勝劣汰,另一方面也促使鋰電企業技術迭代,探索尋求海外市場增量。同時,這爲新能源汽車提供了降價空間,有利於新能源汽車的規模效應顯現。

鋰電負極材料、電解質等原材料市場迎來新一輪技術變革,例如以硅基負極爲代表的新型負極材料出貨量快速增長,複合銅箔快速發展。動力電池市場上,鈉離子電池加速裝車,鋰鈉混用技術逐步落地,快充滲透率提升。

中國動力電池全球裝車量佔比提高,鋰電行業出海加速。2024年前11個月,全球動力電池裝車總量達785.6吉瓦時,同比增長26.4%。其中,寧德時代、比亞迪、中創新航、國軒高科、億緯鋰能和欣旺達6家中國企業躋身全球前十榜單,總市佔率達65.5%。

寧德時代、國軒高科、億緯鋰能、貝特瑞等2024年都官宣了在海外投資建廠的新進展,欣旺達、億緯鋰能、蜂巢能源、中科電氣、海亮股份在海外市場也有所動作。隨着鋰電行業競爭日漸激烈,馬太效應將進一步顯現,出海成爲企業尋找業績新增長點的關鍵佈局。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王琳琳

編輯 嶽彩周

校對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