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清江 | 生地滋陰涼血
文學欣賞,熱點文摘,每日更新,天天精彩。點上方標題下《散文大家》關注。
生地滋陰涼血
作者:陳清江
爲了敘述方便,將地黃統一分爲鮮生地、生地(乾地黃)和熟地三類。生地甘寒質潤,清熱涼血之力稍遜於鮮生地,但養陰生津之力強於鮮生地,滋膩性亦較小,長於治療熱入營血、熱病傷陰、陰虛發熱諸證,但補血填精之力不及熟地。
生地起源較早,始載於兩千多年前的中藥名著《神農本草經》中,在漢唐時期,醫家對生地的形態描述記載較爲簡單。樑陶弘景在《本草經集註》中說,生地“生渭城者乃有子實,實如小麥”。至宋代,醫家對生地植物形態描述開始逐漸完善,較爲完整的形態描述首次見於北宋中藥學家蘇頌的《本草圖經》中,說生地“二月生葉,布地便出,似車前,葉上有皺紋而不光,高者及尺餘,低者三、四寸,其花似油麻花而紅紫色,亦有黃花者,其實作房如連翹,子甚細而沙褐色,根如人手指,通黃色,粗細長短不常”。
生地莖爲多年生草本,全株有白色長柔毛和腺毛。葉基生成叢,倒卵狀披針形,基部漸狹成柄,邊緣有不整齊鈍齒,葉面皺縮,下面略帶紫色。花莖由葉叢抽出,花序總狀;萼5淺裂;花冠鐘形,略2脣狀,紫紅色,內面常有黃色帶紫的條紋。蒴果球形或卵圓形,具宿萼和花柱。花期4~6月,果期7~8月。生地爲玄蔘科植物地黃的新鮮或乾燥塊根。秋季採挖,除去蘆頭、鬚根及泥沙,鮮用或將地黃緩緩烘焙至八成幹。前者習稱鮮生地,後者習稱“生地”。生地飲片形狀多呈不規則的團塊狀或長圓形,中間膨大,兩端稍細,有的細小,長條狀,稍扁而扭曲,長6~12cm,直徑2~6cm。表面棕黑色或棕灰色,極皺縮,具不規則的橫曲紋。質較軟而韌,不易折斷,斷面棕黑色或烏黑色,有光澤,具黏性。主要產於河南、山東、山西,以河南省溫縣、武陟等地,“古懷慶府”栽培歷史最長,產量高,質量佳,故有“懷生地”之稱。生地的別名有生地黃、地黃、幹生地、乾地黃、大生地、細生地、懷生地、淮生地等。
傳說有一位名叫忠義的年輕郎中,聽說在遠處有一座神秘的山峰,中生長着一種神奇的植物,可以延年益壽的效果很好。出於對中藥的熱愛,忠義決定尋找這種中藥。他穿越崇山峻嶺,跋涉數日,終於來到了那座傳說中的山峰。在山頂上,他發現了一片茂密的植物羣落,其中一種植物引起了他的特別注意。這種植物生長在草叢中,它的葉子呈現出鮮豔的綠色,而花朵則呈現出鮮明的黃色。這正是傳說中的地黃。忠義立刻明白了這種植物的重要性,並開始採集地黃後帶回村莊。忠義發現生地具有卓越的補腎填精、滋陰補血的功效。他將這一發現告知村民,並將生地的療效傳播出去。生地因有顯著的效果而備受推崇,成爲重要的滋陰、涼血補血的中藥。
古代詩人也寫了不少有關生地的詩作,比如唐代詩人白居易在《采地黃者》詩中說:
麥死春不雨,禾損秋早霜。
歲晏無口食,田中采地黃。
採之將何用?持以易餱糧。
凌晨荷鋤去,薄暮不盈筐。
攜來朱門家,賣與白麪郎。
與君啖肥馬,可使照地光。
願易馬殘粟,救此苦飢腸。
宋代大文豪蘇東坡作過一首《地黃》詩,描述了生地的種植及吃法、功效等:
地黃餉老馬,可使光鑑人。
吾聞樂天語,喻馬施之身。
我衰正伏櫪,垂耳氣不振。
移栽附沃壤,蕃茂爭新春。
沉水得稚根,重湯養陳薪。
投以東阿清,和以北海醇。
崖蜜助甘冷,山姜發芳辛。
融爲寒食餳,咽作瑞露珍。
丹田自宿火,渴肺還生津。
願餉內熱子,一洗胸中塵。
古代中醫典籍中對生地作了大量記述,比如《神農本草經》將生地列爲上品,說“乾地黃,味甘,寒。主折跌絕筋;傷中,遂血痹,填骨髓,長肌肉,作湯除寒熱積聚,除痹;生者尤良。久服輕身不老。一名地髓,生川澤。”山中宰相陶弘景在《名醫別錄》中說生地“治男子各種勞傷、婦女中氣不足、胞漏下血,破惡血溺血,利大小腸、祛除胃中飲食積滯,補五臟內傷後引起的虛弱,通血脈,益氣力,利耳目。”漢代醫聖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一書中所創制的補腎之祖方八味腎氣丸,開創了“善補陽者,必於陰中求陽,則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的先例。
明代醫家繆希雍在《本草經疏》中說,“乾地黃稟仲冬之氣以生,黃者,土之正色,兼稟地之和氣,故味甘氣寒而無毒。《別錄》叉雲苦者,以其兼入心脾也。此乃補腎家之要藥,益陰血之上品。《本經》主折跌絕筋傷中,逐血痹者,肝藏血而主筋,補肝則榮血調,榮血調則傷中自去。痹者血分之病,因虛而風寒溼邪客之,故筋拘李而痛,養血和肝,痹必廖矣。作湯除寒熱積聚除痹者,血和則結散,故諸證自除也。其日填骨髓,長肌肉,主男子五勞七傷者,生地爲至陰之藥,正補腎水真陰而益血,血旺則髓滿,陰足則肌肉自長。五勞七傷皆陰虛內熱,真陰不足之候,甘寒能除內熱而益精髓,故勞傷自除也。女子傷中胞漏下血者,陰虛則火熾而血熱,火能銷物,造化自然之道也。涼血益血則胞漏自止矣;下血者,血熱也,涼血則下血自愈。”明代醫家陳嘉謨在《本草蒙筌》中說,生地“味苦、甘,氣寒。氣薄味厚,沉也,陰也,陰中之陽。無毒。入手少陰及手太陽,涼心火血熱,俾去眼瘡;瀉脾士溼熱,使長肌肉。骨蒸勞熱可退,五心煩熱堪驅。止血溢吐衄單方,療傷折金瘡要藥。又治婦人月經閉絕,產後血上攻心。妊娠下血漏胎,崩中下血不止。患人脈洪多熱,加用何妨;倘或脾胃有寒,切宜斟酌。”
清代醫家張志聰在《本草崇原》中說,“地黃色黃,味甘性寒,稟太陰中土之專精,兼少陰寒水之氣化。主治傷中者,味甘質潤,補中焦之精汁也。血痹,猶脈痹。逐血痹者,橫紋似絡脈,通周身血之經絡也。得少陰寒水之精,故填骨髓。得太陰中土之精,故長肌肉。地黃性唯下行,故字從苄。藉湯飲,則上行外達,故日作湯,除寒熱積聚。除積聚,上行也。除寒熱,外達也。叉日除痹,言不但逐血燥,與折跌傷筋而見血瘀血痹之症者,無不採其同入,以爲活血生新之用。第書有言,服此長肉生肌,止是熱除血活以後長養之語;久服輕身不老,止是病去身安力健之詞,未可因此認爲辟穀成仙屬實也。若使血因寒滯,而猶用以生地,不更使寒益甚,而血愈出不返平!” 清代醫家徐大椿在《神農本草經百種錄》乾地黃,味甘寒。主折跌絕筋,傷中,逐血痹,行血之功。填骨髓,血足能化精,而色黑歸腎也。長肌肉。脾統血,血充則肌肉亦滿矣。作湯,除寒熱積聚,血充足則邪氣散,血流動則凝滯消。除痹。血和利則經脈暢。生者尤良。血貴流行,不貴滋膩,故中古以前用熟地者甚少。久服,輕身不老。補血之功。“
現代研究表明,生地具有生血、降壓、抗輻射損傷、調節免疫功能、抗腫瘤、強心利尿、鎮靜催眠、保肝、抗炎及抗氧化作用。對免疫性疾病、高血壓病、糖尿病、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傳染性肝炎、功能性子宮出血及席漢氏綜合徵等有一定效果。
溫馨提醒,咳嗽多痰,胃口不好,肚子發脹,大便希薄,次數較多,舌苔厚膩的人不宜服用。
覺得好就點下面的“分享”“在看”,讓更多的朋友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