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譜!16萬哈薩克族,放棄中國國籍,“迴流”哈薩克斯坦,爲何?

«——【·前言·】——»

在中亞那特別廣闊、一眼望不到邊的草原上,曾經出現了一場沒什麼大動靜的大遷徙,數量非常多的中國哈薩克族的人,踏上了回到哈薩克斯坦的漫長道路。

後來大概一統計,那個數字簡直讓所有人都驚呆了:竟然有 16 萬人,這就讓人很疑惑了,到底是啥原因能讓這麼多人願意放棄中國國籍,跑到一個對他們來說比較陌生的國家去呢?

那中國面對這種狀況到底會有啥反應呢?

“迴流”人羣的障礙

哈薩克族的人,祖祖輩輩都在中亞的草原上過日子,跟着水草走,是地地道道的遊牧民族,歷史不斷地向前推進,到了近代,一部分哈薩克族人就搬到了中國的新疆。

20 世紀快要過完的時候,蘇聯解體了,哈薩克斯坦獨立出來,之後,哈薩克斯坦對海外的哈薩克族人打開了歡迎的大門,不斷推出各種優惠政策,這些政策就像強大的磁鐵一樣,把海外的哈薩克族人往回吸。

數據顯示,在 20 世紀 90 年代的時候,竟然有超過 16 萬人從中國遷移到了哈薩克斯坦,這股 “迴流” 的潮流,除了歷史的因素之外,主要還是文化和身份認同在推動着他們。

初到哈薩克斯坦,“迴流”的薩克斯坦人,對未來充滿了希望,而現實卻給了他們當頭一棒,語言不通、文化差異,成了他們融入當地生活的最大障礙。

中國的哈薩克族人用阿拉伯字母來寫哈薩克語,但是哈薩克斯坦,是用西裡爾字母,而且裡面還夾雜着好多俄羅斯的詞彙,這樣一來,兩邊交流的時候就跟雞和鴨說話似的,根本弄不明白對方在說啥。

還有更讓人難以適應的地方,那就是宗教氛圍的不一樣,中國的哈薩克族人大多數都信仰伊斯蘭教,而且他們的宗教生活比較傳統。

而在哈薩克斯坦,年輕一代受世俗化影響較大,宗教熱情遠不及老一輩,文化衝擊像無形的牆,把他們和當地社會隔開,難以真正融入。

除了文化差異,“迴流”的哈薩克族人還要面對現實的經濟壓力,哈薩克斯坦經濟發展水平相對滯後,工作機會不多,很多人只能從事一些低收入的體力勞動,生活過得並不輕鬆。

近些年來,中國的經濟發展得特別快,隨着這個發展,新疆也有了巨大的變化,基礎設施變得越來越好,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很多,而且,就業的機會也變得越來越多了。

與此同時,哈薩克斯坦的移民政策卻在收緊,這使得“迴流”的哈薩克族人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處境,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回到中國新疆。

哈政府對“迴流”人羣的政策

2000年,對於許多中國哈薩克族人來說,是一個充滿希望的年份,這一年,一股“迴流”熱潮在中國哈薩克族中興起,他們背起行囊,告別故土,懷揣着對美好生活的憧憬,踏上了前往哈薩克斯坦的旅程。

這一趟行程,對於他們而言,遠遠不只是位置的改變,這是一場實實在在的尋根之旅,是他們對民族認同感的執着追尋。

彼時,哈政府對海外同胞的迴歸充滿了極大的熱情,他們特地設立了專門的機構,爲這些 “迴流” 者提供各種援助,緊接着,一系列的優待政策也陸續出臺。

在哈國剛剛獨立的那個時候,特別急切地想要增強民族認同感,在這種情況下,吸引那些在海外的同胞回來,毫無疑問是最好的辦法。

而對於中國境內的哈薩克族來說,這似乎是實現夢想、獲得更好發展的絕佳機會,彼時的新疆,發展水平與哈國相比存在差距,迴流意味着更多可能性。

面對蜂擁而至的“迴流”人羣,哈薩克斯坦政府也感受到了壓力,社會資源的緊張、就業市場的飽和、文化衝突的加劇,都成了政府不得不面對的難題。

爲了緩解這些問題,哈薩克斯坦政府開始調整政策,收緊移民配額,對“迴流”者的安置地點進行更嚴格的規劃,曾經的熱情逐漸被謹慎所取代。

政策的調整,讓許多中國哈薩克族人的“迴流”之路變得更加艱難,一些人不得不面對漫長的等待,一些人甚至在申請過程中就被拒之門外。

面對種種挑戰,有人選擇堅持,有人選擇放棄,那些選擇留下的人,努力學習當地的語言和文化,積極融入當地社會,在異國他鄉尋找屬於自己的一席之地。

一位在哈薩克斯坦創業的中國哈薩克族商人說:“我們就像‘打工人’,哪裡有機會就去哪裡,但既然選擇了這裡,就要努力拼搏。”

也有一些人,在經歷了最初的熱情和期待後,最終選擇回到熟悉的中國,他們無法適應文化差異,難以融入當地社會,最終選擇回到家鄉,尋找新的發展機會。

還有一些人,選擇了更加“折騰”的道路——逆向“迴流”,他們已經入籍哈薩克斯坦,卻在多年後選擇回到中國,他們或許在哈薩克斯坦獲得了更好的物質生活,卻始終無法找到歸屬感。

中國政府的應對

中國政府對此的態度,說白了就兩個字:謹慎,一方面,中國一直強調公民有遷徙自由,人家想回哪是人家的自由,政府不能干涉。

但另一方面,作爲一個多民族國家,維護國家利益和民族團結又是頭等大事,如果“迴流”潮持續不斷,那肯定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人才流失,甚至影響到社會穩定。

所以,政府必須在兩者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既要尊重個體選擇,又要維護國家利益,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說實話,政府也能理解那些選擇“迴流”的哈薩克族同胞的心情,畢竟,他們跟哈薩克斯坦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迴歸故土的願望很強烈。

但是,政府更希望他們明白,中國纔是他們真正的家園,畢竟,他們在中國的土地上出生、成長,中國對他們來說,不僅僅是一個國家,更是一個承載着歷史、文化和情感的家。

面對這股 “迴流” 潮,政府可沒坐視不管,政府採取了好多措施,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把哈薩克族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工作給做好。

說白了,就是想方設法讓哈薩克族人感受到,即使不“迴流”,他們也能在中國很好地傳承自己的民族文化。

比如,政府投入了大量資金,在新疆建立了多個哈薩克族文化保護區,還支持他們搞各種文化節慶活動,目的就是讓他們的文化傳統能夠得到更好的保護和傳承。

當然,除了文化方面,政府在其他方面也下了不少功夫,比如,加大對新疆的經濟投入,改善民生,提高就業率,這些措施都是爲了讓哈薩克族人能夠在中國安居樂業,打消他們“迴流”的念頭。

中國政府在處理哈薩克族“迴流”問題上,一直秉持着謹慎的態度,一方面尊重公民的選擇自由,另一方面積極採取措施,維護國家利益和民族團結,至於未來“迴流”潮會如何發展,現在還不好說。

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中國政府會繼續努力,爲包括哈薩克族在內的所有少數民族創造更好的發展環境,讓他們能夠在中國這片土地上,實現自己的夢想,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