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2.0 活下去纔是王道

(圖/美聯社)

美國總統大選落幕,歷經現任總統拜登欲參選連任,卻在民主黨全國黨代表大會前宣佈退選,由副手賀錦麗披掛上陣,卻仍敗給第三度挑戰總統大位、揹負34項罪名的川普。川普勝選演說提及,將開啓「黃金時代」、「修復美國」。在部分選民心中,這纔是真正的「不走回頭路」,人民期望擺脫貧富不均,迎回美國在國際上的聲望;但是相較於過去國際認爲,美國隊長是維護世界和平的英雄形象,川普的外交戰略,將以保護主義與孤立主義先行,即只成爲美國的英雄,「拯救美國」。過去任期中,川普眼中只有「價格」,沒有「價值」,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曾不加掩飾、粗暴地說「在國際體系中,如果你不坐在餐桌上,你就得上菜單去」的論點不謀而合,「交易」手腕將會徹底實踐。

對比一下,拜登總統至少4度表態「願意出兵保臺」,雖然大多被幕僚否認,並重申「一中政策」,卻仍讓民進黨政府多次歡呼叫好,不斷宣揚「臺美關係堅若磐石」。但川普上任,政府更應保持清醒,認清美國只在乎自身利益,沒有盟友概念,因此,須找回臺灣自身優勢與主體性。正如法國總統馬克宏,雖祝賀川普,卻也強調與德國總理蕭茲談過,會建立一個更主權的歐洲,透過與美國合作下,捍衛歐洲的利益價值觀,顯然認清與川普之間的差異爲何,並試圖畫下底線,以維護歐洲主體性。對比之下,臺積電外移以及川普不斷粗暴稱「臺灣搶走美國晶片生意」的處境,皆未見政府維護與辯解,所謂「矽盾護臺」,還能維持多久?美國會與臺灣共享利益,還是當黑幫老大,剝削我利益,索取保護費無上限?

此次,民主黨全面操作意識形態與價值議題失效,仿若提醒民進黨政府,除了「抗中保臺」與「維護自由民主」等意識型態的口號治國之外,民生問題亦要重視。臺灣通膨與詐騙橫行,加速貧富差距;司法與社會公平正義體系逐漸崩壞;能源配比的失衡,皆讓人民對生活與未來感到不安,因此無法信任政府,使人民與政府、人與人之間的意見分歧加劇。

面對兩岸問題,政府也同樣不能忽略兩岸的歷史發展、文化與生活經歷皆有所羈絆與相似之處。如同劉德華在臺開演唱會,卻被稱「媚共藝人」的荒謬論點,不僅間接傷害歌迷,也誤導人民的認知;又如胡歌來臺,以一句「我們不分彼此」,展現親民,拉近與臺灣觀衆的距離,也要被無限上綱解讀爲「統戰」,當執政者眼中只有意識形態,與人民生活經歷、感受背道而馳,終將會被拋棄,美國民主黨此次選舉就是最好的示範。

而「好好活下去」,是迦薩與俄烏地區、民主國家與共產國家的人民共同的需求與渴望,但若戰爭爆發,「活下去」則變成奢侈。因此,川普的勝選,不僅顯示美國人民對經濟的無力感,亦表示美國人民對過度參與他國戰爭感到厭煩。因此,即使駐美大使俞大㵢稱臺灣「ready to fight」,但恐在川普「MAGA」的守則裡,筆尖般的臺灣,在餐桌上還是菜單上,答案已呼之欲出。(作者爲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