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屢拋震撼彈 義媒分析:如莎翁名言「瘋狂中有邏輯」
美國候任總統川普20日將就職。(美聯社)
美國候任總統川普20日將就職,預先拋出多項震撼言論。義大利媒體分析,川普許多看似無稽的言談仍有所本,「根據莎士比亞說法,川普式的混亂溝通,背後往往存在瘋狂中的邏輯。」
川普7日舉行記者會提出一系列主張,包括揚言不排除透過軍事或經濟力量取得格陵蘭(Greenland)與巴拿馬運河(Panama Canal)控制權,並建議加拿大幹脆放棄主權,成爲美國一部分還比較好。
●川普擅長政治表演 不斷拋出話題觀察各界反應
義大利主流報紙「晚郵報」(Corriere della Sera)評論指出,川普迴歸意味着「製造混亂的大師、充滿挑釁的言論重現江湖」,川普總是有能力站在舞臺中心,吸引媒體注意力,催眠反對者,甚至引發許多外國政府反彈。就像川普2017年到2021年首度擔任白宮主人時一樣。
「還記得川普曾從早上5點就開始在社羣推文引發的風暴嗎?」評論指出,儘管川普如今年事已高,仍深諳政治表演藝術,知道如何掌握公共話語權:「川普會迫使每個人都談論他想做的事」。
評論指出,從川普第一任期經驗觀察,他的言行之間存在相當薄弱的關係,他喜歡每天放煙火,例如揚言「我要入侵格陵蘭島或巴拿馬」,並享受衆人的戲劇化反應,就像跑去動物園大喊「獅子逃出來了」,再偷偷觀察引發的效果。
●川普設定每日議程 瘋狂背後別有邏輯
評論指出,一個世界超級大國是否該採取這種治理之道,以拋出話題「測試效果」爲樂,這點值得商榷,但川普藉此向媒體、反對派、某些外國政府「設定每日議程」,有其自身邏輯和用處。例如在2017年,北韓領袖金正恩曾暫停某些核試驗和飛彈試射,因爲川普威脅要摧毀這些試驗,「看看會有什麼效果」。
評論指出,川普尚未就任已取得一些國際政治成果,例如與川普因關稅議題對峙的加拿大總理杜魯多(Justin Trudeau)將下臺。杜魯多倒臺原因很多,且已累積一段時間,但重要導火線是政府內部迴應川普關稅威脅的分歧。
評論指出,在川普威脅收回巴拿馬運河的陰影下,巴拿馬總統穆裡諾(Jose Raul Mulino)近日已向川普提出擴大合作,以關閉非法移民的過境路線。
評論指出,談到巴拿馬海峽,許多人拿川普的指控開玩笑,批評美國船隻要花大錢才能穿越美國人自己建造的運河,但「紐約時報」調查發現,中國已接管營運當地一些戰略基礎設施,這暴露了從拜登政府時期就存在的隱憂。根據莎士比亞說法,川普式溝通的混亂,背後往往存在着「瘋狂中的邏輯」(There'smethod in his madness)。
●媒體喧囂當表演 美國選民只關心經濟就業和通膨
評論指出,在移民問題上,川普7日也取得在國內首次政治勝利,衆議院48名民主黨代表站在共和黨這邊,投票贊成一項加強打擊無證移民的法案。
評論指出,美國選民評判「川普2.0」是否成功兌現政見,着眼重點是移民、經濟成長、就業、通膨等議題,而非格陵蘭島的未來。根據2024美國大選最後局勢,各界應瞭解「社羣媒體的喧囂與真實社會氛圍之間有着鴻溝」。
分析舉例,川普陣營在競選最後幾個月似乎經常失態,當川普指控海地移民會吃狗貓時,許多人以爲川普會因這荒謬假消息賭輸白宮;川普在紐約造勢時,一名喜劇演員上臺侮辱波多黎各人的醜聞,也被稱爲致命事故,然而兩件事都無關緊要,事實證明,川普在大選中甚至強化了波多黎各族羣的支持率。
義媒認爲,美國公民似乎不再迷信社羣媒體或流行樂天后泰勒絲(Taylor Swift)的背書,而更關注所謂「基本面」,亦即經濟狀況、家庭購買力、安全感、公共秩序、民族自信心。
評論稱,就社羣媒體領域而言,川普另一項具體成果是讓社媒巨擘 Meta 宣佈結束「事實查覈計劃」。對於民主黨來說,臉書(Facebook)內部審覈機制是抵禦假消息的堡壘,共和黨則抨擊臉書審查機制偏頗,僅刪除保守派觀點。
義媒指出,Meta創辦人暨執行長祖克柏(MarkZuckerberg)在川普上任前宣佈結束臉書和Instagram的事實查覈機制,爲川普奉上另一場勝利,儘管這個勝利僅是「象徵性」的,因爲在美國大選期間,事實查覈計劃並未對選民產生決定性影響。
●極權國家領袖按兵不動 靜觀川普作爲
分析指出,川普每天超級早起並向媒體、反對派、外國政府「發號施令」的能力,似乎在民主國家內部發揮得淋漓盡致。反觀中國大陸、俄羅斯、伊朗的領導人,習近平、普亭(Vladimir Putin)、哈米尼(Ayatollah Ali Khamenei)並未對川普的每句話立即反應。相反地,他們按兵不動,等着看川普會認真做什麼。
分析指出,威權體制領導人似乎理解到,川普習慣用放話牽動別人的神經、期望和情緒反應,因此他們決定與「溝通大亂鬥遊戲」保持距離,或至少試圖給外界留下冷靜形象,威權國家領袖具備的特殊優勢是可以操控自家媒體輿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