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春晚爆紅到如今淡出圈,靠着小品出名的魏積安,他究竟怎麼了

前言

“哎呀,夥計”提起這句經典臺詞總會讓我們想到那個在春晚上表演小品的魏積安。春晚的舞臺上,老藝術家魏積安曾在11年的春晚裡給電視機前的廣大觀衆們帶去歡聲笑語,他的名字也因爲在春晚中一次次精彩的表演而響徹大江南北。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傑出的老藝術家,如今在娛樂圈仿若“消失”了一般。他究竟去往何處了呢?

11次登臺春晚

在娛樂項目僅有電視機的往昔歲月裡,除夕夜守在電視機前觀看春晚,幾乎是家家戶戶的必做之事。魏積安就在春晚舞臺上一年又一年地爲觀衆們帶去歡聲笑語。首登春晚舞臺,憑藉小品《鄉音》,那句經典的“夥計”,讓電視機前無數的觀衆記住了他。

在這次表演後,魏積安連續多年都登臺春晚爲觀衆帶去精彩的小品表演。他所帶去的小品表演並不是單單的爲了逗樂觀衆而表演,就比如在《鄉音》中喚起人們對逝去時光的懷念,對漸行漸遠的鄉村生活的反思,以及對現代生活節奏下鄉愁如何安放的探討。

小品《擦皮鞋》對若干社會不良現象予以諷刺,從而引發公衆共鳴。

他在11年的春晚裡爲觀衆帶去不一樣的小品,他的小品節目也成爲了當時一些觀衆對春晚節目的期待。然而瞭解過他曾經的故事才知道他站在春晚舞臺的背後付出了多少汗水和努力。

出人頭地

魏積安生長在山東一個偏僻的小村莊裡過着貧困的生活,一般來說家裡最小的孩子都會比較受寵,但是家庭環境的窘迫讓魏積安在很小的時候就懂得主動去分擔家庭的責任。他經常會主動幫家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對於學習也非常的努力。

他的父母是農民,靠種地來養活一大家子的生計。看着父母的辛苦,魏積安在心裡默默地下定決心,一定要出人頭地不再讓父母過這種苦日子。

在他18歲那年,他考入了新疆話劇團,這是他步入演藝路的第一步。新疆陌生的環境剛開始讓魏積安有點難以適應,但是憑藉他堅韌不拔地毅力,他堅持了下來。在話劇團裡,他總是被分配演一些小配角,儘管如此,魏積安對待這些小配角的態度也非常認真。

也許正是因爲他的這股認真衝勁,在1990年時他獲得了第七屆中國戲曲梅花獎。

爲愛情“衝鋒陷陣”

在話劇團的這段時間讓魏積安也遇到了這輩子的摯愛。1981年,當時魏積安作爲新疆話劇團的一員前去北京參加文藝匯演。當他於臺下觀看演出之際,臺上一名正在翩翩起舞的女子令他爲之着迷。

這個女子就是魏積安後來的妻子——董貞瓊。魏積安對臺上的董貞瓊一見傾心,旋即主動邀董貞瓊共進晚餐。在經過幾次相處後,魏積安向這名漂亮的女孩表達了自己的心意。但是董貞瓊卻因爲兩人之間遙遠的距離有些猶豫不決,畢竟這次演出結束後魏積安就要回到新疆去了,而她還會留在北京,所以儘管她也有些心動但是還是拒絕了魏積安的表白。

這並沒有讓魏積安退縮,他決定要“化悲憤爲力量”努力工作,爭取可以調到北京突破兩人之間距離的限制。

在1983年的時候,魏積安的工作迎來了調動,但是是調到了南京,儘管離北京還有些距離,但是他爲止努力的樣子也打動了董貞瓊,兩個相愛的人終於攜手走進婚姻的殿堂。雖然已經“抱得美人歸”,但是魏積安爲了家庭仍然繼續努力,終於在1985年的時候實現了一家團圓。

大孝子

從1991年開始,魏積安開始多次登臺春晚,帶去一系列精彩的小品作品深受觀衆的喜愛,憑實力成爲了春晚上的“釘子戶”。與此同時,他還參演了一些電視劇的拍攝,在各個演藝領域展現自己的光芒。

成功完成自己小時候目標的魏積安沒有忘記自己小時候在心裡做的決定,那就是不再讓父母過苦日子。在魏積安穩定後立刻將母親也接到北京生活,他請假親自去老家將母親接去了北京,和妻子一起帶着母親把北京逛了個遍。

但是在農村裡生活了一輩子了,突然來城市裡生活怎麼看怎麼不自在,魏積安的母親開始想念起自己在農村的生活了。於是和兒子提出想回老家的事,魏積安得知母親的想法後支持她的決定又將母親送回了老家,同時還買了個手機給母親告訴她每天都得聯繫。

儘管兩人基本上每天都會聯繫,但是在2006年的春晚演出前魏積安收到了消息稱母親目前病重了。魏積安立刻就要回家探望母親,導演告訴他如果他此時離開有可能節目就會被刷下去了。

然而魏積安還是選擇了回家並對導演說:“春晚年年有,母親只有一個......”趕回老家的魏積安親自照顧老母親的日常起居,但是好景不長几天后母親就撒手人寰。送別了母親的魏積安又趕回北京去繼續工作,在和搭檔郭冬臨的共同努力下這個節目還是在春晚上演出了。這件事也讓魏積安被評爲“演藝圈十大孝子”。

離開春晚後他去哪了?

2012年是魏積安最後一次在春晚舞臺上表演,在這年春晚後魏積安爲了可以更好地陪伴家人選擇了告別這個他演出了11年的舞臺。在退出舞臺後,魏積安將生活的重心放在了家庭上,爲妻子和子女打造了一個完整的家庭。他享受着與家人相處的時光,過着平和而幸福的生活。

魏積安雖然離開了春晚舞臺,但他並未完全放棄藝術。他在話劇團擔任藝術指導,繼續爲年輕演員傳授表演經驗,這也可以視爲他藝術追求的一種延續。

爲何“消失”了

因爲魏積安非常注重家庭,曾在母親病重時毅然選擇了回家探望,而不是繼續留在春晚舞臺。這種對家庭的重視讓他逐漸減少了在公衆視野中的曝光。在母親去世後,他更加珍惜與家人的時光,選擇將更多的時間投入家庭。同時,他也積極參與家鄉的公益事業,回饋社會。

魏積安在事業巔峰期選擇迴歸家庭,這讓我們看到人生中的選擇與取捨。有時候,放棄一些看似重要的東西,是爲了更好地追求內心真正的幸福和滿足。

如今現狀

年逾花甲的魏積安,如今正安享寧靜且充實的晚年生活。他時而參與演藝或公益活動,然更多時候,他選擇陪伴家人,盡享天倫之樂。在2022年的時候他還曾經出面爲德州戰疫加油。

去年曾作爲觀衆觀看過豫劇《大河安瀾》,並在觀看後接受採訪表示《大河安瀾》非常感人,豫劇沒有任何地域隔閡,可以讓全國觀衆都看得懂,看得明白。老藝術家在晚年保持着健康的生活方式,注重鍛鍊身體和保持心態平和,享受着平凡而幸福的生活。

結語

魏積安於事業巔峰之際迴歸家庭,此之舉彰顯出他對家庭價值的珍視。他深知家庭的溫馨和親情的重要性,因此在母親病重和離世後,他選擇將更多時間留給家人,這是值得尊重的個人選擇。這也提醒我們,在追求事業成功的同時,也要注重家庭的幸福和和諧。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