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被罵到大…做對是應該、做錯要檢討 4步驟帶你肯定自己、看見事情全貌

示意圖/ingimage

看見自己做得不錯的地方

幾年前,我第一次到新加坡演講。當時,我已在各地演講數百場,經驗豐富,按理說,講壞的機率不高。但事實上,由於某些原因,我對這場演講特別在意,患得患失。上了講臺,越想講好,就越不容易以平常心面對,結果是:講得爛透了。

當晚回到飯店,我非常自責,心情低落,甚至認爲自己沒資格繼續走這一行。爲了安頓混亂的內在,我將那些年學過的各種方法都拿出來使用。那些方法通常很有效,能讓我逐漸或快速恢復平靜,但或許是那晚的自責太強烈了,居然沒有一種方法是有效的,我的內在依然混亂不堪,這讓我非常驚訝。

看來,那會是個睡不着覺的漫漫長夜了。

欣賞自己,內在會變得有力量

此時,突然想起一個學過的方法,我問自己一句話:「這場演講雖然講得很爛,但我有沒有做得還不錯的三個地方?」

我很快想到一個:我從小不擅言詞,又對新加坡人生地不熟,竟敢接受邀請,千里迢迢到此演講,這需要多大的勇氣呀。

有勇氣,是我第一個做得不錯的地方。

還有嗎?我想到了第二個:我雖然講得很爛,但我沒有放棄,還是堅持講完了。像我這麼容易放棄、逃避的人,居然能在一件自己很不擅長的事情上堅持到底,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吧?我難道不應該給自己掌聲,給自己肯定嗎?

第三個做得不錯的地方是:就算認爲自己講得不好,在演講結束後,我還是留下來回答聽衆的問題,這是很負責的表現。

勇氣、沒有放棄、負責,這是那場演講我做得不錯的三個地方。

奇妙的是,當我找到了這三個做得不錯的地方,我的內在突然變得比較有力量了,自責立刻少了一半。剩下的一半,我以其他安頓內在的方法迴應,沒多久便恢復平靜,那晚也睡得很不錯。

有了這次成功經驗,我日後常在工作、生活上運用這個方法,屢試不爽。

例如有一次,我去帶一場對話工作坊,覺得自己表現不佳,在回程高鐵上,情緒有些低落,於是問自己:「我今天有哪三個地方做得還不錯?」

首先,我看見自己的進步:我當時嘗試在工作坊示範對話,才短短半年,即已進步至此,我欣賞這樣的自己。

其次,在對話時,我還是常能在提問裡擊中對方的內心深處。不時有人回饋,說我講過的哪句話打開了他的心結。

第三,我知人善任,找了何亞芸老師到現場擔任助理講師,看着她進步神速,且與我默契日漸純熟,並能給予參加者實質的幫助,我感到歡喜。

找到自己做得不錯的這三個地方後,我同樣發現內在有了力量,可以去消化其他情緒了。這樣的方法,我不僅自己受益,也運用在別人身上。

用豐富的眼光,看見人事物的全貌

當時我還在大學兼課,有一次,有個學生上臺報告,一開始就結結巴巴,頻頻以乾笑掩飾緊張,雖拿着事先做好的筆記,還是斷斷續續說着沒人聽得懂的話,聲音越來越小聲。好不容易講完了,她以紙掩面跑下臺。

班上同學仍舊給了她掌聲。我想起自己以前那些難堪的上臺經驗,當時沒人能給我內在支持,也許,我現在能給她一點支持。下課後,我請她留下來,她侷促不安地面對我。

「妳剛剛在臺上看起來很緊張,有嗎?」

「有啊,我講得好爛喔。」她的聲音微微顫抖。

「妳在臺上很緊張。下了臺呢?會覺得沮喪嗎?」

她點點頭。

「有自責嗎?」

「也有。」

「有愧疚嗎?覺得對不起組員?」

「嗯。」

「會生自己的氣嗎?」

她仔細想了想。「不會。」

「妳內在有這麼多負面情緒,妳通常怎麼辦?」

「時間久了就好了。」

「大概需要多少時間?」

「一星期吧。」

她的聲音和情緒都比較穩定了,我跟她分享我的經驗。

「我以前上臺,曾一句話都講不出來,因此我下臺後,不僅有妳剛剛那些感受,我甚至會退縮在自己的世界裡,完全聽不到其他組在講什麼。妳可以體會我當時的感覺嗎?」

「我剛剛也是這樣。」

「對於剛剛在臺上的表現,妳有發現自己做得還不錯的地方嗎?」

「我的表現比上學期好多了。」

「那很好啊。」我停了一下。「我還看到妳剛纔在臺上的努力。妳明明那麼緊張,卻願意努力講完,妳是怎麼做到的?妳怎麼不是逃走?或找別人代替妳講?」

她很認真想了一會兒。「因爲我知道自己一直講不好,很想把握這次機會上臺練習。」

我聽了,有些小小的感動,同時也看到她的眼神亮了起來。

「看見自己做得不錯的地方」,爲何會如此有效?因爲那會提升一個人的自我價值感,找回生命力。

許多人在小時候都有這樣的經驗:做不好,會被罵;做得好,沒有肯定或掌聲。有時你想肯定自己,大人卻會在這個時候出來潑冷水,要你不可驕傲、自滿。這彷彿是說:做不好是不對的,做得好是應該的。許多人日後將此內化成信念,深信不疑。並且不只這樣對自己,也這樣對待他人。

有個朋友告訴我,小時候,只要她認爲自己做得不錯,媽媽就會告訴他:「自己說的不能算數,得別人稱讚你,才表示你真的做得好。」等到真的有人認爲她做得不錯了,她開心地告訴媽媽,媽媽卻又說:「別人只是在跟妳說客套話,不要相信。」

就這樣,她一直被訓練、教導:只能看到自己做不好的地方,不能看到自己做得好的地方。長大後的她,一直對自己很嚴苛,經常自責,活得很痛苦。

因此,當你開始練習自問:「我有哪三個地方做得還不錯?」你並不會因此忽略做得不好的地方,那些地方也不會因此消失,但是這會讓你看見事情的全貌,亦即:你不只看見負面的,也看見正面的;不只看見陰暗面、黑暗面,也看見光明面;不會只看見背影,也看見了正面與側影。

這是用豐富的眼光,看見人事物的全貌。

練習找到自己做得不錯的地方

做這個練習時,有幾點需要注意:

一、一開始練習,你可能會連一個做得不錯的地方都找不到,這很正常,請先接納自己,再繼續練習。

我們已經太習慣負面思考,永遠只看見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這種習慣幾十年來根深柢固,不容易一朝一夕改變。你需要給自己一段時間來改變,並允許自己一開始做不好。如果因爲做不好就放棄,那太可惜了。

下一次自責、犯錯、失敗、搞砸時,如果連一個做得不錯的地方都找不到,沒關係,先接納自己。等到下下一次再練習,你會越來越熟練的。

二、想要找出做得不錯的地方,儘可能是來自於你對自己的欣賞,而不是來自他人對你的肯定。例如,在上述我自己的例子中,我找到的三個是:勇氣、沒有放棄與負責,這些都來自我對自己的欣賞。

這點非常重要。因爲如果一直需要他人肯定,那會成爲一種依賴,並且是將不自責的主控權交給別人,那是很不牢靠的,也不是爲自己負責的表現。別人會怎麼看我,不是我能掌握的;我唯一能掌握的,是我怎麼看自己。

三、儘可能看見自己在過程中做得不錯的地方,而不是隻有看結果。從結果來看,你可能搞砸了,但在過程中,你很用心,很努力,很有創意,很想把事情做好,敢於冒險嘗試……等等,這些都值得用來肯定自己。

當然,一開始練習時,要兼顧到這幾點,並不容易,所以你可以暫時將他人對你的肯定,視爲是你做得不錯的地方,這會讓你比較容易完成這個練習。

以那次在新加坡演講爲例,除了勇氣、沒有放棄、負責這三點,我還能想到幾點做得不錯之處,是來自他人肯定的。

例如,我並非從頭到尾都講得很爛,中間有好幾個地方,臺下反應非常熱烈,有掌聲,有笑聲,觀衆也很專注,無人提早離場,可見我也有講得不錯之處。

另外,在演講結束後,有些聽衆留下來排隊問我問題,這也可以證明我講得還不錯。如果我講得很糟,他們應該不會想留下來問問題。

這些都是來自他人的肯定。

剛開始練習時,可以三個答案都是來自他人的肯定。練習一陣子後,嘗試減少爲兩個。再過一陣子,再減少爲一個。最後,三個答案可以嘗試都是來自於自己的肯定。

圖爲《重啓人生的17個練習》書封,究竟出版社提供

練習5:自我欣賞清單

一、從「我是誰」與「生平大小事清單」中,找出一個你認爲自己很失敗的事件。

二、問自己:「在那個事件中,我有哪些做得不錯的地方?」

三、條列寫下你的答案,最少三個,越多越好。

四、寫完後,大聲念出來,感覺身體與內在的感受有否變化?

(本文出自《重啓人生的17個練習》,究竟出版社出版,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