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場音樂會看“文化騰訊”:一個戰略與兩大優勢

導語:一方面長期堅守“精品內容”這個核心戰略不動搖,另一方面“生態協同”與“科技”兩大優勢不斷提升,這樣的騰訊在未來勢必會繼續創造出更多現象級的精品內容,從而助力中國文化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路言| 作者 礪石商業評論 | 出品

1

爲什麼是騰訊?

昨天晚上看了一場演出直播,很受打動。

我最喜歡的是雷佳老師演唱的《人世間》主題曲,還有馮滿天大師用阮這個古樂器演唱的中國古詩詞,呼應的是《慶餘年》裡面範閒御前作詩的劇情片段。

演出還復刻了《三體》倒計時宇宙閃爍的場景,很還原。

還有阿雲嘎唱了《封神》主題曲,溫兆倫唱了《繁花》插曲,大概2個小時的演出時長,19首歌曲,每首都是演繹自一部影視作品。

重要的是,這些近年來幾乎都有着全民影響力的節目內容,都是騰訊出品的,大家可以看下這個官方節目單。

我看很多彈幕都在刷“這些都是騰訊的麼?”事實上,連我這個一直關注騰訊的人都不知道,很多作品背後的出品方是騰訊。

騰訊公司創始人馬化騰是一位出色的程序員與產品經理出身,他帶領騰訊相繼創造出QQ與微信等一大批傑出的互聯網產品情有可原,但騰訊憑什麼能夠創造出如此一大批文化類的精品內容,這頗讓外界好奇。

2

1個核心戰略

任何偉大都源於微小,騰訊公司在文化產業的成績亦是如此,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經歷了一個從點到線,從線到面的過程。

騰訊在文化產業的開端,最早源於公司創建初期的騰訊網與騰訊遊戲兩個內容型業務。這兩個業務最初的戰略邏輯,均是騰訊基於QQ的巨大用戶規模與流量優勢去探尋新的商業化變現路徑,以降低公司當時對移動夢網業務的過度依賴,使騰訊的長期發展更加安全、可持續。

但新聞門戶、網絡遊戲與社交通訊產品是本質上完全不同的全新業務,騰訊最早的嘗試並不順利。不過,“產品爲王”與“一切以用戶價值爲依歸”是騰訊公司創建初始便形成的最深層次基因,這樣的基因讓騰訊在新聞門戶、網絡遊戲兩個內容業務上進行了短時間的試錯後,便很快回歸到用戶需求本身,走上了“精品門戶”與“精品遊戲”的正確路徑,最終實現了業務質變,也奠定了騰訊公司在內容業務上的“精品基因”。

在騰訊網與騰訊遊戲業務相繼取得成功後,騰訊公司打造“一站式在線生活平臺”的商業創想也逐漸成型。在這個商業創想與用戶真實需求的驅動下,騰訊公司又相繼通過自建與收購等方式完成了騰訊視頻、騰訊音樂、閱文集團、騰訊動漫與騰訊電競等多個內容型業務的佈局。

在上述業務的發展過程中,“精品內容”也一直是各自發展的戰略主線,再加上騰訊生態龐大的用戶規模與流量優勢助力,使得這些業務都逐漸發展成爲各自領域的絕對領導者。所以,對“精品內容”戰略的選擇與堅守,是騰訊公司在文化內容產業持續進步的第一前提。

此次音樂會背後的這些現象級內容,便是騰訊公司長期踐行“精品內容”戰略所形成的巨大複利效應下的具體成果。例如,《流浪地球2》從籌備到最終上映用了超過4年的時間,《繁花》與《人世間》都是歷時5-10年,斥巨資精心打造。在頗爲短視浮躁的商業環境下,如果不是騰訊這樣堅守精品內容的公司,很難有其他機構有這樣的決心與耐心,投入如此多的時間與資金在精品內容的打造上。

隨着“精品內容”這一方向的成功驗證,騰訊公司還在持續強化這一戰略。在2022年行業調整期,騰訊公司進一步明確聚焦“精品內容”,縮減中腰部內容;2023年,騰訊COO任宇昕在騰訊平臺與內容事業羣年終大會上提出,騰訊要在文化內容產業“做百年老店”;在2024年初的年會上,騰訊創始人馬化騰也特別強調了精品化的內容策略,他表示,中腰部的劇集“頂多當個電線杆貼廣告用”,寧可不做,而是集中資源做精品的口碑劇。在上述騰訊高層持續的戰略強化下,相信騰訊的內容品質在未來幾年還將有一次質的飛躍。

3

2大優勢

除了“精品內容”戰略這一根本前提之外,騰訊還有兩個屢出爆款內容的核心優勢。一個是“生態協同優勢”,一個是“科技優勢”。

首先,我們看騰訊在文化產業的“生態協同優勢”。

隨着騰訊公司在文化產業從點到線,從線到面的佈局,其在橫向上,逐漸形成了以文學、影視、遊戲、動漫、音樂與電競六大業務板塊爲核心的文化產業集羣;在縱向上,形成了上游(優質IP資源)、中游(不同文化內容工業化製作的先進方法論和作爲開發工具的數字技術)與下游(發行與宣傳)的一體化產業鏈條。這些不同業務板塊之間,不同產業鏈環節之間的相互助力,實現了單一內容公司所無法實現的差異化競爭力。

例如,此次音樂會上展現的影視劇《慶餘年》便是一個最典型的生態協同樣本。其中,《慶餘年》這個上游優秀IP,源自文學板塊閱文集團旗下起點中文網的熱門網絡小說《慶餘年》,電視劇由‌騰訊影業、‌新麗電視與‌閱文影視聯合出品,劇集由閱文集團旗下的新麗傳媒製作,最終營銷宣傳與在線播出在騰訊視頻。除了《慶餘年》,像《斗羅大陸》《鬥破蒼穹》《異人之下》與《狐妖小紅娘》等一衆知名IP也都是誕生自閱文集團旗下起點中文網與騰訊動漫,然後由騰訊內容生態的其他業務完成出品、製作與播出。

得益於涵蓋“文學、影視、遊戲、動漫、音樂與電競”六大業務板塊的文化產業集羣優勢,騰訊公司除了實現IP與影視內容的聯動之外,還創造了圍繞優秀IP的“一魚多吃”模式,將IP的價值發揮到極致。例如,圍繞《慶餘年》IP,騰訊音樂還專門推出了該劇的原聲歌單,騰訊遊戲推出了同名手遊;圍繞騰訊遊戲運營的《英雄聯盟》,騰訊推出了衍生動畫《英雄聯盟:雙城之戰》,爲該動畫創作的中文主題曲《孤勇者》還曾風靡一時。

另外,除了充分挖掘自有文學、動漫等平臺孵化的優秀IP之外,騰訊還積極引進外部優秀IP,例如《人世間》《繁花》均是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分別由中國當代著名作家樑曉聲、金宇澄創作;《玫瑰的故事》來自著名女作家亦舒的同名小說;《三體》來自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的同名小說;《夢華錄》改編自關漢卿元曲《趙盼兒風月救風塵》;《封神第一部》改編自中國古典神話小說《封神演義》.......

其次,我們看騰訊在文化產業的“科技優勢”。

過去,全球文化產業的領先者主要是以迪士尼、環球影視等爲代表的美國文化類企業,它們主要得益於美國曆經百年積累的標準化、規模化的好萊塢影視製作工業模式,具有極強的全球競爭力。但以人工智能與3D數字引擎等爲代表的新型數字化技術的出現,讓這些優勢逐漸縮小。

而騰訊公司是全球唯一一家在科技與文化兩個領域均處於全球領先地位的企業,其在科技領域沉澱的核心技術,正在重塑文化產業。例如,在內容生產領域,騰訊視頻、騰訊音樂與閱文集團均已經開始基於騰訊自研的萬億參數規模的混元大模型,將AI應用於影視內容生產、網文寫作與數字音樂作曲;在內容分發領域,騰訊視頻、騰訊音樂是相較電視、影院與音像店等傳統線下渠道更爲高效的通路。

反觀西方最領先的文化巨頭企業迪士尼,其直到2023年,因爲不勝好萊塢演員導演罷工的困擾,纔開始籌劃成立人工智能工作組。其旗下的兩個在線流媒體業務Disney+與Hulu也經營艱難,不僅用戶規模有限,盈利能力也極爲微博,2024年第一季度只有0.47億美元。

不同企業在經營效率上的差距,將直接決定各自經營成果的差距。上述科技能力的領先,助力騰訊公司在文化產業鏈正獲得迪士尼等西方同行無法比擬的效率優勢,這是它能夠頻頻創造出精品內容的有力支撐。

4

未來確定性

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核心標準,除了經濟實力與軍事實力,還有一個重要的標準,即文化實力。所謂文化實力的一個重要表現在於,該國的文化在本國之外是否具有較強的影響力。

例如,被全球歷史研究者所公認的中國的漢唐盛世,除了擁有讓周邊國家敬畏的經濟實力與軍事實力,其在政治、哲學與民俗等文化領域也對這些國家有着重要影響。在近代中國,由於較長一段時間的經濟與軍事落後,導致中國的文化魅力也被世人大大低估。隨着當代中國綜合國力的大幅提升,中國文化也亟需在全球範圍內獲得傳播。

而傳播中國文化,除了中國文化自身的深層次魅力之外,還需要能夠讓世人喜聞樂見的形式。而全世界人民對“精品內容”的需求是共通的,只有製作優良的“精品內容”才能夠有效實現中國文化的全球傳播,而那些粗製濫造的內容不僅無益於中國文化的對外傳遞,還將加劇外界對中國文化的誤解與輕視。

所以,一定程度上,“精品內容”纔是實現中國文化高效傳播的最重要支點。而作爲中國創造“精品內容”的最傑出代表,騰訊公司無疑在對外傳遞中國文化的過程當中發揮着重要作用,其旗下業務的多個內容,相繼創造了中國文化出海的多個里程碑紀錄。

例如,電影《封神第一部》上映國家21個,上映影院數量758家,在新西蘭和波蘭創下了近年來華語片票房最高紀錄;電視劇《三體》發行至亞洲、美洲、歐洲、大洋洲等地區,播出後Youtube平臺觀看人數超700萬;電視劇《斗羅大陸》收視率刷新了泰國華語劇收視紀錄;電視劇《慶餘年2》的海外版權被全球影視巨頭迪士尼買下,登陸全球五大洲27個國家或地區多種新媒體平臺和電視臺;電影《熱辣滾燙》則與索尼影業達成全球發行合作,成爲索尼影業首部不參與出品但購買全球發行權的大陸影片......

在長期商業研究過程中,筆者逐漸總結出一個預測一家企業未來發展走向的最核心依據,便是去觀察“這家企業所堅持的戰略與所具備的核心能力。因爲,確定性的戰略,確定性的能力,帶來確定性的成果。

而騰訊公司一方面長期堅守“精品內容”戰略不動搖,另一方面“生態協同”與“科技”兩大核心能力也在不斷提升,所以在未來勢必會繼續創造出更多現象級的精品內容,這些內容將能夠很好地助力中國文化走出國門,讓世人感受到真正代表中國文化精髓的美與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