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29邊會|爲淨零未來解鎖資金,全球政策制定者、金融機構和私營部門需加強合作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盧陶然 北京報道

“全球政策制定者、金融機構和私營部門需要加強合作,共同推動氣候融資的創新和發展,以實現全球淨零轉型目標和可持續發展。”近日,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九次締約方大會(COP29)“爲淨零未來解鎖資金”邊會上,氣候工作基金會中國項目資深主任張曉華表示。

張曉華指出,在推進氣候金融的道路上還有多項任務亟待推進:一是建立更多的基礎設施,讓轉型方案實踐更多地納入到轉型金融中,真正將淨零排放目標轉化爲可行的目標;二是將金融真正流入到創新的轉型金融解決方案中;三是推進碳覈算,確立真正的綠色供應鏈;更重要的是,確保動員的資金能真正在未來轉化爲碳中和現實。

在上述邊會上,來自聯合國、多邊開發銀行和高校等機構的嘉賓共同探討如何通過地區綠色金融中心的發展創新,激勵氣候融資,支持全球淨零轉型目標和可持續發展,爲全球氣候治理提供新動力。

全球綠色增長研究所(GGGI)副總幹事、投資與政策解決方案部門負責人辛鏡南表示,可持續金融樞紐作用是氣候金融的關鍵驅動力,一些次國家平臺如城市層面、城鎮層面的區域金融樞紐正在出現,它們擁有強大、敏捷的資源,有着非常豐富的當地經驗,對於在基層解鎖氣候行動非常重要。

聯合國亞太經社會(UN ESCAP)宏觀經濟政策和發展融資司部門主管Suba Sivakumaran表示,雖然所需的資金規模巨大,但國際社會可動員的資金是充分的,關鍵在於如何進行資本的再配置。應通過跨部門協調機制有效整合國家自主貢獻(NDC)規劃,以保持政策一致性,並激勵私人資本的流動。

“自全球可持續債務市場啓動以來,交易量已從15億美元增長到5.4萬億美元。”氣候債券倡議組織(CBI)首席執行官Sean Kidney表示,中國有着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國家綠色債券市場,這一顯著的增長得益於監管機構和政府的推動。

他指出,“韌性”不僅僅包含基礎設施的韌性,還有社會、經濟、衛生和自然的韌性,韌性涵蓋了所有的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綠色金融樞紐型城市應發揮“卓越中心”的作用,通過經驗互鑑交流,推動全球氣候融資的創新與發展。

“到2030年,全球每年需動員6.3萬億—6.7萬億美元以實現巴黎協定的目標,並促進可持續發展。”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格蘭瑟姆氣候變化與環境研究所經濟轉型專業知識中心(CETEx)代理主任Bob Ward介紹。

他指出,大量經濟證據表明,投資於新的清潔高效經濟將推動經濟增長,這一情況不僅適用於發達經濟體,對於發展國家經濟體也同樣適用。將適應性投資嵌入增長計劃,不僅關乎環境政策,更關乎經濟政策。

亞洲開發銀行(ABD)高級氣候變化官員季琳表示,全球對可持續金融中心向淨零轉型具有迫切需求。“對於低收入國家,新的目標是每年從多邊開發銀行提供1200億美元,以支持氣候行動。”季琳指出,經驗表明,中央政府在適應性和韌性方面的共識相當一致,但當涉及地方層面時,對於“韌性對政府部門究竟意味着什麼”還沒有具體概念。“因此在銀行內部,我們爲地方政府和規劃者提供了大量技術支持,以創建城市級的可融資項目。”ADB在中國福建省計劃開展關於沿海城市氣候韌性的項目,整合了基於自然的空間解決方案和自然資本覈算的考慮,增強市政稅收收入、提高財政韌性。

綠色金融60人論壇(GF60)副院長顧蓓蓓表示,目前每年大約有8000億美元投入到城市氣候融資中,但仍然遠遠不足以滿足城市爲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所需和所需的資金。她指出,綠色金融樞紐不僅是資金流動的中心,也是創新和合作的平臺,能夠推動氣候融資和可持續發展的全球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