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不過中國,特朗普立刻調轉“槍口”,中俄猝不及防!局勢嚴峻
據新京報,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主持例行記者會。《紐約時報》記者:我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特朗普稱將對中國商品全面加徵關稅,中方將如何應對?第二個問題,特朗普稱,中方不會“入侵”臺灣,你對此有何迴應?毛寧:關於第一個問題,我們不回答假設性問題。作爲原則,我願重申,貿易戰不會有贏家,也不利於世界。關於第二個問題,臺灣問題是中美關係中最重要、最敏感的問題。中國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美臺官方往來。
美國的能源部長出來警告說,如果特朗普執意再挑起貿易戰,不僅美國的汽車製造業會受到重創,電動車市場可能直接被中國碾壓。其實,不只是汽車行業,美國的農業、科技、製造業等多個領域都對這場可能重啓的貿易戰充滿擔憂。中方並非“吃素的”,在上一輪貿易戰中,中國也採取了多項反制措施,比如減少對美國農業產品的採購,限制高科技產品出口等。可以預見,如果特朗普再次對中國發動貿易戰,中國不光會繼續這些反制措施,還可能擴大力度,影響將波及更多行業。
同時,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日前受訪談到臺灣問題時稱,若其當選後“中共對臺灣動武”,將對中國大陸徵收150%至200%關稅。他還稱“如果臺灣要美國保護,就該繳保護費”。對此有何評論?朱鳳蓮表示,美國究竟是想“保臺”還是“害臺”,相信大部分臺灣同胞已經作出理智判斷,清楚知道美國奉行的永遠是“美國優先”,臺灣隨時可能從“棋子”變成“棄子”。
在這種情況下,特朗普此前在關鍵搖擺州賓夕法尼亞州的一次集會上表示:“我告訴你,歐盟聽起來很好,很可愛,對吧?所有的歐洲小國都團結在一起。”“他們不拿走我們的車。他們不拿走我們的農產品。他們在美國銷售了數百萬輛汽車。不,不,不,他們將不得不爲此付出巨大的代價。”特朗普此前已經明確表示,一旦當選,要對來自所有國家的進口產品徵收10%至20%的關稅,同時要對部分來自中國的進口產品徵收60%的關稅。但經濟學家警告稱,這將打擊全球的供應鏈,可能引發報復並提高全球物價成本。
歐洲人對特朗普勝選並不感到意外,很多國家的當局都預測到了這個結果。但是,特朗普關於結束俄烏衝突的競選承諾則自帶風險,可能破壞歐洲大陸的全部安全約定。此外,令歐洲人惱火的是,特朗普及其最親密的私人顧問們很可能早在“唐納德”正式重返白宮之前,就已經做出了關乎歐洲人未來的大部分重要決定。很難設想歐洲還有比這更令人沮喪和危險的前景了。
歐洲對特朗普的關稅大棒仍心有餘悸。美國是歐盟最大商品出口國和第二大進口來源國。根據歐盟委員會最新數據,歐盟2023年向美國出口的商品金額高達5023億歐元,而減少美國的貿易逆差則是特朗普的一大“執念”。在首個任期時,特朗普就發動了對歐貿易戰,試圖通過加徵關稅等手段改變“不平等的美歐貿易關係”。隨着歐盟的一系列反制措施,雙方的貿易爭端一度升級,給美歐經濟均帶來不小的衝擊。
很顯然,歐洲國家是不想看到特朗普上臺的。特朗普的“美國優先”口號,在歐盟看來,代表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外交姿態轉變。他倡導的單邊主義與歐洲長久以來奉行的多邊合作理念形成了鮮明對比,一系列決定如退出巴黎協定、伊核協議,以及對北約軍費分配的強硬態度,無不挑動着歐盟敏感的神經。歐盟對特朗普政府的行爲模式感到困惑且不安,擔心這預示着跨大西洋聯盟的根基鬆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