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治療引手腳腫痛 長庚研究補鋅助改善

臨牀發現,大腸癌晚期患者使用部分口服藥物,可能出現手腳皮膚疼痛、紅腫及水泡等副作用症狀。長庚醫院指出,研究發現補充微量元素鋅,可改善標靶藥物引起的手腳皮膚反應。

因大腸癌晚期用藥引起手腳紅腫痛的個案,在醫院並不少見,62歲的陳姓男子是其中之一,確診大腸癌第4期的他,開始勇敢接受標靶藥物治療,大約服藥2周,手腳開始紅腫不適,醫療團隊評估建議口服鋅補充劑,服用1個月,手腳症狀明顯改善,讓他在抗癌路上減少副作用負擔。

部分晚期大腸癌治療藥物,能抑制腫瘤血管生成,控制腫瘤生長轉移,但根據臨牀觀察,超過半數使用這類藥物的患者會出現四肢皮膚疼痛、紅腫及水泡等副作用。林口長庚醫院腫瘤科主治醫師黃文冠近日透過新聞稿提到,當患者副作用太嚴重,甚至須考慮停藥,影響腫瘤控制。

轉移性大腸癌患者服用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受體標靶藥物後,引起皮膚副作用原因仍不明,但國際已有證據顯示缺乏鋅是重要危險因子,林口長庚醫院展開研究,將65名轉移性大腸癌患者隨機分爲2組,分別爲接受治療同時給予口服鋅補充劑,以及不補鋅僅接受治療。

結果顯示,接受治療後8周,補充鋅組別的病人減少43%嚴重手腳皮膚反應發生率,同時發現,治療前鋅濃度較低的患者,發生嚴重手腳皮膚反應機率確實較高。林口長庚醫院一般外科主任葉俊男說,這項研究證實補充微量元素鋅,可減少晚期大腸癌患者服用標靶藥物引起嚴重手腳皮膚反應。

黃文冠表示,鋅是人體必需微量元素,在維持皮膚健康和修復中扮演重要角色,可促進表皮生長。富含鋅的天然食物有肉類、海鮮和貝類,也可多攝取肝臟、蛋、牛奶、全穀類及豆類等。不過,針對改善標靶藥物引起的手腳皮膚反應,仍需透過藥物補充纔有較佳效果。

這項研究成果去年12月同步刊登於「美國皮膚科學會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Dermatology)及「歐洲癌症期刊」(European Journalof Cancer)。黃文冠認爲,儘管仍需更大規模研究驗證,但鋅補充確實是值得考慮的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