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特色產業牌 拓寬鄉村振興路

近年來,興慶區依託各地資源優勢和產業特點,以特色產業振興推動鄉村全面振興,讓村村腳踏“振興路”,家家懷抱“金果實”,處處奔向“新生活”。

庭院經濟結碩果

在月牙湖鄉海陶北村村民馬曉蘭家中,一棵棵果樹長勢繁茂,樹下毛色鮮亮、體態勻稱的“溜達雞”成羣結夥悠然覓食。

“我們養的這300多隻雞不餵雞飼料,只喂玉米和稻糠,而且果園中掉落的果子、野草和小蟲子是最好的飼料,飼養成本低、雞的品質還高,每隻雞單價能賣到100元~120元。”馬曉蘭說。

今年是馬曉蘭加入海陶北村庭院養雞項目的第二個年頭。去年月牙湖鄉鼓勵各村發展“一村一品”,海陶北村積極引導農戶利用閒置庭院和果園進行林下養殖“溜達雞”,馬曉蘭一聽說此事便第一時間報名參與。

“最開始抱着試試看的心態養了200只,從庭院設施改造到雞苗補貼,從養殖技術指導再到統一銷售,在村上的幫助下,我家養雞第一年就賺了8000元。”馬曉蘭說,一年下來,自己的養殖經驗日漸豐富、底氣也更足了,於是今年4月初主動擴大了養殖規模。

“去年村裡共支持30戶農戶養殖‘溜達雞’5000只,同時搭建線上線下銷售推廣平臺,戶均增收7000元。今年計劃由村集體經濟合作社帶動農戶養殖10000只,預計可幫助50戶低收入家庭戶均增收1萬元,並增加村集體經營性收入10萬元。”海陶北村黨支部書記馬百柱說。

近年來,興慶區開發農業多種功能,挖掘鄉村多元價值,一個個不斷培育的特而優、特而美、特而強的土特產,正在成爲村民增收的新引擎、鄉村振興的助推器。

非遺“編織”幸福生活

呆萌小牛、灘羊寶寶、絲路駱駝……在月牙湖鄉濱河家園四村麻編手工坊,這些造型精美、富有特色的麻編工藝品都由村民製作,然後銷往國內外市場。

“我們的產品種類豐富,有杯墊、抱枕、地墊等生活用品,還有玩偶之類的麻編工藝品,從手工坊成立到現在,訂單就沒斷過。”手工坊管理員虎海霞說,手工坊成立於2017年,在非遺傳承人張璟的帶領下,形成富有特色的麻編文化品牌,通過傳授技藝、訂單製作、收購產品,帶動村民致富增收。

虎海霞自彭陽縣搬遷到月牙湖鄉後,從零基礎開始學習麻編,經過幾年的鑽研,手藝有了很大提升,如今還有了新身份,負責管理手工坊。今年56歲的村民馬有云因車禍導致殘疾,要強的他不願就此一蹶不振,便主動學習麻編技藝,現在已經是熟練工,可以獨立接受訂單任務。“受傷後一直在家也沒有收入,來到這邊和大家一起聊聊天、做做麻編,每個月還有收入,心情也好。”馬有云說。

一針一線,一鉤一挑,村民們不僅靠麻編改變了生活,也讓這項非遺技藝獲得了新的生命力。目前日常來手工坊務工的村民有40餘人,月收入500元至2000元不等,活計輕鬆,離家也近,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村民加入。

依託非遺項目成立手工坊、工藝站,幫助農村羣衆學習傳統技藝,增強致富的內生動力,興慶區在推進非遺與鄉村振興結合、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富有成效的探索,讓很多村民實現了“抱着娃、守着家、掙着錢”。

領着鄉親幹 帶着鄉親賺

走進通貴鄉河灘村村民馮小龍的養牛場,一頭頭肥壯的牛正在寬敞整潔的牛舍裡吃食,“哞哞”聲此起彼伏。

2004年馮小龍從大學畢業後,看到養殖產業的利好政策和農村廣闊的發展前景,毅然回到老家當起了“牛倌”。他四處學習養殖經驗,同時鄉上也經常開展技術培訓,專業的農技人員也時常上門指導,讓馮小龍不僅學到了技術,更在實踐中有所創新。爲了降低養牛成本,他自己種植玉米、小黑麥,牛糞可以用於莊稼育肥,玉米秸稈和小黑麥又可以作爲牛飼料,發展起了循環農業。

“養牛最主要的是保持圈舍乾淨、草料充沛,飼料和生活環境好,牛肉品質也好,不少客戶都來上門採購。”隨着養殖技術的不斷成熟,馮小龍的養殖規模也逐漸擴大,從最初的40多頭髮展到580頭。

自己掙了錢,馮小龍又帶動鄉親們共同養牛。他把自己掌握的養牛本領手把手教給大家,還幫着選牛種、搭牛圈,併成立銀川聯農興牧養殖專業合作社,幫助10多名村民實現了家門口就業。“相信養殖事業會發展得越來越好,帶領更多村民過上好日子。”馮小龍說,希望能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大膽返鄉、留鄉,爲鄉村振興貢獻更多力量。

目前,興慶區正在努力培育更多的致富帶頭人,讓這些眼界寬、思路活、見識廣的能人,在推動鄉村產業發展、帶動農民增收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助推鄉村不斷煥發新的氣象。(記者 肖夢琪)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繫: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爲我們將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