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人壽減持金融街,險資割肉地產股,“排兵佈陣”密集調研這些領域
專爲保險業 打造的垂直新媒體平臺
金融街(000402.SZ)近日公告,大家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家人壽”)在今年3月至4月累計減持1.01%股權後,對其持股比例已降至9.1%。險資減持地產股,已不意外。在地產行業深度調整之際,已有多隻個股遭到險資“割肉”。
不可忽視的是,業內對2024年增配權益市場的聲音不絕於耳,減持地產股的同時,險資傾向何方?藍鯨新聞梳理統計,從調研情況來看,今年以來,保險公司及保險資管公司合計調研超4500次,工業機械、電子元件、半導體產品、電子設備和儀器等行業受關注個股數量最多。
作者|藍鯨財經 石雨
大家人壽減持金融街,持股比例降至9.1%、套現近億元
大家人壽對金融街持股比例,已降至10%以下。2024年3月19日至2024年4月2日期間,大家人壽通過集中競價累計減持金融街股份3013.3萬股,佔金融街總股本的1.01%。兩筆減持股份合計已達金融街總股本的5%。股份轉讓完成後,大家人壽對金融街持股比例,從14.1%減少至9.1%。
以今年3月至4月的賣出情況來看,3月成交數量爲2764.2萬股,成交價格介於3.09元至3.37元,4月則有249萬股成交,成交價格介於3.09元至3.16元,以此計算,今年大家人壽賣出的金融街1.01%股權,則至少套現9311萬元。回溯來看,早年安邦大舉買入金融街時期,2014年均價爲5元左右,2015年均價爲9元左右,相比於金融街目前3.6元/股的市價,若不考慮資金成本以及分紅等因素,或是已有虧損,屬於“割肉”離場。
大家人壽表示,除本次權益變動外,在未來12個月內,將根據證券市場整體狀況並結合上市公司的發展及其股票價格情況等因素,決定是否增加或減少其在上市公司中擁有權益的股份。
從金融街近一年股價震盪下行,2024年2月6日盤中跌至2.82元低點,4月9日報收3.07元,當日漲幅1.66%。
據Wind數據統計,大家人壽共通過萬能產品賬戶、分紅產品賬戶和傳統賬戶等在二級市場進行配置,此次減持的金融街,即通過分紅產品賬戶持倉,該賬戶同時持有久日新材(688199.SH)1.37%流通股。
值得一提的是,地產股一度曾受到大家人壽青睞,除金融街外,還持股金地集團(600383.SH)、港股遠洋集團(3377.HK),但在2021年4季度至2023年,大家人壽萬能賬戶持續減持金地集團,其中2023年4季度減持1.2億股,從2023年中報期第5大股東下滑至第8大股東。
險資減持地產股,已是近兩年來的行業性動作。
舉例來說,2023年11月,保利發展(600048.SH)公告,泰康人壽作爲持股5%以上的非第一大股東,在2023年5月至11月期間減持保利發展8176.97萬股股份,佔保利發展總股本的0.68%。同時,中國人壽傳統保險賬戶也在2023年完成對保利發展233萬股的減持。
新華保險個人分紅賬戶連續減持萬科A(000002.SZ),持股比例從2022年中的1.77%,縮減至2023年末的0.64%。
碧桂園昔日股東之一的中國平安,在2015年戰略入股碧桂園,成爲其第二大股東,但伴隨着逐步減持,至2023年8月時,平安對碧桂園持倉已低於5%,2023年第三季度,平安完成對碧桂園的清倉。
年內險資調研逾4000次,工業機械、電氣、半導體產品等板塊受聚焦
在權益市場尋覓機遇,是險資2024年佈局的重點之一。對於處於深度調整期的地產股,險資的減持甚至離場都並不意外,那麼調整後的險資將流向何方,更爲值得關注。
險資目前持倉情況如何?藍鯨新聞梳理,以Wind對截至4月9日已披露2023年年報的A股上市公司統計來看,險資共持倉239家公司股份,對應持倉市值約9191.4億元。從持倉公司所屬行業來看,資本貨物、材料Ⅱ、技術硬件與設備等被持倉公司數量最多,分別爲44家、40家和28家。
從持有流通股比例情況來看,險資重倉持有中國人壽、平安銀行、金地集團、民生銀行、天宸股份、金風科技、興業銀行、紐威數控、精達股份和中國聯通,持股比例均高於10%。
調研方向更是呈現了險資當下的興趣偏好。據Wind數據,今年以來,保險公司與保險資管公司已合計調研4552次,工業機械、電子元件、半導體產品、電子設備和儀器、機動車零配件與設備、特種化工等行業被關注個股數量最多。
險資集中調研的前三家上市公司分別爲中控技術(688777.SH)、匯川技術(300124.SZ)、中際旭創(300308.SZ),三家公司分別屬於信息科技諮詢與其他服務、電氣部件與設備、電子元件,分別被47家、46家、42家保險機構調研。
從調研總次數來看,屬電氣部件與設備行業的科德數控(688305.SH)被調研55次,涉及31家保險公司及保險資管公司。
“成長空間大、穩健增長的行業和企業一直是險資的關注重點”,從業內反饋來看,如政策利好、“五篇大文章”、以及高分紅低估值個股等,是險資當下的偏好方向。
“險資當前權益類資產配置較監管上限仍有一定提升空間,但在新準則下更多的權益類資產以FVTPL計量,加劇報表波動,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險資權益配置。同時,通過指定FVOCI或者權益法計量,可以一定程度上規避持有標的公司股價波動對報表的影響,熨平報表波動。”華創證券研究員徐康提出,新準則背景下,險資權益配置尚有提升空間,高股息、低估值、低波動、高ROE資產或受險資青睞。
頭部險企也陸續表達了對權益市場的重視。在2023年業績發佈會中,中國人壽副總裁、首席投資官劉暉提出,股票市場自春節以來出現了一波超跌反彈,市場信心有所恢復,當前股票市場整體估值仍然處於歷史底部,預計今年股票市場表現將顯著好於過去兩年。“在權益方面,我們會堅持策略多元化和結構優化,發揮長期資金優勢,佈局投資提升收益的同時,也會重點關注高股息股票的配置價值,降低權益組合波動性。”
中國平安首席投資官鄧斌表示,中國經濟正在經歷觸底回升,股市已經開始反應。對於具體的佈局方向,一是抓住成長型股票中的確定性,在配置中更加偏重與國家政策推動的新質生產力有關的板塊配置,配置與環保有關的、智能化有關的產業。二是抓住高分紅價值股的確定性。
此外,借“基”入市也正成爲險資的重點佈局,在2023年險資加大對ETF、REITs的配置力度外,日前作爲主力對中證A50ETF的積極加碼,亦向市場釋放對資本市場看好的信號。
獨家稿件,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內容聯絡:13161413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