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字/內資爆發 臺股一路高歌

臺股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今(2024)年以來,臺股不但順利站上2萬點大關,更屢屢改寫歷史新高紀錄。這波領軍上衝的資金要角,主要是內資,特別是投信買盤大爆發,引領指數一路高歌上揚,「臺灣錢淹腳目」的現象再次成爲全市場高度熱議的話題。

事實上,對照外資、投信、自營商三大法人今年以來的進出動向,可以發現這次臺股攀上歷史新高,與過往情況迥異。今年來,外資首季雖買超臺股1,372億元,不過投信買超力道更強、達2,171億元,帶動指數單季大漲2,363點、漲幅13.1%。

第2季外資則轉買爲賣、賣超臺股642億元,不過隨投信持續買超1,666億元,加上散戶共襄盛舉、買超臺股412億元,以及八大公股行庫大舉買超560億元,帶動臺股單季大漲2,737點,漲幅13.5%,表現更優於首季。

若將時間線拉長至近十年,對比臺股加權股價指數與外資動向的關係,2019年是個關鍵的分界點。2019年以前,當年度外資買賣超的方向,與臺股指數漲跌呈現高度的正向關,相關係數約爲0.73,外資成爲影響行情主要的關鍵力量。

不過2019年後,隨美中對抗不斷升溫,加上新冠疫情襲擾市場,外資接連三年大賣臺股,臺股除2022年回跌4,081點外,2020年、2021年均分別上漲2,735點與3,486點,顯見外資動向對臺股的影響力已逐漸式微,不再主導臺股長期走勢。

與外資動向具有相關性的,則是國際熱錢的流動狀況,常受一國匯率升貶影響。正常情況下,當一國匯率升值,將吸引國際熱錢大舉潮涌,連帶股市也將走揚;相反的,若匯率貶值,熱錢將大舉出走,股市表現也將回檔修正。

觀察近十年來,新臺幣兌美元匯率與加權股價指數間的關係可以發現,2018年至2021年間,新臺幣呈現升值態勢,帶動加權股價指數連三年上漲;2022、2023年則呈現貶值態勢,不過臺股依舊昂首高歌,匯率與臺股間關係脫鉤。

再看今年來的變化,新臺幣兌美元匯率自年初起到4月呈現連四貶,臺股則自2月起月線連三紅/漲;5月新臺幣匯率微幅小升,臺股持續上漲;6月匯率再轉貶,臺股依舊上揚。顯見,臺股本波行情已與國際熱錢無關。

綜合以上所述,臺股近來年不論長線、中線、或短線的指數變化,似乎均與外資動向、國際熱錢流向的關聯度降低。那麼,究竟是何方買盤力量,拉動臺股不斷向上漲升?答案是本土資金。

長線來看,統計2019-2022年以來的臺股表現,與各類資金的進出動向關係可以發現,外資接連大賣臺股,不過臺股卻逆勢走揚,主要多與本土資金,包括投信買超力挺、臺商迴流的資金買盤、及市場大戶與散戶的共襄盛舉有關。

時間縮短至今年,上半年臺股勁揚5,101點,創下臺股歷來最強半年度表現,雖然外資買超730億元,不過投信更是大舉買超3,837億元,加上散戶也積極追買約700億元、以及八大公股行庫買超近400億。

此外,還有臺股基金、臺股ETF的買盤加持,使得臺股表現亮麗搶眼,上半年累計漲幅達28.4%,在全球主要指數中,僅次於費城半導體指數的29.8%,已超越去年全年漲幅26.8%,亞股中排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