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屋頂下/民進黨神主牌 臺獨非核是兩大爛尾樓
賴清德與民進黨必須誠實面對:當下從全球、兩岸及臺灣內部來看,民進黨的臺獨與非核這兩大神主牌皆已嚴重解構動搖,變成了兩大爛尾樓。
先談臺獨。近年臺灣問題迅猛國際化,確實顯示臺灣已被深刻篏入美西方對抗中國崛起的地緣政治鬥爭中;而日前拜登在西點軍校說「需要時願以武力保護盟友」,也顯示美國的「臺灣牌」還是玩得撲朔迷離,捉摸不定。
但是,在賴清德當選總統次日,拜登第一時間就說:「我們不支持臺灣獨立。」這應當仍是美國「臺灣牌」的底線。
美國顯然希望維持一個與中國大陸敵對與抗衡的臺灣,但是必然也希望臺美中三方維持「鬥而不破」的局面,尤其禁止出現因臺獨而引爆戰爭。因爲,這是中共給美國畫的紅線(美國衆院外交委員會主席麥考爾訪臺發言),因此也是美國給臺灣畫的紅線。
也就是說,美中鬥爭及兩岸情勢愈是劍拔弩張,美國就愈必須守住「不支持臺獨」的底線,賴清德及民進黨也就愈無操弄臺獨的空間。
臺灣與美國的長遠中國戰略其實是相互衝突的。美國的長遠目標是阻滯中國崛起,因此要豢養一個與中國敵對與抗衡的臺灣,但底線是「不支持臺獨」;臺灣的長遠目標則應在必須建構一個如賴清德所說「臺海和平/互利互惠/共存共榮」的兩岸關係,而「倚美謀獨」與這個頂層追求顯然是背道而馳的。
亦即,臺灣即使自美國獲得了與中國大陸區隔及抗衡的力量,但臺灣仍應靠自己來建構與中國大陸和平競合的機制,不能想像「倚美謀獨」;而必須使美國、中共及對岸十四億人相信,臺灣的想法頂多只能說是「爲了中華民族,倚美謀維持中華民國」。
然而,賴清德「務實臺獨」的操作卻可能與此大異其趣。
對外,顧立雄與吳釗燮就是爲美國而任命的。二人的戰略意識不啻是「臺灣是世界的臺灣/臺灣是美國的臺灣」,整個戰略佈局就是要使「臺灣爲美國而烏克蘭化」,就是搞「城鎮戰/戰到一兵一卒」的那一套,終戰想定則是「要讓中共付出更大的代價」,而不是「臺灣獲得最後的勝利」或「因此實現了倚美謀獨」。在這個過程中,臺獨以爲獲得了美國的庇護,其實是掉進了美國的挾持。
對內,鄭麗君的角色較卓榮泰強勢且更具意識形態功能。因此,「內殺型臺獨」的操作可能變本加厲。「國家重建/社會改造/洗滌人心/轉型正義」,恐將成爲政治操作的主旋律,中正紀念堂之類的議題可能有破底的演出。這是民進黨在明明知道臺獨對美國、對中共沒有出路的情勢下,回過頭來卻仍要用「內殺型臺獨」來撕裂臺灣,挾持臺灣。
也就是說,對外,被美國挾持成烏克蘭,但不能突破「美國不支持臺獨」的緊箍咒,中共亦稱「臺獨與兩岸和平水火不容」;對內,更只是用「內殺型臺獨」來挾持國人,將所有異議者都打成「中共同路人」,但也搞不成臺獨。
如此這般,臺獨已是一個爛尾樓,已無「保交樓」的可能。
再談非核。賴清德在選季就開始轉彎,發表「戰時核電備用說」等看法。選後,經濟部長郭智輝談「核能是乾淨的能源」,又稱「核能政策由多數人決定」;但隔了兩天,又說「核三除役勢在必行」,卻又撂下一句「核能重啓只會在二○二七至二○二九AI爆炸期備援」。總之,反反覆覆,可見非核神主牌已經動搖,不是鐵板一塊。
蔡英文的二○二五年綠能達到佔比百分之二十的誓願,已確定成爲爛尾樓,不能「保交樓」。其實,能源政策如今已成爲賴清德與蔡英文之間的政治問題。因爲,「核能回來/蔡英文倒下」,賴若要返回核能,首先要與蔡撕破臉,賴蔡二人的政治矛盾已經凌越能源國策的是非問題了。
臺獨與非核這兩座神主牌同時成爲爛尾樓,其實良有以也。
因爲,大勢所趨,國家之間的競爭與發展的重心,已經轉移至數位科技,再由數位科技全方位地影響到軍事抗衡、經濟競爭與地緣政治。這個趨勢對臺灣的衝擊更大。因爲,湊巧正在此際,臺灣突然站上「世界半導體及AI產業供應鏈」的重心地位;這在臺灣的經濟發展與地緣政治安全上,皆是不容錯失而必須全力以赴的國家戰略議題。而半導體及AI皆高耗能產業,因此民進黨的非核神主牌即告動搖,必須讓位給「護國神山」。
再者,臺灣絕不能長久成爲「全球最危險的地方」,更不可長遠被美國挾持爲「烏克蘭化的臺灣」,尤其不能成爲「以臺獨引戰的臺灣」。賴清德不能又使臺灣成爲一個臺獨火藥庫,又宣示要成爲世界半導體及AI供應鏈的重心。美國說:臺灣危險,臺積電就先撤出臺灣吧!等到臺灣AI表現突出,美國當然也會說:臺灣危險,AI也撤出臺灣吧!
因此,臺灣未來的生存戰略必須提綱挈領地做到「不打仗/穩能源」:
一、不打仗。不要被美國挾持成「烏克蘭」,不要使臺灣成爲「全球最危險的地方」,釜底抽薪的方法就在「定錨中華民國/共構和平競合」,也就是不搞臺獨。因爲,鳳凰不會在火藥庫上築巢。
二、穩能源。若想將臺灣建設爲「人工智慧之島」,「以核養綠」是必要條件。沒有能源,就沒有護國神山。重啓核能,調升核能佔比,始有可能因勢利導這一波半導體及AI帶動的歷史機遇,將臺灣的經濟表現及國家安全帶入新境界。
因此,臺獨與非核這兩座神主牌是相互牽聯的。必須同時推倒臺獨與非核這兩塊神主牌,臺灣始有出路。
綜上所論,是基於頂層架構的戰略思維來討論臺獨與非核。但若再向根源探究,臺獨與非核其實根本是兩大「反民主」的命題,這才更是必須直面的要害。
賴清德不斷標榜「民進黨路線就是民主路線」。但是,以百分之四十的選票劫得執政地位,相當程度即顯示臺獨與非核兩大神主牌已失民主香火。不轉彎就會推車撞壁,要轉彎則不免狼狽萬狀。民進黨必須思考:事到如今,臺獨是反民主的,非核也是反民主的。
賴清德必須警覺,以「雙少數」劫得的執政地位,在實質上違反了「多數主治」的民主基本原理。正是:「僥倖贏了選舉,但輸了論述/僥倖贏了權位,但輸了民主。」
臺獨與非核兩大神主牌,變成兩大爛尾樓。這正是賴清德必須誠實面對的論述課題、民主課題與戰略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