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小學如何講好同一堂“必修課”

“小學階段是學生認知發展的基礎時期,具有形象思維爲主、好奇心強等特點,因此這個階段的思政課重在啓蒙道德情感,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操和良好品德。”在中國人民大學通州校區近日舉辦的“學習新思想 奮進新徵程——北京市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同備一堂課”活動上,北京景山學校思政課教師王曉媛向臺下近百名師生分享了她的授課經驗。

王曉媛以“我看祖國新面貌”教學內容爲例,圍繞“我認”“我看”“我愛”“我護”4個環節展開,讓學生通過欣賞祖國的大好河山、瞭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週年的輝煌成就,培養愛黨愛國情懷。爲了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她還引入了人工智能輔助教學,讓學生自由選擇學習素材,激發他們對生態文明建設的興趣。這場分享贏得了全場熱烈的掌聲。

推進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各學段如何循序漸進、緊密銜接,實現思政教育的連貫性和系統性?在這場集體備課會上,來自北京市大中小學、中職、高職等不同教育階段的教師們匯聚一堂,共同分享他們對各學段思政教育的觀察和理解。

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郗戈向中青報·中青網記者介紹,本次集體備課會特別設置了名師輔導、不同學段思政課教師示範教學、專家精彩點評等環節,以適應大中小學思政教育的循序漸進和螺旋上升特點,實現學情把握精準、學段目標清晰、內容梯度合理、教學方法適配、資源整合共享、師資隊伍協同等目標。

北京市大興一中思政課教師劉晨勤認爲,初中生正處於心理和思想發展的關鍵時期,他們的認知水平雖有提升,但依然需要具體的感性經驗來支持抽象邏輯思維。因此,思政課程應注重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築牢思想基礎。爲此,她在教學中設計了“採訪查閱今昔鉅變、榜樣故事、築夢未來和獻禮祖國情”4個環節。

“通過這些環節,學生可以採訪家人、老師和對比家庭舊照片,直觀感受75年來人民生活的巨大變化,激發感恩之心;也可以講述爲國家發展作出貢獻的人物事蹟,從中汲取精神力量;或分享自己的夢想計劃書,立志爲國家的發展貢獻力量;通過手抄報或文創產品完成作業,強化愛國情感。”劉晨勤說。

北京學校思政課教師郭鴻瑋則從高中生具備一定理論基礎和抽象思維能力,能夠對社會現象進行更深入思考的特點出發,在“輝煌七十五載 共譜盛世華章”課程中,採用合作探究式教學模式,設置了“中國成就與中國道路”“世界舞臺與中國方案”“堅定自信實現夢想”環節。

“高中生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能力仍需提高。”在郭鴻瑋看來,這個階段的學生能夠通過回顧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奮鬥歷程,合作探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必然性,在分析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貢獻中,提升政治認同、科學精神和公共參與能力,深刻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科學真理性和歷史必然性。

“中職和高職學生具有較強的職業定向性,也許他們對自己所學專業的話題興趣濃厚,但對專業發展前景和個人規劃存在困惑。”北京體育職業學院思政課教師周密針對運動訓練專業學生的特點,選取中職思政必修課哲學與人生相關內容,以奧運爲切入點,通過講述中國參加奧運會的歷程及運動員愛國案例,引導學生思考運動生涯中的“順境與逆境”“量變與質變”,讓學生明白個人命運與國家命運緊密相連,增強政治認同,堅定報國志向。

北京青年政治學院思政課教師申淑瑋則聚焦高職學生關注的職業技能崛起,通過世界技能大賽案例導入,激發學生工匠精神,引導學生思考技能報國之路,採用問題導向和小組探究法,幫助學生理解愛國主義的本質內涵,將個人技能發展與國家需求相結合。

“愛國主義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具體的實踐。將中華人民共和國75年來的成就融入思政課,既要案例挖掘與理論闡釋結合,也要全面系統地展示新中國成就,更要引導學生領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生動實踐。”在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課教師單文鵬看來,大學生處於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關鍵時期,需要深入理解國家發展與個人使命的關係。爲此,他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經典論述出發,幫助學生理解國家的具體內涵。比如,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國家發展歷史進程,展示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社會主義道路的選擇和發展,利用科技、經濟發展的具體案例,讓學生感知愛國主義在歷史中形成。

點評嘉賓、北京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丁雲認爲,小學階段重在啓蒙美好情感,初中階段深化情理交融,高中階段培養政治認同,中職、高職階段立足學校特色增強學生政治認同,堅定報國志向,大學階段深刻揭示邏輯迴應關鍵問題。“未來,不同學段教師應該依據學生特點,採用多元多樣且具時代感的教學方式,融入實踐教學元素,實現理論與感性、歷史與現實、理論和實踐有機統一,增強學生的參與感、歸屬感與獲得感。”她說。

郗戈說:“集體備課展現了北京市大中小學思政教育一體化建設成果,爲後續工作奠定基礎。未來,將邀請更多師生參與,積極貢獻大中小學思政教育一體化的‘北京經驗’。”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