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科技館開始放《哪吒2》

近日,《哪吒之魔童鬧海》(《哪吒2》)內地票房超152億元,哪吒系列電影內地總票房突破200億元。海內外華人爲“吒兒”加油的興奮勁、自豪感此興彼起。如何釋放好片子的長尾效應,既改善影迷二刷三刷的觀影體驗,又讓這“風一樣的男孩”踩着風火輪飛得更高更遠?

看超大銀幕,追逐IMAX(圖像最大化),發燒友還會嘗試IMAX-GT(一代巨幕激光廳)。爲極致觀影體驗奔赴一座城,這事兒實實在在發生了:北京、貴陽、哈爾濱等擁有IMAX-GT巨幕放映《哪吒2》的城市出現了一票難求的火熱場面。

就像電視機進入尋常百姓家,從幾英寸升級到上百英寸,越買越大。當積攢的消費熱情碰上國產動畫的超級大片,雙向奔赴,妥了。但難題隨即而來:國內投入商業運營的IMAX-GT巨幕只有6塊,享受沉浸式觀影並非唾手可得。

僧多粥少咋辦?前些天,瀋陽部分影迷隔空喊話,籲請遼寧科技館的IMAX-GT巨幕助映《哪吒2》——銀幕面積638平方米,外加雙機4K激光投影和12.1聲道環繞音響,能呈現史詩級特效場景。原本這塊巨幕的定位是科普,從未投入商業使用。商業與非商業的關鍵區別在於事前有協議,違約賠償可不少。

咋能被預設的困難絆住腳?機關部門一琢磨,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文化消費需要,這事兒“頭拱地”也得辦啊。把電影放映經營許可等系列難題一一拿下,過程坎坷,結果美好。上上下下“聽勸即辦”,不到一週,《哪吒2》就在遼寧科技館的IMAX-GT影廳上映了。影迷這個高興啊,爲瀋陽效率齊刷刷點贊。搶票的火爆可以想見,一週23場的電影票不到1個小時被搶購一空!

站在科技館視角,從單純公益性到兼顧商業性,破圈邁出的這一步,不僅順應了影迷對高品質觀影的需求,又通過《哪吒2》的熱度吸引更多人走進科技館,感受科學與藝術的交融,給公益科普帶來了旺盛的流量和人氣。比如持電影票免費參觀科技館常設展覽,暢享“觀影+科普”一日遊。比如具有視聽震撼力的科普片也跟着密集加映。激活科普場館的優質資源,不僅實現了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聯動,社會效益和文化效益共贏,也爲科普場館以開放身姿融入城市文化娛樂生活拓寬了思路。提振消費“投資於人”,科技惠民的“長尾效應”比一部片子的持久熱度還要深遠。

站在製片方角度,需要重新定義國漫的邊界。《哪吒》系列魅力綻放,說明任何時候人們都願意爲好片子買單,優質內容永遠是“硬通貨”。好片子哪裡來?大製作不厭細功夫,小成本不捨精益心。當作品兼具製作精度與人文深度時,高票房便是水到渠成的事。

越來越多的國家紛紛解鎖《哪吒2》。先不要預設《哪吒2》最終能跑多遠,需要製作方覆盤的是,如何以“世界化語境”穿越文化成見的溝壑。中國電影的破繭時刻,在於打破刻板說教,轉而以情感共通爲橋樑,讓全球觀衆在驚歎視聽奇觀的同時共情共鳴。正如好萊塢製片人所言,“中國電影正用世界級敘事打破文化壁壘”。

伴着《哪吒2》的繞樑餘響,我們對今後即將涌現的優秀國產影片充滿期許。期待今後的國產大片繼續精益求精、升級技術,期待成功範式串珠成鏈,避開審美疲勞,讓東方敘事有絲滑順暢的全球化表達。(作者:孫潛彤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