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洛基vs.依凡和葉問
(圖/翻攝自Sylvester Stallone IG)
冷戰時期西方世界是這樣定義美國和蘇聯的對決:「這是一場善與惡,民主與威權的聖戰」。這也是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官員Alexander Vindman中校上星期的發言。剎那間,我們穿越到80年代。
此時,美國拜登總統一掃前幾個月從阿富汗撤軍的陰霾,成爲懷舊版的「美國隊長」,帶領美國對抗「邪惡帝國」(evil empire),而舉國上下,同仇敵愾,響應拜登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不僅谷歌、臉書封鎖俄羅斯官方帳號,科技巨頭微軟、IBM、蘋果和其他大企業都被要求停止在俄羅斯的營運。拜登的民調支持度也從谷底攀升,一切指向「聖戰紅利」。
相較與中國大陸的貿易戰,美國顯然重回她所熟悉的戰場。與俄羅斯對戰,雙方都是「正義vs.邪惡」的意識形態,只是互指對方是邪惡勢力。
如同《洛基》第4集,洛基單挑俄國大塊頭伊凡,雙方在拳擊擂臺上殊死纏鬥,最後洛基證明了美國終是正義的一方。這種「邪不勝正」的單線劇情,在當時成爲愛國主旋律,票房高達3億美元。
但在大陸與西方的對戰中,如《葉問》第3集,甄子丹不會打拳擊,只能用詠春拳對決拳王泰森;換言之,雙方對彼此套路都是陌生的。而電影中的黃飛鴻、霍元甲亦再現相同情境,雙方因慣習的遊戲規則不同,只能蛋打石飛地搏擊。唯一能讓美國觀衆接受的是李小龍,但即使在加拿大長大,英文也很溜,相較於外國打仔,如《魔鬼終結者》阿諾史瓦辛格和比利時大肌肉範達爾,李小龍似乎蒙上了一層霧,是謎樣人物,故始終侷限在功夫片裡。
同樣是站在美國的對立面,美國對待俄羅斯與中國有其深層文化結構所牽引的本質不同處:對俄羅斯,美國可以公開叫陣,正面對決,比誰的拳頭硬;但對中國,美國態度是隱晦暗喻的,如華爲孟晚舟事件,雖沒有明面指責,但總擺脫不掉蒙古帝國的黃禍陰影,覺得中國人有「傅滿州」那陰險奸詐的一面。
故當美國眼見中國在高科技產業的崛起後,內心深處不安,怕世界秩序失衡,所以要壓制。換言之,美國可以接受和俄羅斯的兩強對決,卻無法適應與中國共存的雙霸權時代。
中國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努力說服西方世界,中國崛起不會危及美國領導地位,但現在發現在美國的愛國主義下,仍視中國爲「非我族類」的心態,也應該明白這是徒勞無功,所以中國也必須在「二選一」之中決定自己的道路,接受在高科技領域裡屈居老二的地位,或者投注大量國家資源與美國火併到底,但也不一定保證成功。在美俄對峙中,中國想要保持中立卻難上加難的處境,只是往後一連串身不由己的開端。
(作者爲元智大學資訊管理學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