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薪水小偷才合理!塞滿工時生產力降16.5% 焦慮導致加班79分鐘
▲「把事情塞滿」反而讓生產力下降,還會因爲焦慮引發認知能力變差、多加班79分鐘。(圖/視覺中國CFP)
記者林育綾/綜合報導
很多人當「薪水小偷」會有罪惡感,明明工作超辛苦,一休息卻感到內疚。命理師簡少年說,其實「提高生產力」的關鍵並不是靠努力,而是「保持平靜」。他提到,「把事情塞滿」反而會造成焦慮,而焦慮會讓生產力下降了16.5%,也就是本來8小時的工時,變成要花9小時又19分鐘才能下班。
科技圈國師簡少年在新書《業力大腦》提到,一般人會認爲「休息是浪費時間」,其實這正是讓人陷入過勞、疲憊、低效率的原因之一。認爲休息是浪費時間的人,等於「馬拉松不敢停下來喝水」一樣,最終只會導致精疲力竭,無法達到最佳狀態。
簡少年分享,加拿大的「生產力大師」克里斯.貝利(Chris Bailey)經過一年的研究發現,「平靜」是提高生產力的關鍵。他自高中時期閱讀《搞定!》一書後,就對生產力產生濃厚興趣,畢業後展開了一系列實驗,試圖優化工作效率。
過程中克里斯察覺,「焦慮」不僅影響他的情緒,更大幅降低了生產力,他的研究顯示,「焦慮會讓工作效率下降16.5%」。
因此如果以工作時間是8小時爲例,假如因爲焦慮,讓生產力下降了16.5%,那麼等於要額外多加班79分鐘,也就是必須花費9小時又19分鐘才能完成原本的工作量。這種陷入焦慮模式的加班,雖然工時看似延長了,其實產出仍是不變的。
▲焦慮讓生產力下降了16.5%。(示意圖/CFP)
克里斯研究還發現,焦慮對工作的影響,主要表現在「認知能力下降」。焦慮不只會手抖、腦袋空白、斷片,而會讓所有認知事物的能力和效率下降。例如,在發想一個案子,或思考一個點子時,焦慮會干擾思考。
在與人溝通時,焦慮會帶來急躁,而無法好好跟人交流;在做決策時,因爲焦慮而缺乏耐心,無法全面理解事情。這些因焦慮導致的認知能力下降,就是前面提到的「生產效率下降16.5%」。因此,如果希望在每天8小時內完成份內工作,不額外增加時間的話,就更應該保持平靜。 不過簡少年說,「保持平靜」並不容易,很多人爲了從焦慮狀態轉換到平靜,反而會產生一種特別的「罪惡感」。這種罪惡感可能會產生一些小聲音,「我現在不急着做事,是不是正在浪費時間?」、「與其浪費這些時間,不如按部就班地往下做,還能做更多事」。 尤其現代人的通病是「把時間塞滿」,例如要等待一件事物要花30分鐘,人們會想方設法把這30分鐘塞滿。就算只是等待10分鐘、2分鐘,很多人也會拿出手機拚命滑,或打電話、處理其他事情,就是希望「每分每秒都被充分利用到」。 然而「把事情塞滿」往往最容易產生焦慮感,想解決罪惡感的關鍵,就是試着在平靜的狀態下,完成手邊該做的工作。原先以爲浪費了10分鐘、浪費了2分鐘,但加加減減算下來,爲了不浪費那少數幾分鐘,很可能讓焦慮造成生產力下降,拖延更多時間。
▲在工作過程中安排「平靜時間」反而能增加做事效率。(圖/視覺中國CFP)簡少年說,練習讓自己保持平靜,去做好下一件事的準備,並不是浪費時間的行爲。他建議可以把這時間稱做「平靜時間」,「平靜時間」是事情和事情之間的碎片時間,無論是10分鐘、30 分鐘,你可以「什麼事都不做」,因爲保持平靜,才能讓人提早完成工作。 他再次強調,焦慮會讓認知能力下滑,疲倦和忙碌也會影響到認知能力,「所以請不要覺得因爲沒有充分利用每個碎片時間,或是沒有把碎片時間塞滿,而對自己或時間管理感到很大的挫折,不是這樣的。」
「平靜時間」可以深呼吸、活動一下身體、走出去看一看,這都是讓自己平靜的方法。即使只有短短5分鐘,帶來的平靜,對效率的提升幫助非常巨大。
▲命理師簡少年新書《業力大腦》。(圖/時報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