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太直1年釀86起車禍 北市大學裡今辦工作坊收集改善意見

臺北市交通局攜手大學裡長吳沛璇,盼引進國外經驗展開道路改造,今(28)日首辦「大學裡交通友善工作坊」,邀請民衆參與討論並收集意見。(黃敬文攝)

臺北市大安區大學裡由於裡內巷道筆直,再加上位處辛亥路一段、羅斯福路三段以及新生南路三段畫出的三角帶,使行經車輛在通過巷道時速度過快,近1年便發生86起車禍;爲此臺北市交通局攜手大學裡長吳沛璇,盼引進國外經驗展開道路改造,今(28)日首辦「大學裡交通友善工作坊」,邀請民衆參與討論並收集意見。

今日下午舉辦的「大學裡交通友善工作坊」共邀請當地居民、周邊學校師生、商家以及租屋者等30人蔘加討論,遍及性別、各年齡層以及持正反意見者,另外還有市府人員、與會的旁聽民衆約60人出席。

根據工作坊的資料指出,目前大學裡的停車供需部分,僅汽車供給足夠,機車不足313席、單車不足662席,整體來說是供不應求,而隔壁的臺大校園停車供給則相對充裕,另外也點出大學裡在2022年8月至2023年7月等近1年期間,共發生86件車禍事故,造成1死56傷,其中機車事故爲最大宗,佔整體35.2%。

資料分析,事故熱點的共通點爲「多發生於貫穿裡內的通性道路,車速快」、「路口通透性不足,致影響行車視距,受建築及植栽等因素影響較難改善,改善幅度有限」、「以畫設限速、停、慢標字無法有效降低事故數」。

對此,吳沛璇指出,除了道路事故問題外,由於臺大學生也會將車停在大學裡內,導致里民反映裡內停車位不足,因此這次也邀請臺大師生參加,討論是否可釋出優惠,讓里民也可以使用臺大校園的停車場。

臺北市交通局長謝銘鴻表示,過去大學裡的巷弄道路規畫的太筆直,導致行經車輛都速度過快,尤其大學裡有不少長者居民,造成他們走在路上的壓迫感很大、更加緊張,因此希望藉着此契機,複製新加坡成功透過道路改造,將「樂齡長者社區」的交通事故率減少80%。

謝銘鴻指出,目前針對大學裡的道路改造,交通局已有基本想法可先行處理,但較大膽的「道路S形」改造,仍需審慎評估,若調查里民的接受程度後顯示願意嘗試,後續便可研究如何實現構想,盼收集意見後,能在年底前整理出道路改造的規畫。

國民黨臺北市議員曾獻瑩表示,目前一直在推以人爲本的交通規畫,所以國外有些辦法值得臺灣參考,例如不會將道路修的太過筆直,設計彎道使駕駛自動減速,甚至彎道也會設置大面積的行人徒步區,若大學裡能成功引進國外經驗完成道路改造,有望成爲臺北市具前瞻實驗性質、以人爲本的模範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