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油輪作,土地增效農民增收
(記者 尹義龍)1月5日,時屬小寒,廣袤的鄉村草木凋零,但湘潭縣錦石鄉碧泉潭村卻是另一番景象,嫩綠的油菜在茁壯生長,給土地披上一件漂亮的綠衣裳。
這2028畝稻油輪作油菜地,位於湖南華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現代農業示範園內。身材魁梧的李東,站在田埂上,觀察着油菜的長勢。
李東是這片稻油輪作示範區的負責人,示範區平時固定聘請了27名村民務工,實際輻射周邊400餘戶農家。依託湖南省雜交水稻研究中心,示範區採用水稻綠色種植模式,種植了低鎘水稻品種。水稻畝產比傳統模式少20%至30%,但稻米品質高,在湘潭市的高端酒店、企事業單位食堂等都是搶手貨。
去年水稻收割後,種上了良種油菜。李東說,這片油菜,預計今年3月份開花。到時,金燦燦的油菜花,將把大地染成一片金黃,蔚爲壯觀。逐花而來的遊客,將大大增強錦石鄉的鄉村活力,有力促進鄉村振興。據瞭解,2018年,華綠公司和當地政府、村委會共同舉辦的首屆“花朝節”,吸引了線上線下2萬多人觀看。
稻油輪作效益如何?華綠公司首席技術顧問、湖南農學院教授劉本坤給了答案。目前,湘潭縣稻田種植面積最多的三種模式:雙季水稻、一季水稻加再生稻、稻油輪作。對於前兩種種植模式,人工、肥料、種子、機耕、農藥等成本高,除去成本後,農民所得較少。但採用稻油輪作模式,種植一季水稻後的收穫基本可以將種植成本掙回來,再種植油菜的收穫就是純賺的。劉本坤說,採用稻油輪作模式,每畝的淨收入可達800多元。
劉本坤介紹,稻油輪作模式中,油菜生長需要的農藥化肥很少。並且,油菜根系發達,對疏鬆和改良土壤有很好的效果。油菜的落花、落葉、收割後的秸稈,都留在土地裡,增加了土壤的有機質,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劉本坤建議,一戶農戶,夫妻兩口,採用稻油輪作模式,比較適合的種植面積是200畝至220畝。收穫後,除去成本,加上政府的補貼,每年的淨收入可達10萬元,這比外出打工要強。如果再多種,就需要請人做事,成本提高,效益反而會有所下降。
據瞭解,作爲湘潭縣大力推廣的一種種植模式,去年全縣耕地輪作秋冬種植的油菜面積達26.35萬畝。一幅土地增效益、農民增收入、農村增活力的美麗畫卷在湘潭縣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