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中大型企業蒙受多重壓力 2024年上半年破產數增加逾四成

財聯社7月9日訊(編輯 周子意)據最新報告,今年上半年德國大中型企業破產的數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1%,原因是通貨膨脹、成本上升和需求疲軟。

據德國媒體週二(7月9日)引述重組諮詢公司Falkensteg的一份分析報告稱,在2024年的前六個月,有162家營業額超過1000萬歐元(合1083萬美元)的公司申請破產,這一數字明顯高於年初重組分析師預計的30%的增幅。

前6個月啓動破產程序的公司包括:德國知名嬰幼兒食品製造商特福芬(Töpfer GmbH)於4月底遞交了債務人自我管理的申請,初步的破產程序就此啓動;5月,奧地利著名時尚品牌Esprit的德國分公司向杜塞爾多夫地方法院爲其位於拉廷根的Europa-Holding和其他六家公司申請破產。

而根據德國聯邦統計局早些時候給出的數據,2023年德國公司申請破產的數量同比增長22.1%。

造成破產浪潮的原因包括新冠疫情後的遺症問題、通貨膨脹、能源和材料成本上升、需求減弱等,而全球的地緣危機、經濟前景不佳、以及高利率環境使得一些境況不佳的公司越來越沒有吸引力,難以進行重組和融資。其中,房地產公司、汽車供應商和機械工程公司受到的影響尤其嚴重。

今年5月時,德國工商總會(DIHK)表示,由於熟練勞動力短缺等結構性問題繼續對這個歐洲最大經濟體產生影響,預計破產企業數量將繼續上升。

週一(7月8日),德國聯邦統計局還公佈了5月出口數據,經工作日和季節性調整,德國5月出口額環比下降3.6%,達到1316億歐元。此前經濟學家僅預計下降1.9%。

作爲歐洲最大的經濟體,德國的出口數據歷來被視爲全球貿易和工業生產健康狀況的晴雨表。3.6%的降幅反映出歐美市場需求疲軟對德國出口導向型經濟的顯著衝擊。

德國工商總會的外貿負責人沃爾克·特雷爾表示,全球經濟復甦並未惠及德國出口行業。不僅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和貿易壁壘導致德國出口放緩,繁冗的行政手續和高昂的成本負擔也在損害企業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