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O廣東南海大地藝術節珍藏攻略: 在“老家”看老宅、坐遊船、聽蠶聲

廣東南海大地藝術節今年迎來了第二屆,由日本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節創始人北川富朗擔任顧問,孫倩帶領大地藝術節中國團隊策劃實施。

今年藝術節延續了“最初的灣區”的母題,以“水係南海”爲策展主題,從佛山西樵鎮一路蔓延到最南端的九江鎮,總面積約271.87平方公里,由來自30個國家和地區的194位藝術家,爲觀衆帶來了95組藝術項目,超九成的場域特定創作,就像一部正在上演的嶺南版藝術漫遊記。

在這片山環水抱的空間裡,藝術家們用當代藝術語言解讀着南海水鄉的每一個角落:從煙南村的“宅生記”到太平墟的街巷蝶變,從漁耕粵韻到璜磯社區,他們正在用想象力重構這片土地的記憶拼圖。

而DECO將帶你穿越三條最具代表性的藝術線路,探訪藝術介入下的南海“家宅”,感受藝術如何用溫柔的魔法,讓沉睡已久的老宅、老街重新綻放出新的魅力。

到南海的那天,細密的冬雨絲織就了好一幅山水,恰如其分地呼應了本屆廣東南海大地藝術節“水係南海”的主題。南海這個詞的出現比“廣東”還早,從秦代至今,它所代表的地理範圍一直在變化,而在近代史上,南海出現了兩個重要人物:康有爲和黃飛鴻,一文一武。

如今的南海是佛山的一個區,從明清就是儒學重鎮,因陳白沙開啓明代心學而聞名,加上地理位置優越,與海外往來頻繁,成爲了革故鼎新的重要地區。

宋冬和尹秀珍《筷道》

而漫步在水鄉土地上,老宅、古巷與當代的藝術作品交相輝映,讓人不禁思考“家宅”的意義——作爲連接和貫通大地藝術節南北的重要節點,煙南村是一個被魚塘包裹的典型嶺南水鄉村落。

這條始於煙南村的線路,將帶你穿越時空,感受家園如何重新獲得生命的溫度。

極目眺望南海廣域,陳粉丸《坐埋同一條船》與當地的龍舟文化緊密相連。傳統龍舟元素結合以當代藝術語言相融合,再輔以收集來的本土粵語童謠作爲背景音樂,陳粉丸依然熟練運用她的剪紙藝術創作出龍舟裝置,標誌性的粉色連同天藍與明黃,編織成一張天真又有野心的風帆。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馬巖鬆的《無憂屋》,它更像是一艘靜默停泊的木質飛船,用奇特的姿態降落在村落一隅:低矮的屋頂上,紅黃藍三原色如同展開的翅膀向天撐出觸角般的結構,營造出一種夢幻童話般的氛圍。寬敞卻低矮的屋檐巧妙地引導人們或坐或躺,在雨中,也可以體驗一種與自然融爲一體的寧靜。

馬巖鬆《無憂屋》

不遠處的煙南炮樓裡,則佇立着加拿大藝術家凱特琳·布朗(Caitlind R.C. Brown)和韋恩·加勒特(Wayne Patrick Garrett)創作的《月亮的眼淚》,數千個回收的眼鏡片和細銀鏈編織成層層疊疊的“水簾”,在陽光下閃爍着奇異的光芒。藝術家利用眼鏡片的折射,展現了南海人對水的多重視角——既是生活之源,也是生存的挑戰。

凱特琳·布朗(Caitlind R.C. Brown)、韋恩·加勒特(Wayne Patrick Garrett)《月亮的眼淚》攀登炮樓的過程,如同穿梭於時光隧道,每一層“水簾”都帶來不同的光影體驗,最終在塔頂,一顆發光的“月亮珍珠”靜靜地等着每一個造訪者。

而楊茂源則在舊煙南小學外,巧妙地將嶺南建築與當代藝術結合,創造了《步步高》:這座階梯並非簡單的上下通道,而是一件獨立的雕塑性作品。每一級臺階都被精心設計,既有傳統的斜頂造型,又融入了現代的線條感。整體結構猶如一座微型的嶺南塔樓,將建築的垂直性與水平性結合起來,寓意着人生的攀登。

楊茂源《步步高》

宋冬和尹秀珍合作的《筷道》也將一處民居改造成充滿藝術氣息的用餐空間,這是延續宋冬多年來關於“吃”的藝術探索項目。宋冬認爲“民以食爲天,嘴是很重要的器官”。如何去探索飲食背後的文化意義,將日常生活的瑣碎瞬間提升爲藝術體驗,因爲每一餐都是對粵菜和背後文化的解讀與致敬。

宋冬和尹秀珍《筷道》

再深入腹地,可以看見村內保存了大量清代古建築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華僑何晃釗舊居,策展人龐海龍協同藝術家們帶來了42位中外藝術家的作品,各不相同的主題,分佈在不同宅院內,創造並串聯起這些老宅不同功能空間的體驗。

這也成爲“宅生記”第四回的主要展覽場地:6號房李青和古巴藝術家尤爾·迪亞茲·巴斯克斯(Yoel Diaz Vazquez)的作品都被安排在“以無用的詞語訴說世事”這個板塊中,試圖將觀衆的目光從過去拉回到當下的現場。

李青《杭州房子》

作品對建築的凝視來探討城市變遷,引發觀衆對城市發展過程中人文價值的思考。

展廳裡,龐海龍的作品《塵歸處》是藝術家採集了老宅裡的灰塵,又收集了當地阿婆的數十根白髮,在宅子裡重現了落灰的盆栽。灰塵既是消逝的見證,又在不斷更新中創造新的可能。

而進門處,則邀請了擅長寫對聯的當地鄉紳用這些塵土書寫對聯。這些作品不僅展現了嶺南傳統文化的底蘊,更讓人思考生命與逝去的關係。

龐海龍《Still·Life》,藝術家提供

作品以日常生活之物以低限度的創作方式進行表達,強調本身的形式和意義,鼓勵觀衆與作品互動,從而獲得深層的理解。

而另一個房間,曾經是作爲私塾培養家族後輩的場所,空置的一間房中以“樹”作爲材料語言來象徵一種精神,這種精神隨着“樹”而生長,隱喻着生命的循環和精神的傳承……

正如策展人龐海龍所說:“‘宅生’這個詞出自唐代名相張九齡的《上封事書》, 意指寄託生命。 因爲是持續性項目, 所以以‘記’這種敘述體式來承載,以‘宅’這個時間容器爲媒介來表達生命體驗上的質感。”這些作品共同構成了一個複雜的敘事網絡,既呈現了藝術家們對"家"這一主題的不同理解,也展現了他們對空間、時間、記憶等議題的思考。

王禮軍《布新》

陸路或水路去往九江鎮河清社區,這個“舊時的古潭鄉,今天的臨水福地”上,黃河山的作品特別關注了這片水域中最普通卻最具代表性的生命——白條魚。在南海平靜的水面之下,這些細小的魚兒與灣區發展巨浪下無數普通人的身影形成某種詩意的對應。黃河山從當地流行的“釣魚”活動開始,將漁獲照片放大到不容忽視的尺寸,讓這些平日裡被忽視的生命,《浮出水面》。

黃河山《浮出水面》

SMA+WUA《浮舟》

最遠端的國風園線路里,分別是希琳·阿布蒂尼拉德的《映照之扉》,靈感源於波斯波利斯鏡廊的古老奇蹟。拋光不鏽鋼,捕捉並反射周圍景色,營造出無限延伸的鏡像空間;還有盧焯健的《九波漣漪》則以南海爲背景,九個環形裝置在湖面上緩緩起伏,激起層層漣漪。

希琳·阿布蒂尼拉德《映照之扉》攝影©張靜

盧焯健《九波漣漪》 ©島影工作室

有着四百年曆史的太平墟老街是DECO最推薦的線路。它呈現了一個正在甦醒的老街:斑駁的牆面、狹長的巷道,在當代藝術的注視下,重新獲得鮮活的生命力。

繼續沿着上屆廣東南海大地藝術節遺留的“招牌計劃”痕跡前行,會萌生這條老街正在煥發新生機的錯覺。陰雨天中行者寥寥,但鮮亮的字體一面在重演往昔的熱鬧,一面又在預告着更多觀衆即將抵達。事實上,太平墟曾是南海西江水路節點的“門戶”,見證了無數商賈往來。

樑佳《招牌計劃》

今年由策展人樑佳精心策劃的“招牌計劃—字遊灣區新象”展覽,邀請來自粵港澳大灣區的藝術家和設計師,在字體這一獨特的文化符號上,從太平醬油釀造基地到太平糧倉,從太平金鋪到西江碼頭,每一個招牌都講述着一個關於傳承與創新的故事,展現文化與現代設計的融合。

再往前走,就來到了彭永堅的新作品《墟冚》。彭永堅以“我們與Heoi(墟的粵語發音)共處的重新想像”爲主題,用編輯地理、採集空間的方式,呈現了與桑園圍相關的美學、日常、生態和地緣等多重議題。許多熟悉的元素,如老舊的渡船、破舊的碼頭,在作品又被賦予了全新的意義,彷彿在訴說着這裡的前世今生。

彭永堅《墟冚》,攝影:Lilian

繼續往前走,是原倫太郎和原遊組合攜手打造的大型立體遊戲互動裝置《南海大富翁》來自經典大富翁遊戲的玩法,創造出一個融合了地方文化元素的沉浸式體驗空間,由巨大的立體遊戲棋盤和配套的裝置組成。觀衆只需投擲骰子,踏上不同的格子,地面裝置彷彿甦醒過來,講述着南海最私密的故事——或許是一段鮮爲人知的民間傳說,或是一道令人垂涎的地道美食秘方,又或是一句充滿地方氣息的俏皮俚語。

棋盤本身已然是一件藝術品。幾何圖形錯落有致,立體元素層層疊加,這也就是太平墟的改造項目的目的,充分尊重了歷史建築的原有肌理,藝術家們的介入既保留了老街的歷史風貌,又賦予了空間新的當代性表達。太平墟正在上演一場悄然的蛻變——老街的每一塊磚瓦、每一扇窗,都在與藝術對話。

原倫太郎和原遊組合攜手打造的大型立體遊戲互動裝置《南海大富翁》

離開太平墟,搭乘西江之舟可以直接前往平沙島。在接連幾個上屆保留作品之後, 想象一下:巨大的裝置矗立在眼前,抽象的線條和幾何形狀在陽光下投下奇異的光影,彷彿在訴說着南海人世代傳承的勤勞與拼搏。這是鄔建安的《天行健—勤勉的太陽》。

鄔建安《天行健—勤勉的太陽》,攝影:島影工作室

餘德耀美術館“流動的痕跡”項目彙集了張健君、芭芭拉·愛德斯坦(Barbara Edelstein)、黃晨晗和詹妮弗·韋斯特(Jennifer West)四位藝術家的作品。他們用各自的方式,捕捉着與水有關的點滴痕跡。

環島行至終點,則又可見鄔建安今年的《“丁老頭”喬遷記》。院牆上那些用馬賽克拼貼而成的“丁老頭”是來自各地訪客的傑作,他們在小客廳裡學會了畫“丁老頭”,形態各異、栩栩如生的“丁老頭”又反哺到作品裡,成爲對外展出的壁畫,爲平沙島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桑基魚塘是南海水鄉生活的典型縮影,上萬畝的魚塘在陽光下閃爍着粼粼波光。“去樹上長魚的地方吧!”當地人如此形容這片獨特的水鄉景觀,這裡是南海漁業文化現代化養殖的活態博物館。

這條線路將帶您深入嶺南水鄉最本真的生活場景,藝術家們用敏銳的觀察和想象力,將水鄉的生產、生活、生態編織成一幅多元立體的圖景。

在本屆廣東南海大地藝術節的漁耕粵韻片區,建築師與藝術家們共同打造的作品被統納於王子耕擔任單元策展人的“漁耕小舍——湖邊的微美術館”之中,或隱或現地鑲嵌在桑園圍中。這些小型藝術空間是建築與藝術的共生,16位建築師與藝術家的合作,創建了融合建築與藝術的獨特空間。

“漁耕小舍 - 湖邊的微美術館”

項目的靈感源於南方的潮溼氣候和熱帶雨林的自然景觀,每個小亭子內部都有一件藝術作品,“六個小亭子形成一個環湖的作品系列”,與建築結構緊密結合,策展人王子耕說,“建築設計意圖傳遞人與自然的融合感,通過植物生長來體現”,所有的創作深深植根於這片水土。

有的作品從桑基魚塘汲取靈感,將大地的肌理比作調色盤,通過藝術提取把魚塘增氧設備的獨特景象描繪出來;有的則關注複雜的水利系統,用“閘口”結構在風力作用下發出聲響,捕捉自然力在人工物中的迴響。

徐浪、馮瑞《垂直的自然》

比如王欣和孫玥的《山海禪燈》,作品分爲亭與基座兩部分。它不僅是最小狀態的建築,更是最小的中國園林——有山、有水、也有亭。它以壓縮疊合的方式構建出一個園林的殘片。六角燈亭中,藝術家孫玥的陶瓷藝術作品亦隱喻着文人的“傲骨”。

王欣+孫玥《山海禪燈》

而羅宇傑和彭斯的《井木間》巧妙地利用了現有房屋的結構,以傳統的榫卯結構和“井榦”式樣重新搭建框架。 進入這間小屋,你必須微微低頭——這是一種身體上的“屈”,引領你進入內部。封閉的內壁格柵引導視線向上,直達屋頂的光窗,那裡是藝術家藍色抽象畫作的舞臺。“我們希望他這個畫作成爲這個建築空間裡面必不可少的一個動作,就是就像窗戶、玻璃、馬賽克的鑲嵌的繪畫,另外一方面它也能夠就跟那個頂窗頂光形成一個關係。”

羅宇傑、彭斯《井木間》

從桑基魚塘到漁村碼頭,從傳統農耕到現代養殖,南海人始終保持着對水的敬畏與親近。也正如王子耕所說的那樣,“希望突出魚耕悅韻這個地區的水文的自然條件和以水爲主題的瀏覽體驗”,這種獨特的水鄉記憶,通過藝術的形式得到了新的詮釋與傳承,讓DECO得以一窺這片土地上的生命智慧與文化底蘊。

王灝+秦思源+史劼 《南海聲殿》

回到中心區域將途經另一個上屆作品保留重鎮:儒溪村。在西樵山腳下,水聲潺潺,這塊縱橫交錯的小村和靠海養殖的歷史也密不可分。比如松本秋則的《蠶的協奏曲》就設在曾經的養蠶房裡,這位日本藝術家也在養蠶人家長大,對蠶有着深刻的記憶。他記得小時候,那些只有3毫米長的蠶寶寶,一天天長大,最後竟長到食指般大小,爬滿了整個家,蠶架也從橫向變成了縱向。

在全新委任的《蠶的協奏曲》中,松本秋則融入對蟲子聲音的創作, 即使現在,夜裡蠶寶寶們吃桑葉的沙沙聲,雨聲,水聲,依然清晰地迴盪在他耳邊,讓他想起兒時的寧靜。在黑暗中,感受那些漂浮的物體,傾聽它們細微的聲音,好似回到童年大樹下的時光。

松本秋則《蠶的協奏曲》

而楊千的《船與穀倉》將幽暗的舊穀倉變成了一個奇異的空間。 水池中,熒光材料如同閃耀的水波,巨大的漁網從天而降,一艘古老的小船靜靜地躺在熒光之中……它將航海的旅程與豐收的倉儲巧妙地聯繫起來,時間與空間在此再度交匯。

楊千《船與穀倉》,攝影©demone

三天行程的起點也是終點,又回到藝術節總部所在地:聽音湖。這裡不僅保留了數量衆多的上屆公共藝術作品,是南海區和西樵鎮的文化中心,其中心的有爲館也將成爲未來當地文化和產業活動的集中地。

在西樵山天湖邊的幽靜林間,則見朱哲琴《聽山》——這件坐落於這件大型聲音裝置收錄了山野間的自然音符,從鳥鳴到溪流,從蛙聲到鐘鼓,精心設計的頻率編排構建出一個獨特的聲音場域。17000塊回收青磚與8個揚聲器的組合,讓觀衆在漫步其中時,能與自然聲響產生奇妙的共鳴,重新發現山野的魅力。

在館中,繪造社“建造繪畫”帶來了兩個作品:《百家大屋》和《樣板房》。前者取材於南海居民的生活空間,利用簡單的建築材料,在一堵未完工的牆面上,搭建起多層住宅的剖面,展現出樸實的建築之美;後者《樣板房》則更具實驗性:它將標準房屋模型放置在傾斜的樓梯面上,打破了建築的常規,營造出一種反常的戲劇效果。 此外,作品還利用隨機拼貼的材料樣板,形成意想不到的立面效果,是對“樣板”概念的巧妙解構。

繪造社“建造繪畫”《百家大屋》

正如法國哲學家巴什拉在《空間的詩學》中提及到那樣,一切真正的居所(家宅)都承載着夢想的本質。在南海的這些老宅中,DECO不僅看到了藝術家對“家”的當代詮釋,更感受到了水鄉民居在新時代的文化價值:它們是對空間的改造,更是對記憶的喚醒。當我們穿行於這些承載着時光的老宅之間,藝術作品像是一把鑰匙,開啓了我們對"家"的重新想象。在南海的水鄉,每一座老宅都是一個小宇宙,承載着無數故事。這些作品共同構成了一個複雜的敘事網絡,既呈現了藝術家們對“家”這一主題的不同理解,也展現了他們對空間、時間、記憶等議題的思考。

劉芊岑《家的風景》

在水鄉的微風中,在老宅的天井下,在西樵山腳下,我們得以重新思考:在這個快速變遷的時代,家宅、故鄉,和以此爲名的大地藝術究竟意味着什麼?而這些保存完好的水鄉民居,又將以怎樣的姿態延續它們的文化價值?也許答案就藏在這些充滿藝術氣息的老宅之中,等待着每一位訪客去發現。

看完這期與家有關的大地藝術,你最喜歡哪件作品?哪個設計元素?歡迎下方留言和我們分享你的想法,DECO將選出一位精彩留言送出一本新刊。

監製 | Tango

攝影 | 朱雨蒙 文 | 陳元

設計 | vicky 編輯 | 冷麪

助理 | easson

部分圖片提供來自廣東南海大地藝術節

本文爲《ELLE DECORATION家居廊》版權所有,

歡迎轉發朋友圈;如需轉載、投稿,請聯繫留言獲取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