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瘠民貧的西夏,靠什麼神兵利器,在強敵環伺中支撐200多年

11世紀至13世紀的東亞,羣雄並起。遼、宋、金都是強大富饒的封建帝國。後來漠北草原又崛起了令人生畏的蒙元。在這弱肉強食的叢林中,西夏國偏居西北一隅,地瘠民貧,但卻能長期生存,享國200餘年。並且在與各個強國的征戰中,取得不少勝利。

好水川之戰,大宋上萬人馬全軍覆沒,西夏得以立國;蒙古六次征伐西夏,纔將西夏消滅,成吉思汗也死在徵夏軍中。

西夏生命力能如此頑強,因素方方面面。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西夏軍隊具有相當的裝備水平。一些西夏兵器,在當時是十分先進的,它們把西夏武裝得渾身是刺,讓列強無法張口吞下。

圖1 西夏地圖

1.河西良馬

在冷兵器時代,騎兵機動性強、衝擊力大,往往是決定戰場勝負的關鍵。西夏地處西北,正好盛產名馬。早在唐代就有“北買党項馬,西擒吐蕃鸚”之說。《舊唐書》和《舊五代史》中也提到“党項馬最多”“所售過常直”。

在西夏王陵中曾出土石馬,雙耳上聳,二目圓瞪,俯臥於地,膘肥身健,蓄勢待發。甘肅武威西夏墓出土彩繪木版畫中,有一幅駑馬圖。馬匹引頸翹尾,縱蹄飛奔,和漢代的“馬踏飛燕”有異曲同工之妙。祁連山北、河西走廊,“善水草、宜畜牧”,是我國著名甘青馬的產地,石刻版畫上的馬很可能就是甘青馬。但也不排除河曲馬、浩門馬等西北良馬的可能。

有了優秀的種源,還要良好飼育、栽培。西夏有專門的官牧場、馬院等機構培育軍馬。西夏法典《西夏天盛改舊新定律令》中對於官牧場育馬有着嚴格的規定。“官牧場之馬,不好好養育而減食草者,計量之,比偷盜法加一等。”“若官馬膘弱未塌脊,一律笞二十;羸弱而塌脊,則笞三十”“馬院所屬熟馬、生馬,及所予漢、契丹馬等中之患疾病,生賴瘡者,當速告局分處,馬工當遣醫人視之。”

正因如此,西夏有着戰鬥力強悍的騎兵,在作戰中,西夏騎兵能夠“忽爾點集,並攻一路,故夏衆動號動十餘萬人”。宋人都不得不讚嘆“羌戎上下山阪,出入溪澗,中國之馬不如也”。

圖2 寧夏西夏古城遺址出土的銘文鐵劍

2.夏人劍

根據《西夏天盛改舊新定律令》《文海》《貞觀玉鏡將》《番漢合時掌中珠》《俄藏黑水城文獻》的相關西夏文部分以及《續資治通鑑長編》、宋人筆記、《宋史》等漢文史料。西夏軍隊裝備的兵器主要以近戰冷兵器爲主。有刀、槍、劍、棍、叉、斧、鉤、錘、戟、金剛杵、月牙鏟等各色名目。

西夏兵器製造有官、私兩種經營方式。朝廷設有鐵工院、木工院等機構,專門負責兵器的製作。各種兵器的製作有專門工匠,分工明確。對於私營兵器,國家則實行嚴密的監控,設置固定的經銷點。

西夏的兵器製造有着嚴格標準,打製斬刀、屠刀、頭、斧頭等粗鐵器,“一斤耗減八兩”;打製火鍬、鍬頭、城叉、轡銜鐵、鐙等細鐵器,“一斤耗減十兩”;打製刀劍、槍下刃等水磨鐵器,“一斤耗減十一兩”。

圖3 手持利劍的西夏武士

西夏冷兵器製造技術十分精良。西夏人充分掌握了“淬火”和“回火”兩道重要的金屬熱處理工藝。

所謂的“淬火”是將鋼加熱到臨界點溫度,保溫一段時間,然後快速冷卻。

“回火”則是將淬火後的鋼重新加熱高於室溫,而低於710℃的某一適當溫度進行長時間的保溫後冷卻。

“淬火”和“回火”技術結合使用,使得鋼鐵的晶體組織發生改變,大幅度地提高了鋼的剛性、硬度、耐磨性和疲勞強度等。

經歷“淬火”“回火”鍛造的兵器性能優異,“夏人劍”就是其中的代表。宋人稱“契丹鞍,夏國劍,高麗秘色,皆爲天下第一”

北宋文豪蘇東坡就極其欣賞“夏人劍”,並請晁補之爲之賦詩“紅妝擁坐花照酒,青萍拔鞘堂生風,螺旋錯愕波起脊,白蛟雙挾三蛟龍,試人一縷立被魄,戲客三招森動容”。宋朝皇帝也常把“夏人劍”佩在腰間。金兵南侵,沛京失守,京師譁然。王倫乘勢徑造御前曰“臣能彈壓之”,宋欽宗遂解腰間夏國寶劍以賜。

圖4 蘇軾 ,世稱蘇東坡

3.瘊子甲

除了“淬火”和“回火”,西夏人在冶金工業上還掌握有冷鍛硬化工藝。冷鍛就是在再結晶溫度下,對金屬進行成型加工。西夏人用冷鍛工藝制甲,其“末留箸頭許不鍛,隱然如瘊子”,稱爲“瘊子甲”。瘊子甲“鐵色青黑,瑩徹可鑑毛髮,以麝皮緬旅之,柔薄而韌”,瘊子甲“去之五十步,強弩射之,不能入”。

冷鍛加工對於金屬件的形變量控制有着嚴格的要求。形變量過大,工件則太脆,形變量過小,則強度不足。在現代科學工藝中,冷鍛形變量通常控制在70%左右。《夢溪筆談》卷十九記載冷鍛家制造時講到方法是:“鍛甲之法,其始甚厚,不用火,冷鍛之,比元厚三分減二乃成。”形變量爲三分之二,已經接近現代標準了。

圖5 西夏鐵鷂子重騎兵形象

西夏人用這種“堅滑光瑩,非勁弩可入”的瘊子甲裝配騎兵。組建了一支重甲騎兵部隊,稱爲“鐵林”,宋人稱爲“鐵鷂子”。這種鐵騎在戰爭中能發揮很大威力。西夏“用兵多立虛砦,設伏兵包敵,以鐵騎爲前軍,乘善馬重甲,刺斫不入;用鉤索絞聯,雖死馬上不墜。遇戰則先出鐵騎突陣,陣亂則衝擊之”。

這種“鐵鷂子”騎兵和輕步兵“步跋子”結合,作戰時“每於平原馳騁之處遇敵,則多用‘鐵鷂子’以爲冒衝奔突之兵。山谷深險之處,遇敵則多用‘步跋子’,以爲擊刺掩襲之用,比西人步騎之長也”。給宋人帶來極大殺傷。“賊始縱鐵鷂子衝我軍,繼以步奚,挽強注射,鋒不可當,遂致掩覆”。

圖6 神臂弓 和 箭

4.神臂弓”和“旋風炮”

相對於刀劍和盔甲而言,機械和火器非西夏之所長。但西夏也並非沒有重裝備。見於文獻的器械就有、神臂弓、旋風炮、火蒺藜、對壘、木鵝梯衝、雲梯、革洞、背索、鍬、勿串、板門、石炮等十多種。

神臂弓由宋朝傳入,是一種腳蹬括機發射的重弩。據洪邁《容齋三筆》的記錄,神臂弓身長3 尺5 寸,弦長2 尺5 寸。神臂弓的射程達百步,射力2石3鬥,具有強勁、便捷、利於戰鬥等特點,是一種很先進的遠射武器。西夏用“三刃箭”搭配神臂弓使用。“三刃箭”是一種木箭,箭長數寸。箭鏃開3 尖或4尖。

旋風炮則是一種小型單杆投石機,依據槓桿原理製成,力臂用繩索拉曳,重臂端放置石彈,支點裝有轉軸,以減少摩擦。每分鐘每門炮發射3—5發石彈。旋風炮體積小,可以架設在駱駝背上。一個炮隊有70-80門炮,炮手200多人,可以轟炸百步以外的城堡,党項人稱之爲“潑喜”。

圖7 獨腳旋風炮

火藥也由宋傳入西夏,西夏有“火蒺藜”等熱兵器。還將燃燒的火藥放在旋風炮上投射。公元1224年“蒙古兵圍沙州時”,“兵夜穴城以入,守將籍辣思義納火穴中,蒙兵多死,思義守城如故”。

西夏國小民窮,但是能夠在對外交流和戰爭中吸收先進的科學技術,結合民族地域特點,武裝軍隊,大大地提高了戰鬥力,在對外作戰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獨具特色的西夏兵器在中國科技史上寫下了輝煌的一頁。

作者:大獅子 編輯:莉莉絲

參考資料:

1《西夏兵器及其在中國兵器史上的地位》 陳廣恩 寧夏社會科學 2002.1

2《西夏軍隊裝備述論》 蘇冠文 2000.6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