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經濟元年2024:平穩起飛前的滑行蓄勢
陳雨康/攝 彭春霞/製圖
證券時報記者 陳雨康
2024年是業內公認的低空經濟發展元年。作爲一種新興的綜合性經濟形態,今年低空經濟尚未“展翅騰飛”,但已處於“滑行”“蓄勢”的階段。宏觀上,重要會議給予低空經濟極高的定位,工信部等部門明確了一系列發展目標,各地力爭成爲低空經濟“頭雁”。微觀上,資本如羣蜂逐蜜涌現低空經濟產業鏈,明星融資事件層出不窮,一批獨角獸誕生。在產業鏈終端,應用如百花齊放,低空經濟觸角伸向物流配送、農林植保、交通接駁等場景,正漸漸走向成熟。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發佈的《中國低空經濟發展研究報告(2024)》預測,到2025年,我國低空經濟市場規模將達到1.5萬億元,到2035年更有望突破3.5萬億元大關。展望2025年,受訪專家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國家需從頂層設計上明確低空經濟的定位和發展規劃,並完善相關監管細則,同時加快空地基礎設施、飛行服務平臺等建設,爲低空產業高質量發展鋪設紮實的基礎。
政策:設好航向
政策對低空經濟的定位和加碼,是其熱度飆升的“催化劑”。2023年12月11日至12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到“打造生物製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若干戰略性新興產業”,低空經濟被定位爲戰略性新興產業。2024年全國兩會,低空經濟又被稱作“新增長引擎”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兩次重要會議給出的明確定位,讓地方政府、企業、投資機構等主體紛紛意識到,頭頂這片天空,正孕育着一片“藍海”。
工信部等四部門2024年3月印發的《通用航空裝備創新應用實施方案(2024-2030年)》,從發展通用航空製造業的角度,爲低空經濟的發展設立了一系列目標。國家發展改革委低空經濟發展司12月27日亮相。低空經濟發展司是負責擬訂並組織實施低空經濟發展戰略、中長期發展規劃,提出有關政策建議,協調有關重大問題等的職能司局。
地方政府也積極搶灘這一新賽道,力爭成爲低空經濟的“排頭兵”。據統計,截至2024年12月29日,已有超20個省(市)發佈低空經濟相關規劃文件。絕大多數省(市)均將低空經濟定位爲新增長極或重要增長極,並明確了產業規模增長目標。部分省(市)還提出了“世界級”、“國際影響力”的目標。如《上海市低空經濟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7年)》明確,到2027年,核心產業規模達到500億元以上。加快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天空之城”。
中國低空經濟聯盟執行理事長羅軍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由於國家對於低空經濟的頂層設計尚未出臺,各部門之間的職責劃分也不夠清晰,地方政府出臺的規劃文件也相應停留在宏觀層面,地方對低空經濟的支持大多也停留在象徵性層面。
“現階段各地對低空經濟的支持主要包括平臺公司的引導資金和股權投資、對應用場景補貼、對重大專項支持等,扶持手段相對有限。”羅軍表示,展望2025年,隨着國家進一步明確低空經濟的整體發展思路和框架,各地將能制定更具體的細則,相關部門的執行方案也將更加具體。由於低空領域涉及載人機、載物機、無人機和有人機的交叉運行,其相比高空領域更爲複雜,相關監管規則和空域管理制度還存在諸多空白,這些方面有望在2025年得到進一步完善。
除了設立地方性的低空經濟發展規劃外,以地方命名的產業發展基金和低空經濟公司也相繼設立。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全國已超過20個省、市已成立或明確要設立低空經濟產業基金,這些產業基金規模從幾億元到幾百億元不等,其中不少以基金集羣的形式設立。
年內,由各個地方國資領銜的低空經濟公司也如雨後春筍般出現。記者注意到,僅12月,就有鄭州低空產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湖南省低空經濟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上海低空經濟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等國資平臺成立。
上海通航產業協會副會長、沃蘭特航空合夥人黃小飛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地方國資在推進低空經濟基礎設施建設和應用場景開拓上具有較大優勢。商用客運、旅遊觀光、應急醫療、警航巡查等場景涉及民航、交通、醫療、公安等衆多管理部門,低空經濟平臺公司能更高效地協調監管部門,統籌資源對接產業。低空經濟產業發展需要有起降點、充電設施等物理資源,平臺公司能從基建層面支持產業發展。
融資:加足馬力
融資是反映產業熱度的晴雨表之一。2024年低空經濟融資正酣,尤其是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企業,可謂是資本的寵兒。
來覓研究院數據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低空經濟賽道融資事件有56起,較去年同期增加9起;融資金額合計39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了11億元。融資金額同比減少的主要原因是:2023年深圳聯合飛機科技有限公司兩輪融資合計32億元,融資額特別巨大;若排除這個單一事件,2024年前三季度低空經濟賽道融資金額同比大幅增加。
從細分賽道來看,作爲低空經濟核心載體的eVTOL最受資本青睞,融資事件共20起,佔比爲36.8%;合計融資金額爲30.8億元,佔比爲79%。同樣作爲產業熱點的無人機賽道也廣受關注。其中,非工業無人機融資事件13起,融資金額合計1億元。工業無人機、無人機系統等細分領域也涌現出一些融資事件。
總體上看,今年低空經濟賽道融資呈現出投早投小、投資輪次前移、融資週期拉長、“迷你式”融資增多等特徵。這與創業投資面臨的大環境有關,資金面相對緊張。同時,這種融資節奏也符合低空經濟所處的產業週期早期。
羅軍表示,2025年,低空經濟的融資熱度有望超越2024年,整體趨勢和主線將更加明晰。今年低空經濟尚處於概念探索階段。預計到了2025年,低空經濟發展將更加具象化,許多項目將從概念階段向實質執行階段推進。尤其是無人機、eVTOL以及空地一體化等關鍵領域,隨着項目的實質性推進,投資者將更直觀地識別市場潛力和投資價值。
eVTOL研製企業沃蘭特航空是2024年融資次數最多的低空經濟企業,沃蘭特航空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董明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公司可能會再進行一輪融資,之後將轉入較爲被動的融資狀態;融資完成後,將繼續專注研製高等級商載客運eVTOL。
應用:近水樓臺
在深港兩地市民扎堆的深圳福田口岸,無人機“空投”服務讓人們最快10分鐘就可以喝到咖啡。在上海金山,從浙江嵊泗列島新鮮捕撈的海鮮,僅3個小時就可以由無人機運送抵滬。而在武漢,首條血液運輸低空航線已開通,能爲緊急用血的患者搶出寶貴的時間……
在衆多應用場景中,打“飛的”是低空經濟的終極夢想。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多地已開通觀光旅遊、交通接駁等場景的低空航線,執飛工具以傳統直升機爲主,eVTOL尚未實現載人商業化運營。相較於傳統直升機,eVTOL在成本、環保、日常維護等方面更有優勢,市場潛力巨大。
目前,國內僅有億航智能的EH216-S eVTOL集齊了型號合格證、生產許可證和標準適航證(業內稱“適航三證”),表明其型號設計、生產程序和質量管理符合相關規定,可進行商業運營。今年7月,億航智能宣佈其子公司億航通航和合翼航空分別遞交的民用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運營合格證申請,獲中國民航局受理——這是eVTOL邁向大衆消費階段的“最後一關”。
絕大多數eVTOL研製企業尚未取得“適航三證”。例如,御風未來M1B型eVTOL型號合格證申請已獲得中國民航局受理。御風未來副總裁嶽婷婷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公司堅持“先郊後城、先貨後人、先隔離後融合”的路線。預計在未來1—2年內,御風未來eVTOL M1將獲得貨運適航證,推動載貨領域的商業化落地,隨後將着手載人飛行器的適航工作。
羅軍表示,無論是大型無人機還是eVTOL,實現飛行前都需要獲得民航部門的一系列認證。目前,取得認證的企業寥寥無幾,這些認證的大規模發放至少需要2—3年時間。此外,無人機和eVTOL在城市上空的常態運行極爲複雜,需依賴空中交通指揮網絡平臺及規則、航線和設備間的相互協調。目前,相關管理規則尚不完善,這限制了大型無人機和eVTOL的大規模應用。
“低空經濟的前提是空域開放和飛行的可持續性。空域開放是基礎,完善的空中和地面基礎設施、飛行服務平臺和交通指揮規則也是必要的。”羅軍說,2025年,物流快遞、應急搶險、農林植保等細分領域將繼續支持小規模、探索性的飛行。預計2—3年後,全國主要大城市的空中指揮平臺和地面服務平臺基本完善,eVTOL等飛行器的認證許可程序完成,大規模商用纔會到來。
黃小飛表示,未來2—3年,全球eVTOL頭部企業將紛紛進入適航取證和商業化交付的“深水區”,這一時期將奠定未來十年甚至更長時間的市場競爭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