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桂聲網評:滿眼盡收好“豐”景,把“好長勢”變成“好收成”
(原標題:【地評線】桂聲網評:滿眼盡收好“豐”景,把“好長勢”變成“好收成”)
當前,我國秋糧陸續進入成熟期,距離大面積收穫還有不到1個月時間。目前,中稻、玉米進入灌漿期,大豆進入鼓粒期,雙季晚稻陸續進入拔節期。總體看,全國大部分地區秋糧苗情長勢正常偏好,奪取豐產豐收有基礎。田壟間由“綠”轉“金”,各地接好夏糧豐收的“接力棒”,在神州大地上正孕育着新的“豐”景圖。
能不能擘畫出更加壯美的“豐”景圖,抓好田管至關重要。俗話說:糧食生產講究三分種,七分管。這句話說的就是不負農時,抓好田間管理的重要性。多地玉米生長進入中後期,主要糧食作物已進入開花乳熟、中稻孕穗抽穗時節,每一步田管都決定着糧食的收成。近期,農業農村部部署加強田間管理,推動機械下田、科技助農,爲秋糧穩產豐收插上“智慧的翅膀”。尤爲樂見,各地緊跟部署,加強田間管理,大型直升機開展飛防作業,通過“一噴多促”防治病蟲害,多措並舉助力糧食作物穩產增產。在種糧大省河南,一臺臺植保無人機騰空而起,不一會兒工夫,幾十分鐘就能完成飛防作業;在廣西,晚稻進入分櫱末期,正是水稻生長髮育的重要時期,當地指導農戶開展科學的田間管理,做好噴灑葉面肥、農藥等作業,降低水稻病蟲害影響,力保晚稻實現穩產豐收。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是抓生產、促豐收的關鍵一招。各地應緊密銜接,形成合力,統籌安排田間各項“農事活動”,堅決確保糧食安全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手中。
端牢手中的飯碗,始終是治國安邦的頭等大事。這是因爲,我國是人口大國,14億多人口每天都要吃飯,這是我國的國情。而秋糧是一年中的大頭,秋糧佔我國糧食總產量的四分之三,能否實現全年糧食豐收,關鍵看秋收。根據地域不同,各地距秋糧成熟收穫還有30至50余天不等。備預不虞,爲國常道。秋收臨近,各地需打足“提前量”,立足“治早治小、關口前移”,做好分類指導、聯防聯控、協同治理,以一系列“組合拳”不斷夯實秋糧豐收基礎。何以打基礎?就是要做實做細農業生產各項工作。比如,從收割到物流再到儲糧、市場流通等,各環節都需要提前打通“關節”、疏通“堵點”;從農機調度到農技人員配置,都需要提前謀劃、科學有效……只有加大政策供給,提前下好“一盤棋”,才能確保秋收時不亂陣腳,做到成熟一塊,收割一塊,環環相扣實現顆粒歸倉。
心中有目標,行動有方向。糧食產量保持在0.65萬億公斤以上,是今年我國明確的共同奮鬥目標。奮鬥總目標,端牢手中的飯碗,離不開每個地方的努力。這當中,種糧大省尤其要“挑大樑”,力促多產多收,推動精幹力量、智能化農機等提前下沉田間地頭,利用機械化作業提高收割效率,多措並舉減少糧食生產環節的浪費,爲實現全年糧食生產目標多做貢獻。齊心抓秋收,滿眼盡收“豐”景圖,我們底氣更足。根據農業農村部農情調度,秋糧面積比上年穩中有增,大部分地區秋糧長勢正常,奪取豐收有基礎有條件。加之今年夏糧獲得豐收,增產72.5億斤,創下歷史新高,這些有利條件無不爲奪取糧食豐產豐收打下了堅實基礎。
天幫忙,還要靠人努力。秋收進入倒計時,從田管到農機、人員調度,從田壟到糧倉,中間還有諸多環節需要落實落細,唯有堅定扛起責任,壓茬有序地推進工作,確保每一環節緊密相連、對每一顆糧食都倍加呵護,方能實現田間地頭由“良好長勢”向“豐收碩果”的順利轉變,期待神州大地收穫滿滿的喜悅與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