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中安時評:工匠人才上清華的導向意義
(原標題:【地評線】中安時評:工匠人才上清華的導向意義)
日前,220名來自全國各地的產業工人,拿着通知書陸續走進清華大學,參加由全國總工會舉辦的大國工匠人才培訓營,與清華教授、院士等專家學者面對面。滿滿“工業風”的課堂,成了清華園的別樣風景,更釋放出我國爲產業人才搭建成長階梯,成批次、成體系、成規模培養大國工匠的鮮明信號。
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大國工匠、高技能人才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工匠精神是創新創業的重要精神源泉。爲培養更多的大國工匠,10月21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正式發佈,提出力爭到2035年,培養造就2000名左右大國工匠、10000名左右省級工匠、50000名左右市級工匠。此次220名來自不同領域的大國工匠培育對象走進清華大學,參加爲期一年的大國工匠人才培訓營,就是貫徹落實《意見》的一項具體措施。
技可進乎道,藝可通乎神。大國工匠既不是一蹴而就的“速成品”,更不是有名無實的“裝飾品”,而是厚積薄發精於一技、沉潛躬耕專於一業的“工匠精神”的具象。可以說,這些長期奮戰在一線生產現場、具有突出技術技能素質的產業工人,陸續走進清華大學,參加大國工匠人才培訓營,無疑具有積極的導向意義。同時,對於大部分學員來說,工作後獲得系統脫產培訓的機會是比較難得的。正如業內人士分析所說:卓越的一線產業工人“上清華”,是對技能人才的莫大鼓舞,是對行業“千里馬競相奔騰”的有力引導。
心心在一藝,其藝必工,心心在一職,其職必舉。作爲工匠,雖然他們已是行業佼佼者,但要成爲大國工匠,還需上大學、見大師。特別是工作中遇到的難點痛點怎麼解決、技術瓶頸如何突破、技術如何更新迭代、行業發展將行至何方,這些問題的答案恰恰是區分工匠與大國工匠的關鍵所在。爲此,專爲產業工人開設的“清華課”,讓這些來自一線產業工人學理論、練技能、問問題、出成果,鼓勵基礎紮實的工匠帶着問題“取真經”,直至成爲足以讓國家倚重的大國工匠。
過去,工人講究的是熟能生巧;現在,隨着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產業工人在高等學堂接受系統培訓,關鍵是要致力於技術創新和數智賦能。從工廠車間到清華課堂,參加脫產學習的學員們感受到的好處是實實在在的。“每一堂課都像開了一扇窗。”來自福建省特種設備檢驗研究院的陳照春深有感觸地說,這些課程讓他看見了更加廣闊的領域。在爲期5天的第二階段教學中,由理論導師教授的課程包括創新思維的養成、大國工匠演講表達、人工智能的現狀與未來等,授課人多爲資深教授、院士。
常言說得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當前,隨着我國產業轉型升級加速,在新舊動能轉換的過程中,技能成才之路前景廣闊,廣大技能人才報國正當時。此次產業工人“上清華”,更是向社會傳遞重視技能人才的導向和風氣。期待有更多年輕人爭當大國工匠,全社會學習工匠精神蔚然成風,爲全面推進產業振興乃至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技術保障和人才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