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降溫,蔓延到了一線城市

文丨西部君

評價一座城市的發展水平,有很多不同層面的指標。

其中,有沒有開通地鐵,以及地鐵運營規模的大小,可能是過去相當長時間裡,很多人衡量城市發展水平,或者“級別”,最直觀的指標之一。

也正因爲此,小到一些四五線城市,都有一個“地鐵夢”。

但這幾年,太多的信號表明,“地鐵熱”正在經歷明顯的降溫,不僅擁有修地鐵資格的城市,名單已經越來越穩定,那些拿到准入證的城市,地鐵規模的擴張速度,也不得不慢下來。

最近,這股降溫潮,甚至已蔓延到了一線城市。

比如,近日北京地鐵7號線三期和11號線二期發佈了相關招標公告。

其中,11號線二期與此前公佈的環評公示信息出現較大出入,線路總長從23.8公里縮短至17.4公里,設站從17座減少到14座。

也即,長度差不多縮水了三分之一。

另一座一線城市——深圳,也傳出消息:地鐵14號線延伸至惠州暫無法啓動建設。

嚴格說,這條跨市地鐵,不能完全同等於“深圳地鐵”,但該線路屬於深圳都市圈範圍之內,並且之前還明確納入了相關規劃,現在卻只能“暫停”,還是比較讓人意外,也頗具象徵意味。

種植跡象表明,地鐵真的是“且建且珍惜”。哪些城市,還有戲?

01

實際上,一線城市地鐵建設降溫,並不是第一次出現端倪。

去年,深圳獲批的地鐵五期規劃,就由之前的13條線路減少至9條,總里程則從226.8公里縮水到180公里。

此外,杭州、成都等多座二線城市,也都出現了類似現象。

再往前,地鐵建設的整體降速,還有幾個標誌性信號。

一是,2018年,相關部門整體提升了地鐵建設的申報門檻。

申報地鐵建設的城市,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應在300億元以上,地區生產總值在3000億元以上,市區常住人口在300萬人以上。

這裡要劃個重點:是市區常住人口,而不是總常住人口。

二,前幾年,相關部門進一步明確,不再受理啓動新的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的申請。這算是給新修地鐵的城市關上了大門。

三,已經擁有地鐵的城市,能否擴大規模,也要看“表現”——開通運營三年後客流不達標的,不能上報新一輪建設規劃。

這個客流標準具體是:建地鐵、輕軌線路初期客運強度分別不低於每日每公里0.7萬人次、0.4萬人次。

那麼,有多少城市符合這樣的標準呢?

根據最新發布的數據,今年上半年,全國共有53個城市(含縣級市)開通城市軌道交通。

要指出的是,這裡說的軌道交通不僅僅是指地鐵,還包括有軌電車等其他制式。其中,地鐵城市實際只有30來座。

這裡面,運行規模在100km以上的城市,只有27座。500km以上的,更是隻有上海、北京、廣州、成都、深圳、武漢、杭州,共7座。

客運強度在0.7萬人次以上的城市,也僅有不到20座。也就是說,嚴格按照標準的話,只有這10多座城市,還有望申報新的地鐵建設。

並且,這裡面也仍有一些城市,存在相當的不確定性。

比如,客運強度達到1以上的蘭州、哈爾濱,都因爲債務問題,面臨壓力。哈爾濱更是因此導致相關規劃被退回。

02

蘭州和哈爾濱的遭遇,其實是表徵了地鐵降溫的本質原因,那就是建設和運行成本的承擔能力問題。

這可以從多個維度來理解。

首先是,建設成本。

地鐵建設的成本到底有多高呢?‌公開數據顯示,地鐵每公里造價大致在5至10億元之間。北京16號線一公里的造價更是高達12億元。

其次,是運營、維護成本。

公開信息稱,地鐵每年的運營成本,‌根據新舊程度不同,‌費用一般在每公里1100萬元至1500萬元之間。‌包括人工成本、‌能耗成本、‌維修費用等。

也就是說,運營規模在100km,一年的地鐵運營成本就需要10個小目標以上。

所以,地鐵絕不是一建了事,而是一項長期投入。地鐵規模越大,運營成本就越高。隨着越來越多城市的地鐵建設過了高峰期,運營成本將取代建設成本,成爲主要投入。

據此,地鐵建設,必須要考慮到一座城市的長期發展趨勢。

從公開數據來看,國內地鐵目前整體上都依靠補貼運行。

比如,2023年,公佈數據的29個城市中,扣除補貼後,只有福州一個城市保持微利。

可能很多人會好奇,既然如此高的成本,爲何還有如此多城市都夢想着修地鐵,並且是“多多益善”?

這裡面,除了“虛榮心”作祟,其實還有着現實的動機,那就是地鐵建設的快速推進,其實是與地產行業的繁榮和城市開發同步進行的。

也就是說,在過去的相當長時間裡,地鐵建設遠不只是扮演着城市公共交通的角色,而更是城市開發的助推器。

說得更直接一點,過去地鐵之所以能夠在高補貼的情況下依然實現快速擴張,背後是有地產行業在支撐。而現在,情況發生變化,不說承擔能力有變,一些城市修建地鐵的動力,應該也下降了。

當然,人口的變化也是一個重要因素。一些城市本身已步入人口收縮階段,地鐵的需求也就自然沒那麼強烈了。

之前西部君甚至說過,現在來看,一些三四線城市,可能得慶幸未能成功登上修地鐵這趟“快車”,否則將面臨更大的壓力。

這方面,珠海、天水等城市有軌電車的結局,就提供了非常現實的腳註。

03

那麼,這是不是意味着地鐵建設,就真的只成了少數一二線城市的專利?

答案是,未必。

畢竟,打造“軌道上的都市圈”,這一點目前依然是政策層面鼓勵的。也就是說,由主要一二線城市領銜的重點都市圈內的次一級城市,依然有望圓上“地鐵夢”。

比如,成都市域鐵路S3線,有望今年內開通;S11線、S5線也在建設之中。這意味着成都都市圈內的資陽、德陽、眉山,都將進入地鐵時代。

此外,咸陽、鄂州、崑山等非中心城市,也都算是踏入了“地鐵圈”。

不過,從這次深圳至惠州地鐵遭遇暫停來看,即便是重點都市圈內,軌道交通建設的具體進程,也正在承受更多的不確定性。

只能說,還有希望修地鐵的城市,得抓緊了。

總體上說,地鐵降溫的趨勢,是越來越明顯了。一個耐人尋味的細節是,這幾年相關部門已不再公開地鐵建設的批覆信息了。

最近一段時間,成都、西安、南京等多座城市的新一輪地鐵審批進展,備受關注。

這些城市的地鐵規劃是否縮水,可能也將成爲觀察未來一段時間地鐵建設熱度的一個重要窗口。

地鐵降溫,是否意味着城市基建也隨之降溫?

並不絕對。

以地鐵爲代表的“舊基建”逐步放緩,取而代之的是“新基建”的升起。

比如,最近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重慶、瀋陽等20座城市,進入智能網聯汽車“車路雲一體化”應用試點,這背後引出的其實就是一個新的基建風口。

其規模,可能並不亞於地鐵建設。比如,北京市近100億元車路雲一體化新基建項目規劃公佈;武漢市170億元車路雲一體化重大示範項目獲批准備案……

有統計顯示,車聯網的基建投資規模在3000億級左右。

雖然說,這種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與軌道交通有明顯區別,但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同樣將只是少數主要城市唱主角。

這也傳遞出一個越來越明顯的趨勢:各項資源進一步向優勢區域集中的趨勢,正在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