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南北看協作•西】勞務協作之畢節七星關①“一片葉”激活“一片業”
(原標題:【東西南北看協作•西】勞務協作之畢節七星關①“一片葉”激活“一片業”)
“一片葉”激活“一片業”|粵黔協作讓太極村剩餘勞動力實現家門口就業
從畢節市區出發,經過2個多小時的車程,來到七星關區亮巖鎮太極村。村莊羣山環抱,風景優美別有洞天。
俯瞰太極村
進入村裡,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懸空倒立的大茶壺,壺身寫着“太極古茶”,“茶水”源源不斷地往下流。畢節七星太極古樹茶開發(集團)有限公司就設在村中,“粵黔協作現代農業產業園”的牌子格外醒目,村裡的土地一部分已被用作優質古茶樹的扦插地。
太極村一隅
七星關區是貴州古茶的核心產區之一,有“中國古茶樹之鄉”美譽,茶葉資源豐富,全區現存古茶樹30餘萬株,掛牌69877萬株,茶齡最高達1000多年,其中,太極村因雨水充沛、氣候溼潤,擁有古茶樹7萬多株。
近年來,乘着粵黔協作的“東風”,在對口幫扶地廣州市天河區的幫助下,太極古茶逐漸從“藏在深山人未識”轉變爲“一朝顯身驚世人”,“身價”也是翻了好幾番,太極村古茶產業得到大力發展,有效帶動村民們就業增收致富。
從傳統農耕方式,到外出務工打開視野,太極村人逐漸發現家鄉古茶樹的價值,將傳統茶葉變茶業,就業形態也出現了新的變化——原來單純在家務農的羣衆有了新的收入渠道,外出務工的人返鄉創業有了新的着力點,同時帶動部分在外難以實現就業的父老鄉親實現在家門口就業。
據七星關區就業服務中心提供的2023年的數據顯示,太極村全村勞動力1200餘人,其中太極村勞動力已就業人數爲870餘人,務農180餘人,因各種客觀原因140餘人未能實現相對穩定就業。
“太極村縣內就業人數220餘人,縣外省內就業人數80餘人,省外務工人數560餘人。勞動力就業現狀體現出了縣內就業爲主的特點。”七星關區就業服務中心王玉瑩介紹。
打工青年毅然回鄉投身古茶產業
今年47歲的謝濤是一名土生土長的太極人,如今他不僅是畢節七星太極古樹茶開發(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而且還是一名高級製茶師。
1998年,謝濤從原來的貴陽農學院畢業後便踏上了外出務工的道路,在福建武夷山接觸到當地的“大紅袍”茶後,謝濤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家鄉的古茶樹。
謝濤清楚,自然生長的古茶樹是大自然對太極村人的饋贈。“我們村的古茶完全可以好好發展!”謝濤當時這樣想着,但苦於個人能力有限,想法也只能悄悄地埋在心底。
太極村擁有幾百年生長週期的古茶樹
令謝濤沒想到的是,幾年之後,村裡的駐村第一書記李德亮同樣看到了太極村古茶產業的發展前景,便邀請謝濤回村一起發展古茶產業。
兩人一拍即合。2015年,在各級黨委政府和部門幫助下,在李德亮和謝濤的推動下,七星關區太極茶葉種植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成立,太極村正式走上發展茶產業的道路。2016年11月,畢節七星太極古樹茶開發(集團)有限公司成立。
自從廣州市天河區對口幫扶畢節市七星關區以來,太極村茶產業更是走上了“快車道”。廣州市天河區圍繞標準化、規模化、品牌化的產業發展思路,以古樹茶樹爲“點”,採取“資金幫扶、技術幫持、人才幫培”措施,帶動七星關茶業全面高質量發展。
對口幫扶兩年來,廣州市天河區累計投入東西部協作財政援助資金1048萬元,用於七星關區亮巖鎮、何官屯鎮、朱昌鎮、小吉場鎮、青場鎮等鄉鎮茶葉產業園產業道路建設、茶葉加工廠房建設、茶葉加工設備購買,以及古樹茶樹品牌創建及古樹茶推廣等。
太極村將優質古茶樹進行扦插
“公司目前有固定員工26人,同時輻射帶動太極村以及周邊村寨4000多戶20000餘人從事古茶產業。”謝濤說,“能見證並參與家鄉古茶產業發展壯大,由衷地感到幸福。”
“太極古茶”產值3年暴增十餘倍
“以前炒好的幹茶都只能賣10元左右一斤,現在茶青價格就達到80-100元一斤,這是我們沒想到的。”談起自家古茶樹價值的前後對比,太極村茶農陸春權頗爲感慨。
陸春權告訴記者,古茶樹在太極村存在了很多年,村民們也一直有着採茶製茶的習慣,但在以前,大家並沒有重視古茶樹的管護,只是零散地進行採收。
自從村裡成立畢節七星太極古樹茶開發(集團)有限公司後,村民們只需要在相應的季節及時將茶青採摘賣給公司,由公司統一加工銷售。
“我家有3畝左右古茶樹,五六千株成片生長,兒女都在外工作,平常就我和老伴負責管理古茶樹,每年靠着這些古茶樹能有3萬多元的收入。”陸春權樂呵呵地說,“公司不僅指導我們如何對古茶樹進行精細化管理,而且還免費給我們發放化肥呢。”
從“爛木葉”到“黃金葉”,太極古茶價值實現突飛猛進離不開廣州市天河區的助力。
經過加工和包裝的太極古茶價值翻番
幫扶兩年來,天河區邀請廣東省茶葉收藏與鑑賞協會專家進行技術指導,並制定發佈了《太極紅茶地理標誌品質標準》《太極古樹紅茶加工技術規程》;邀請廣東省農科院茶葉研究所研究員吳華玲和廣東省茶葉收藏與鑑賞協會會長陳棟等,對太極村等的古樹茶進行全面考察和單株茶葉試製,設立“七星太極古樹茶樹研究專家工作站”,經過專家篩選優良核心種質10份,綜合農藝性狀優良且最適合製作高檔紅茶的單株5個,篩選103個單株進行短穗扦插繁育及單株葉片細胞學和生化組份檢測、紅茶試製、農藝學性狀測定,進一步篩選優良核心種質,打造“種業芯片”推動七星關區茶產業高質量發展。
在首屆貴州古茶文化節推廣現場,在“內力 外力”推動下,畢節市與東部結對省相關企業簽約金額達10.8億元。如今,太極古茶已形成四大系列近30款產品,銷售範圍遍佈北京、上海、深圳、天津、重慶、山東等20餘個省市區,企業發展勢頭越來越好,銷量逐年上升。
沉寂千百年的古茶樹煥發出新生機。據初步統計,七星關區古茶樹產值從2020年的不足300萬元,增加到2023年的4000萬元。
【太極村省外務工人數分佈圖】
太極村省外務工人數566人,其中就業人數最多的前三個省份分別是廣東省、福建省、浙江省。
村民就近務工閒時回家種茶採茶
太極古茶的採摘期大概是每年的4-9月。除了採茶時節,年長的村民一般選擇搭配着種植莊稼,但對於年輕人來說,其餘時間如何就業成了問題。
“到附近的企業上班,農忙時再回家兼顧採茶。”這是太極村村民陸秀方找到的答案。
今年25歲的陸秀方家裡擁有古茶樹10餘畝,他原來在廣東務工,結婚剛有小孩不久的他考慮先留在家鄉發展。目前陸秀方和妻子都在畢節明月工藝美術有限公司上班,兩人加起來每月有10000多元的收入。
“家裡的古茶樹平常主要是我母親在管理,採茶期我和妻子就利用休息時間回去幫忙,馬上清明節放假,我們就要回去。”陸秀方告訴記者,有了家庭後,他更願意留在家鄉照顧孩子,但是外面的工資又會高一些,在糾結和矛盾中他暫時選擇就近務工。
當地羣衆在畢節明月工藝美術有限公司務工
陸秀方所工作的畢節明月工藝美術有限公司,致力於動漫洐生品的開發和生產,是一家由畢節市七星關區和廣州市天河區按照“誠心引企、貼心暖企、真心助企”的工作思路,引進到七星關區的粵籍勞動密集型企業。
公司自2021年2月入駐七星關經濟開發區以來,累計完成投資1.52億元,使用廠房2.3萬平方米,已建成36套自動化生產設備和72條先進的動漫手辦生產線,解決當地羣衆就業1400多人。
“我們在七星關感受到了當地政府貼心的服務,並且七星關有着很好的人口優勢,公司在這裡的生產很順利,發展也越來越好。”畢節明月工藝美術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冬陽介紹,“本着‘粵來黔 黔粵好’的初心,我們在給當地羣衆提供就業崗位的同時,在工資收入、住宿餐飲、孩子輔導等方面設身處地爲員工考慮,讓他們在家門口安心工作、開心生活。”
粵黔協作,“粵”來越好。當下,太極村古茶蔥鬱,茶農們穿梭其中採茶,快樂而充實;明月公司生產忙碌,工人們加緊趕製訂單,滿眼笑意。
策劃/範朝權 顧海凇 陳詩宗
劉皓 吳文仙 嶽振
吳文仙 韋倩 阮丹 周芸吉
編輯/向穎羿
二審/郎豔林 周芸吉
三審/樑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