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俞各自安好需要一點空間
除了業務上的合作,任何所謂外部助力尤其“精神聲援”,對單飛後的董宇輝與輝同行徒增困擾,俞敏洪東方甄選亦是如此。
但樹欲靜而風不止。8月8日,羅永浩發佈5000字“作文”,就捲入東方甄選和董宇輝風波,以及多次抨擊俞敏洪新東方等事項進行澄清。
名爲澄清,實爲落錘。夾敘夾議、有圖有視頻,5000字下來,羅永浩爲此前的觀點蓋了鋼印。讓羅永浩暴走的直接原因,是幾天前一則“俞敏洪20年老友曝羅永浩‘五宗罪’”的熱搜。心向風暴眼,自己成了風暴。羅永浩和“張翔”(俞敏洪20年老友)以身入局,但大概率得不到核心當事人的回聲。
流量的失控,已經左右了董宇輝和東方甄選的兩次命運,從成立與輝同行,到與輝同行單飛,最終是兩者共存的“忍無可忍”——並非內部不睦,而是共存模式難以應對外部壓力。
即便在羅永浩眼裡“單飛是雙輸”,現實卻退無可退。董宇輝與輝同行和俞敏洪東方甄選,切切實實走到了尋求各自安好的路上。
絮絮叨叨的道德互毆之外,不是沒有正確的助力方式。畢竟是帶貨生意,可以合作、可以下單。在多家媒體的追蹤報道中,兩家公司都在快馬加鞭。比如與輝同行廣納賢才,並加強供應鏈建設,不可避免地與老東家正面競爭;東方甄選不再選擇主播個人工作室模式,計劃開設線下會員店等等。
情緒的歸情緒,商業的歸商業,在各自安好的道路上,後者更爲重要。“加強版丈母孃”羅永浩給不了直播間下單之外的戰略支持,成千上萬的“丈母孃”也安排不了董宇輝的人生。
過去一兩年,董宇輝與東方甄選的愛恨情仇,是直播電商領域典型中的典型。充滿戲劇張力的熱搜背後,是各種新舊思維和模式的角力:低谷期大公司如何轉換賽道?個人IP與公司利益如何平衡?粉絲效應影響商業價值的利弊邊界在哪裡?直播電商的天花板有多高?
林林總總新課題,拋給了董宇輝、俞敏洪,也拋給了交個朋友(羅永浩)、小楊哥、辛巴、李佳琦……市場風雲變幻,是非對錯難講,標準答案暫無。
各自安好,需要一點時間和空間,既要解決當下經營,又要佈局未來戰略。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達到130174億元,在與輝同行、東方甄選前面,還有美團、京東、拼多多、阿里等更成功的賣貨公司。董俞扮演的角色、執掌的團隊,縱然不追求數值上的更大份額,如何兌現助農優選或推廣文化等維度的承諾,也是關關難過關關須過。
至於各自的擁躉或“丈母孃”,情緒對線和流量攻訐終歸權宜之計,比打壓對方更好的策略是:與商業偶像一起,用善良和真誠打動沉默的大多數。
北京商報評論員 張緒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