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拱爺爺王永先轉戰短視頻賽道一舉成名
2022-2024年10月,王永先在書房研究寫作《營造法式大木作制度》 王永先在山西五臺佛光寺唐代東大殿測繪 1974年,王永先在山西下鄉勘察拍照古建築 山西應縣木塔
12月初的北京,氣溫驟降,寒風凜冽,74歲的“斗拱爺爺”王永先受邀赴京參加央視製作的節目,介紹講解山西五臺山佛光寺等古建築的相關歷史知識、保護修繕情況。錄製結束後,他又冒着凜冽刺骨的寒風參觀了故宮和天壇,這是他退休多年來第一次帶着“工作”到北京故地重遊。在最新發布的視頻裡,王永先依舊穿着那套深灰色的中山裝,花白的頭髮梳得一絲不苟。他戴着一副黑框眼鏡,站在故宮太和殿的臺基下方,爲粉絲們講解螭首和蚣蝮的區別,解釋龍頭吐水的運作原理……
王永先生於山西,長於山西,在過去的50多年裡,他一直在和古建築打交道。退休前,他是山西省文物局原古建工程負責人,從事測繪、修復、普查等工作,參加過五臺山佛光寺、解州關帝廟、晉祠聖母殿、渾源懸空寺等百餘處國寶古建築的規劃保護設計和修繕工程。退休後,他還在太原師範學院講授古建築修復保護等相關課程。古稀之年,王永先開始拍攝科普視頻,他以斗拱結構爲突破口講解傳統古建築,讓更多人開始瞭解冷門古建築,因此粉絲們親切地稱他爲“斗拱爺爺”。今年11月中旬,央視新聞發佈的“年輕人狂刷74歲爺爺視頻惡補知識點”登上熱搜,“斗拱爺爺”一夜爆火,獲贊無數。如今“斗拱爺爺”在網絡平臺累計粉絲已奔150萬,視頻總點擊量破3000萬。
近日,王永先又榮獲“2024年山西文旅推薦官”稱號,網友@龍留言評論“無論有沒有殊榮,您始終堅持爲傳播古建作出貢獻,且一直在。感謝您對華夏文化的傳播,也希望有更多人能參與守護文明守護華夏古文化。”的確如此,王永先也希望通過自己的短視頻和研究工作,讓更多人瞭解和熱愛古建築,共同守護這份寶貴的文化遺產。
古稀之年開始拍攝古建科普視頻
要讓那些“冷門”的古建築重新火起來
古稀之年進軍古建知識科普賽道,這或許是王永先人生中的一條必經之路,他一直都在試圖尋找一種合適的方式,將自己畢生積累的古建築知識傳播出去。
“在我們那個年代,若想總結以前的研究成果和工作經驗,一般就是出書或者發表文章。但一本專業書印得再好,受衆就那麼多,幾乎都是業內人士,傳播效果甚微。”2017年,退休多年的王永先被特聘爲太原師範學院講師,至今仍在給文博歷史系專業的大學生們講古建築修復保護、營造法式等課程。一次在和學生們談起中國文化和世界文化時,有人總是讚歎美國的好萊塢好,日本的阿童木好,韓國的模特影星好……“他們對我們泱泱五千年文明古國的文化認知非常不足,甚至是知之甚少。”
這場課間的師生交流,顯然顛覆了王永先的認知,他意識到這可不行,中華五千年文明、歷朝歷代的優秀文化都通過古建築生動地體現出來,可年輕人竟然完全不瞭解,因此他迫切地想要讓更多年輕人瞭解和熱愛古建築。2020年,70多歲的王永先在學生們的建議下,開始嘗試用拍攝短視頻的形式分享關於古建築的點點滴滴,普及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但短視頻怎麼拍攝?如何獲取關注?這對王永先來說是一門新學問,需要一步步從頭學起。起初在老伴兒、女兒的幫助下,王永先通過自己親手製作的木質斗拱模型和圖紙講解古建斗拱,後期再配上畫外音解說和文字,但兩年堅持下來,傳播效果不甚理想。2023年的初春三月,王永先決定本人出鏡,並將自己的“真人首秀”小課堂定在了太原晉祠博物館的聖母殿。爲了讓粉絲們獲得更直觀的視覺體驗,他還製作了一個1/15的聖母殿木質斗拱模型,並結合古建築現場、書籍、手繪圖及模型毫無保留地分享畢生所學。
爲何選擇聖母殿作爲第一期的拍攝對象?王永先解釋,聖母殿是我國現存宋代建築中的佼佼者,也是我國現存古建築中“副階周匝”(中國古代建築名詞,指在建築主體以外另加一圈迴廊的做法)的最早實例,它採用了減柱法等特殊構造手法,殿內無柱,空間完整高敞。同時它又運用了宋《營造法式》中的“柱生起”“柱側腳”等技術,增強了建築的曲線美和穩固性。另一方面,聖母殿也是研究宋代建築發展的重要實物資料,對於瞭解宋代的建築風格、結構技術、裝飾藝術以及當時的社會文化等都極爲重要。
視頻播出後,短短一天就收穫了十幾萬點擊量,網友們紛紛留言“中國古建築正因爲有了樑思成先生和王老師這樣的人,才得以延續其文化”“真的很了不起,這需要多少時間的積累,多少歲月的沉澱才能擁有如此豐富的專業知識與內涵,中華古建築真的很美,值得傳承下去”“請您堅持下去,說給更多年輕人聽”……面對粉絲們的熱忱鼓舞,王永先信心倍增,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觀看古建築科普視頻的粉絲幾乎涵蓋各個年齡層,有中小學生、大學生,也有從事古建築行業的專業人員,甚至還有和我年齡差不多的老年人。”王永先感慨,以前都說古建築冷門,但現在他已經深深感受到網友們重新燃起了對傳統文化的熱愛。
守望山西古建五十餘載
多發現一處,就多留一份遺產給子孫後代
作爲土生土長的山西人,今年74歲的王永先還記得,兒時常常和同學們在老師帶領下去晉祠參觀、活動。在聖母殿周邊遊玩、在魚沼飛樑上奔跑嬉戲時,他總是好奇地駐足觀看,想知道這些神奇建築背後的故事。1972年,22歲的王永先通過考試正式加入山西文物保護的隊伍,從事全省地上文物、古建築的測繪、修復、普查等工作,自此開啓了長達半個世紀的古建築保護和研究。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全國各地開展文物普查工作,重點是摸清我國文物數量及文化價值。王永先回憶,當時很多文物古建築都分散在荒山野嶺,千百年來不斷遭受着風雨侵蝕。在普查中,他們瞭解到在長治某個偏遠山區還存留着一座宋代建築,實爲平順縣龍門寺大雄寶殿,距今將近千年,長年累月遭受風吹雨淋,上方的瓦頂都露天了,內部的樑架結構、壁畫、彩塑等也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損毀,破敗景象讓人唏噓不已。
“古建築大多分佈在荒郊野外,我們這些人長年累月地待在荒野之地勘察、修繕,與家人聚少離多,過着堪比‘苦行僧’的生活。”王永先記得,那時他們常常在一個地方駐紮小半年,三九寒冬在深山破廟裡啃饅頭、鹹菜充飢,晚上睡覺凍得直髮抖,經常一個月都洗不上一次澡。當時也沒什麼交通工具,勘察人員全靠一雙腿行走在鄉間小路上,運氣好的話還能搭上老鄉的毛驢車、馬車。後來交通條件變好,王永先和同事們有了一輛老舊的吉普車,出行就方便多了。
“那時工作環境艱辛,工作又苦又累又髒,收入待遇還低。”王永先坦言,自己年輕時喜歡熱鬧,經常羨慕在城市裡生活的同學,工作輕鬆還體面。他爲此苦惱過一段時間,還萌生調動工作的想法。後來,王永先曾多次陪着古建築專家羅哲文先生去山西各地考察,一次在勘查應縣木塔結構時,看到六十多歲的羅老不懼危險,徒手攀爬樑架,只一門心思貼近觀察木塔結構,那種癡迷狀態深深打動了他。“跟着前輩近距離學習,的確受益匪淺,從那以後我再也不想着換工作了,這麼一堅持啊,就是半輩子。”王永先深情地說。
幾十年來,王永先冒着嚴寒酷暑,在鄉下廟宇間不停歇地奔走修繕,曾參與過五臺山佛光寺、晉祠聖母殿、朔州崇福寺、應縣木塔等上百處古建保護設計和修繕,也完成了永樂宮元代壁畫、巖山寺金代壁畫、佛光寺唐代壁畫等古代壁畫的臨摹任務。此外,他還曾赴德國、法國、日本等20餘國進行中外古建築比較研究,實地考察數千座中外古建築,拍攝繪製圖照數萬張,累計行程10萬多公里。
“我能做的就是竭盡全力避免國寶古建築的損毀,能多勘察一處,多搶救一處,多發現一處,就多留一份遺產給我們子孫後代。這個工作的意義和價值不言而喻,哪怕付出自己的一生也是值得的。”王永先如是說。
爆火之後的餘溫延續到課堂
有學生願爲古建築研究工作奉獻青春
在古建築知識科普這條賽道里,王永先屬於後來者居上。兩三分鐘短視頻的背後,是他日夜伏案翻書閱卷撰寫的數萬字素材,他需要自我吸收後將萬字素材精簡至通俗易懂的千字文案,背後的工作量可見一斑。
每次外出拍攝,王永先都要提前兩三個月開始準備。他記得自己從萌生出鏡科普的想法,到開始拍攝第一期關於太原晉祠聖母殿的視頻,足足準備了仨月有餘。其間,王永先再次對中國古建築及斗拱知識進行了系統深入的學習和研究,他查閱了大量的專業書籍、學術論文及歷史資料,詳細瞭解了斗拱的起源、發展、種類、結構特點及功能作用等知識點。同時爲確保視頻內容真實準確,他還多次前往晉祠博物館,對聖母殿的斗拱進行實地觀察、測量和記錄。
多年來從事古建研究工作,使得王永先始終保持着異常嚴謹的態度對待每一件事。比如古建築會涉及很多生僻的名詞術語,爲避免字幕裡的錯別字,有時剪輯一兩分鐘的視頻,可能要花費幾小時甚至十幾個小時去反覆校對。“我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要製作出一個短小精幹、喜聞樂見的短視頻,讓大家看了後能夠短時間內瞭解更多知識。”
所有的堅持和努力終將被看見。在將近兩年的時間裡,“斗拱爺爺”王永先發布了近200期古建築科普類視頻,全平臺粉絲從幾百個增至一百多萬,視頻總點擊量破3000萬。“在知識科普的短視頻賽道里,我們屬於後來者居上,短視頻的播放量在全國也是名列前茅,確實還是有一點小小的成就感。”王永先感慨道。
“斗拱爺爺”爆火之後的餘溫延續到了課堂。之前給學生上課時,他總感覺學生們心不在焉,也不怎麼重視。但現在,王永先明顯感受到學生們熱情高漲,興趣愈加濃厚,教室經常座無虛席。“有很多學生粉絲計劃報考清華大學古建築史專業的研究生,也有學生打算畢業後加入文物保護行列,爲古建築文化研究工作奉獻自己的青春。”
在談及線上線下教學最大的區別時,王永先提到,相比線下固定封閉的教室和有限的人數,線上的“空中課堂”沒有圍牆,沒有界限,也沒有時間限制,全中國乃至全世界的古建築愛好者都可以在同一時間觀看到視頻教學。而且相比線下面對面的侷限傳播,線上傳播速度極快,視頻點擊量也非常驚人,這是寫論文、出書都無法企及的傳播速度。
山西是中國現存各類古建築最多的省份,有28000多處,但這些建築往往分佈在荒山僻壤之處,出行極爲不便。王永先早年間外出工作有車派送,就一直沒學開車,現在外出拍攝需要僱車前往,一天的費用就高達一兩千元,高額的開支僅靠有限的養老金完全吃不消。
2022年,已經72歲的王永先用半年多的時間考下駕駛證。“拿證到現在,滿打滿算一年半的時間,我已經開車跑了將近2萬公里了。”他自駕奔波在山西各地,到平順縣龍門寺講解“懸山頂”、到五臺縣佛光寺講解“綽幕方”、到萬榮東嶽廟講解“樓閣”……他和女兒每次出門都要花費十幾天時間,一趟來回路程長達兩三千公里。
在拍攝短視頻的兩年時間裡,王永先的足跡遍佈山西各地,北至大同,南抵永濟,著名的五臺山佛光寺、晉祠水鏡臺、平順龍門寺等古建築前都留下了他孜孜講學的身影。每次外出回來,王永先都會消瘦四五斤,高強度的拍攝工作使他體力不斷透支,要躺在牀上大睡幾天才能漸漸恢復。但不管怎樣,他從未想過放棄,雖非建築專業科班出身,但卻在兢兢業業的工作中不斷學習,並將自己對古建築的一腔熱愛延續至今。“我想多拍攝點古建築資料,製作更多更好的短視頻內容,和廣大的古建築愛好者分享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爲了這個目的,我也要堅持下去。”
爲千年木塔撰寫30多萬字的修復方案
哪怕付出自己的一生也是值得的
山西的著名古建築成了王永先“空中課堂”的主角,也成功博得網友們的關注:有網友在後臺給王永先留言或私信稱,看了他的視頻後,非常想去山西看看,觀賞古建築,領略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魅力;也有網友在去山西遊玩前,在網上狂刷“斗拱爺爺”的短視頻,“惡補”古建築知識;在線下拍攝時,王永先也會偶遇來自全國各地的粉絲們,被熱情地請求合影留念……他感到非常欣慰,自己的付出終於得到了粉絲們的高度認可。
“一座傳統古建築能夠綜合、立體地把古代文化呈現在世人面前,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作爲一名山西的文物工作者,王永先認爲古建築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能夠涵蓋古代社會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藝術、宗教、建築等各個方面。2000年,王永先從山西省文物局退休,但手上的工作卻沒停下來,他把自己幾十年工作研究的經驗,特別是將以前向老工匠請教得來的絕招絕技整理出來,撰寫發表了多篇專著及論文。目前,他正在撰寫一本關於中國古建築斗拱史的書,文稿已經成型,他期待著作發表後與更多文博愛好者共享畢生知識積累和實踐經驗,共賞中國古建文化。
在交談中,王永先提及自己內心一直有個遺憾,就是沒能在退休前完成應縣木塔(又名佛宮寺釋迦塔)的修繕。應縣木塔是世界上現存最高大、最古老純木結構樓閣式建築,它濃縮了中國古代建築營造技藝,是中國曆代建築科學技術的集大成者,在中國建築史乃至世界建築史上都佔據着舉足輕重的地位。但多年來因爲自然老化和經歷幾十次地震等原因,應縣木塔已經出現了局部傾斜扭曲的情況,建築內部的柱子、樑架和斗拱開始歪散。幾十年來,王永先作爲木塔修繕工程負責人,曾參與制定了十幾套修繕方案,卻因爲修繕難度大,一直採取小修小補的方式。
“它就像一位上千年的高齡老人,全身骨質疏鬆,腿骨多處骨折甚至粉碎性骨折。在自然平和的環境下,固定夾板拄着柺杖,勉強可以支撐。”跟古建築研究打了半輩子交道,王永先現在非常擔心應縣木塔的安危。爲了搶救和保護木塔,他這20年來一直在嘗試製作一套“應縣木塔不落架整體糾偏復原修繕方案”。如今,他已經撰寫了30多萬字的修復方案,其中包括500多張照片以及300多幅手繪設計圖,他希望對於木塔的修繕能夠提供更好的選擇。
東奔西走忙碌了半輩子,爲什麼不趁着退休好好休息呢?王永先原本確實打算享受一下老年人的慢生活,但內心總有一種職業使命感推着他前行。“我內心的‘小我’與‘大我’一直在打架。‘小我’常說,人活七十古來稀,何必把自己搞得那麼辛苦,你看你的同齡人過得多瀟灑,多自在。辛苦大半輩子,退休了不妨過個慢生活,享受天倫之樂。但‘大我’隨即反駁,王老頭你千萬不敢鬆懈,不要忘了你身上所肩負的文化使命。還有幾十位一線老工匠的囑託,他們生前對你口傳心授的古建築絕招,難道要帶到棺材裡嗎?”
王永先坦言,自己曾在“小我”和“大我”之間搖擺不定,但最終“大我”戰勝了“小我”。另一方面,他覺得作爲文物工作者,他有責任去宣傳中國千百年傳承的優秀文化,搶回曾經失去的文化話語權,如此才能真正提高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心。“只要我還有一息尚存,我就要堅持不停地做下去。”
文/本報記者王靜
供圖/王永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