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生育期油菜產量增幅超50%——增糧擴油再添生力軍

近日,江西省吉安市遂川縣“稻—稻—油”模式短生育期油菜品種觀摩活動現場傳來消息:遂川縣雩田鎮堂境村100畝“稻—稻—油”週年輪作連片種植的短生育期油菜新品種,分段機械實收畝產達166.05公斤,畝產油量約73.33公斤(含油量按44.16%計算),產量比當地主推油菜品種增加50.95%,生育期約170天,創造了“稻—稻—油”三熟制模式下油菜百畝機收實產新紀錄,爲利用長江流域和南方冬閒田擴大油菜面積、保障食用油供給安全提供了可複製推廣的綜合技術解決方案。

這一創造新紀錄的油菜新品種正是中國農科院油料所王漢中院士團隊成功培育出的產量和抗性優良的“中油早1號”。該品種克服了高產高油與短生育期矛盾,在遲播下具有苗期生長勢強、冬前不早花、冬後長勢穩健、抗倒性和抗病性較強、成熟期一致和適合機械化收穫等特徵,在三熟制區域種植密度可達3.5—5.0萬株/畝,配套密植高產技術可實現更高產。2023年至2024年,“中油早1號”在長江流域和南方地區的江西、湖南、廣西、湖北、浙江等油菜主產省示範面積超5000畝,各示範點均實現了“稻—稻(再)—油”模式輪作岔口的從容交接,且越往南方生育期越短,在廣西北海生育期僅約130天。

當前我國食用植物油對外依存度高達70%。2022年至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連續3年對擴種油菜作出部署。我國長江流域和南方雙季稻區光溫資源豐富,利用稻田冬閒期種植短生育期油菜(10月20日後播種、次年4月25日前收穫)、發展稻油多熟制生產是在確保糧食生產基礎上增糧擴油保供的重要途徑。

專家介紹,長江流域和南方冬閒田具有發展多熟制模式擴種油菜的潛力。高產高油短生育期油菜品種的大面積示範成功,是新質生產力賦能“稻—稻(再)—油”模式週年高效生產,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典範。 (經濟日報記者 沈 慧)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繫: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爲我們將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