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大陸設廠營運限制太誇張 臺積電三星考慮放棄美半導體補貼

由於美國對接受補貼的半導體企業限制過嚴,臺積電、三星、SK海力士等晶片製造商可能因此不向美國政府申請補貼。(圖/Shutterstock)

隨着美國政府關於《晶片法案》補貼限制條款相關細節出爐,臺積電、三星、SK海力士等晶片製造商正面臨抉擇,如果連在大陸設廠的成熟製程生產線擴充受限10%、先進製程產量受限5%、聯合研究與技術交易金額都嚴格限制,這些晶片大廠雖然無法違反美國的先進製程產品輸出禁令,但可以選擇不申請美國政府的半導體補貼,以避免受限太多,以及公司營運與客戶機密遭美國政府外流給對手。

據《芯智訊》報導,雖然包括臺積電、三星、SK海力士都無法違反美國設定的對中國技術輸出管制,但是在是否接受補助並因此承擔更多的義務上,還是可以有所選擇。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表示,《晶片法案》補助條款上有些限制條件是沒有辦法接受的,在技術輸出管制這件事上,不能讓臺灣廠商的營運受到負面影響,因此詳細的內容還在跟美國政府討論。

韓國媒體也報導說,SK海力士CEO樸正浩表示,美國《晶片法案》的半導體資金補貼申請過程相當困難,SK海力士在美國建廠是做封裝的,這使得公司無法進一步計算出美國政府要求提供的總產量資訊,所以未來將更審慎地考慮是否要向美國政府申請補貼。

拜登政府上週公佈申請390億美元的晶片製造補貼的限制規定,就接受《晶片法案》補助的企業在大陸和其他受關注國家與地區的運營訂立新的規則,除禁止獲補貼廠商在大陸先進製程產量擴大超過 5%,成熟製程產量擴大超過 10%,而且時間長達 10 年之外,還限制接受經費補貼的企業與中國等外國相關實體進行聯合研究和技術許可。

《華爾街日報》報導說,這些規定讓相關企業高層與分析師都覺得比預期的限制還要嚴格。因爲被限制的半導體除了適用於先進武器系統所需先進製程之外,也包括製造大多數電子產品所需的成熟製程晶片。

專家表示,美國這樣的限制規定會使得很多公司保留他們是否願意接受美國晶片法案的資助的決定。尤是其對於在中國大陸有大量業務的臺韓半導體企業來說,比如三星、SK海力士、臺積電,這些限制影響將尤其嚴重,因爲這些公司多半已經在中國投資了數十億乃至上百億美元。一旦這些產線產生不確定的影響,衝擊的將不只是這些企業本身的營運狀況,還會使得全球的相關產品供應鏈出現問題。

報導指出,申請美國的半導體補貼雖然可以彌補美國建廠成本過高的問題,但未來10年在大陸的進一步投資將會遭到嚴格限制,等於是在全球第一大半導體消費市場上自縛手腳,有可能因此逐步失去大陸這個市場。如果選擇放棄補貼,也會因爲美國對華半導體限制政策的持續加碼,就算要在中國擴大產能,在採購關鍵的半導體設備上也會受到限制,在中國的投資也難以持續發展,這對半導體企業而言都是很困難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