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瑞銀顏湄之:年內淨息差或難以觸底,對銀行板塊表現維持樂觀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黃子瀟 香港報道

業績持續承壓,股價卻屢創新高,這是年初至今的銀行業。

經營壓力仍在持續。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42家A股上市銀行一季報發現,共8家銀行出現營收利潤雙降,7家銀行出現增利不增收。

然而,銀行板塊的股市表現十分強勢。年初至今,中證銀行指數上漲近20%,中行、建行、農行A股股價都曾創下歷史新高。

在第27屆瑞銀亞洲投資論壇舉辦期間,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就銀行板塊行情、分紅空間、息差底部等話題專訪了瑞銀大中華金融行業研究主管顏湄之。

顏湄之表示,銀行板塊走出的強勢行情得益於其高股息、低估值和抗跌能力,以及中央匯金增持、房貸新政等利好因素。她也認爲中期分紅有利於穩定股價。在基本面上,顏湄之團隊預期淨息差年內較難觸底,如果利率中樞長期進一步下行,淨息差底部水平或落在1.3%左右,目前大部分中資銀行的港股市淨率也已大體反映了此情形,所以估值也已觸底。

整體而言,顏湄之對銀行板塊下半年持樂觀態度,看好貝塔值高的股份行和部分城商行。

多因素支撐銀行上漲,中期分紅利於穩定股價

21世紀經濟報道:請系統性解讀下,年初至今銀行板塊強勢的背後有哪些支撐因素?

顏湄之:銀行股有高股息、低估值的特點,具備抗跌屬性。

年初時,當市場連續調整幾年後,投資情緒尚未轉變。在此情況下,銀行板塊憑藉其抗跌屬性走出了較好的行情。

同時,去年下半年起,中央匯金開始下場購入四大行和ETF,並且明確表態後續6個月會持續購買,這對銀行板塊是很大的支撐。

此外,證監會在推動一年多次分紅,要求上市公司制定積極穩定的分紅政策,明確投資者預期。銀行正好是高股息高收益的板塊。

政策方面,4月份的中央會議強調了促進房地產高質量發展,5月17日的央行的房貸新政明確取消全國層面房貸利率下限、下調房貸首付比例和公積金貸款利率等,使得目前支持地產的力度比市場預想的更大,這一利好傳導至銀行板塊。

21世紀經濟報道:近期國有大行的H股近期不斷獲得大額增持,背後邏輯是什麼?

顏湄之:近期,市場消息稱港股通的20%股息稅可能會取消,雖未得到官方驗證,但已產生了實質性影響。如果這一政策真正落地對公募基金是一個重大利好,公募很可能會繼續大量增持。

同時,近期中國證監會與香港證監會繼續加強了兩地資本市場的合作,提出要進一步支持港股市場發展,例如採取5項措施優化滬深港通機制,這也是利好因素。

21世紀經濟報道:如何看待新“國九條”下的中期分紅?

顏湄之:我認爲銀行整體的分紅水平不會出現太多變化,但分行頻次變動也是積極信號。我曾建議考慮每季度分紅,使得投資者爲了拿股息而避免頻繁交易股票,這對於穩定股價是有好處的。

21世紀經濟報道: 過去銀行希望依靠內生增長補足資本金,面對更大的經營壓力,未來銀行是否可能重啓股本融資?

顏湄之:我覺得應該不會。有部分中小銀行可能會做,但大型銀行大概率不會做直接股權融資,否則對A股市場會有比較大的影響。但對於資本充足率已處於臨界點的銀行,可以考慮發行可轉債這種比較溫和的融資方式。

同時,今年正式實施的新《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大體上對大型銀行有正面影響,多數大型銀行的核心一級資本仍在環比上升,因此大型銀行不需要也不會被允許進行直接股權融資。

21世紀經濟報道:目前國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中更看好哪類銀行?

顏湄之:從“517”房貸新政來看,政策面已經開始觸底反彈,政策和預期都在推動市場上行,我認爲今年相對來講是一個牛市。

在此情形下,貝塔高的銀行會取得更高的收益。因此,我認爲股份制銀行和城商行表現會更好,其中城商行裡需要擇股。

預計淨息差年內較難觸底,1.3%或爲底部水平

21世紀經濟報道:預計銀行業淨息差何時觸底?底部大致在什麼水平?

顏湄之:我認爲今年很難觸底,但下降的速度在放緩,環比降幅在收斂。

從近期來看,今年一季度國有大行淨息差平均水平在1.4%到1.5%左右,大概率還會繼續下跌,能維持住1.4%就已經很好了。

我們做了一個長期中資銀行息差底部的分析報告。我們團隊預計中國央行不會實施零利率政策,MLF最低也許會降到1%。通過研究國際上其他主要國家過去10-15年零利率環境下的經驗,並根據各國的金融體系結構、競爭文化、監管和政府作用等,給出大類貸款和投資在1%MLF利率環境下可能做到的資產收益率和付息成本率,在此基礎之上,我們估算中國銀行業最低息差可能落在1.3%。但需要一些前提條件,包括存款端利率的下降。具體而言,就是活期接近於0利率,定期下降至1%,使得負債端平均利率水平下降至0.5%~0.6%,這樣才能留給資產端一些餘地。

淨息差1.3%的數值也綜合了不同的資產類型。例如預計消費貸和小微企業經營貸的利率爲3%~4%,信用卡年利率爲18%,對公業務約爲1.75%,零售業務約爲2.78%,按照各類資產的比例加權平均後,大致是1.3%的淨息差底部。當然,一個前提條件是資產風險不能大面積集中爆發。

最後,預計銀行板塊的ROE落在5%左右。從估值上看,大批銀行個股的PB爲0.3-0.4,幾乎已無大幅下跌的空間。

此外,4月份禁止“手工補息”的新規對控制淨息差是有好處的,尤其是對公活期存款。對公活期存款的正常基準是0.3%左右,過去很多銀行會補息到2%以上,若能下降是一個利好。

21世紀經濟報道:部分股份制銀行開始強調發力對公業務。在今年對公和零售的業績貢獻上您有什麼看法?

顏湄之:去年銀行業零售業務貢獻很低。今年稍微好一點的預期是20%~30%的新增貸款來自零售業務。目前個人按揭貸款基本都在下降,只有一些普惠小微個人經營性貸款有所上升。

消費貸方面,銀行仍有一定規模的投放,但佔總貸款比例不高,而且可能部分經營貸被用於償還利率更高的按揭貸。因此我覺得今年能做到新增貸款裡有20%來自零售就很好了。

中間業務收入方面暫未回暖,預期手續費及佣金收入今年仍將下跌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