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中國“太空水稻”更甜、更營養
來源:環球時報
俄羅斯Svpressa網11月24日文章,原題:事實證明,中國在空間站上培育的水稻比地球上的更甜、更有營養近日,位於上海的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收穫了一批獨特的水稻。這是2022年在中國空間站上進行育種實驗的成果。
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員鄭慧瓊介紹,在空間站培育的種子可稱爲第一代,在人工氣候條件下繁殖的種子爲第二代,在大田中繁殖的種子爲第三代。鄭慧瓊說:“研究表明,在太空中培育的種子能夠在地球上進行繁殖,這證明了在太空環境中生產糧食的可行性。”
太空育種是一個全新的育種領域。在太空環境下,植物種子受到在地球上無法創建的因素影響,例如零重力和宇宙輻射,這些因素會導致種子基因發生變化。此前,國際空間站上進行過育種工作,在那裡篩選過油菜、豌豆和小麥的種子。與通過自然途徑培育的品種相比,“太空品種”要好得多,它們有更高的產量、更短的成熟期和更強的抗病能力。
研究人員發現,在太空中培育的種子,葡萄糖和果糖的含量比地球的普通種子高5-6倍。此外,在太空中培育的種子比地球上的種子含有更多蛋白質。由於在太空環境中培育的水稻種子營養成分發生了變化,“太空水稻”可能吃起來更甜。不過,在太空中培育水稻比在地球上要困難得多。在真空環境下需要在完全封閉的環境中進行人工培育,航天員需要控制光、氣和水,而人工照明尤爲重要,因爲水稻的生長需要大量陽光。
中國是首個嘗試將太空育種技術應用於地球農業的國家。目前,科學家,特別是中國科學家,面臨着一個更爲重要的任務——在太空中種植農作物。人類遲早會征服整個太陽系,而“月球基地”和“火星城”需要食物,“太空水稻”是最適合的。(作者德米特里·卡普斯京,柳玉鵬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