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後有出息的孩子都是怎麼養大的

最近,我被一個叫張子薇的小女孩震撼了。

她出生在山西的一個小鄉村,家徒四壁,在一個僅有四個人的學校裡上學,但卻以四科滿分,全縣第一的好成績在山西乃至整個互聯網掀起了一陣又一陣的波瀾。

有人採訪她,“你爲什麼這麼努力地學習?”時,她堅定地回答道:

“因爲我想考上好學校,孝敬我的父母,他們養育我們費了很大的辛苦,爺爺和爸爸每天種地就是爲了撫養我們,媽媽每天讓我們吃好,把我們的衣服洗好弄好。”

當她被問到:

“爲什麼你的父母收入不高,你想過了嗎?”

她從容地說道:

“我的父母那時候也沒有念過什麼書,沒有文化,掙不了太多錢,但是我相信我和我的姐姐妹妹們一定會好好學習的,我們一定會賺很多錢的。”

當採訪者再次問她:

“社會上有很多叔叔阿姨願意出錢去幫助一些家庭苦難的孩子,你覺得你需要被幫助嗎?”

她坦然而堅定地回答說:

“我覺得我不是很需要,我覺得我們現在這個生活已經不錯了,雖然別人家都有車,但我們步行也可以。

雖然別人都有新衣服穿,但我們穿得舊點也可以,只要保暖就行。

雖然別人家每天吃好的,但我們家裡吃得差點也沒什麼問題。

雖然我們家條件不好,但我相信學習可以改變家庭,我們一定能夠得到更多,甚至比別人家得到更多。”

看完這段採訪,無數網友忍不住感嘆:

“一個年僅10歲的孩子就有如此明確的表達力,清晰的思路,堅定的目標,身懷感恩和責任擔當,未來一定是個可塑之才。”

“從這孩子的眼神裡看到了堅毅,她對生活的滿足和對學習的不滿足,讓衆多城裡的孩子感到慚愧。”

確實,很多城市裡的孩子享受着優越的家庭條件和舒適的學習環境,但卻並沒有張子薇那樣對學習和知識的渴望,對改變家庭命運的堅定信念和擔當,以及對父母辛苦的體諒和感恩……

我也忍不住開始反思:

一個孩子到底要經歷什麼,才能明白父母的不易和學業的重要?

捨得孩子吃苦

才能養出孩子的懂事和擔當

張子薇雖然出身貧寒,但她卻從沒有抱怨過家庭的窘迫和命運的不公。

相反,她把父母的不易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想要通過努力學習幫助父母把家裡沒有錢修繕的路面硬化一下,把家裡漏風的破窗換成新的,給家裡添上城裡人家裡都有的沙發、電視和淋浴,想要學有所成後幫助自己的姐姐和妹妹……

而相比她的懂事和擔當,有些孩子卻讓人很是心寒。

一位在北大畢業,上海某財經雜誌擔任主編的爸爸,薪資待遇不錯,卻過着吃糠咽菜的生活。

因爲,他把自己工資的一大半都給了遠在西班牙留學的女兒。

可他的女兒不僅絲毫不體諒他,任性揮霍,甚至多次在自己的朋友圈辱罵他:

“爲了50歐元(約400塊),大清早跟我吵架,噁心玩意。”

甚至還把他的照片和聊天掛在網上,指責他的吝嗇。

他也曾多次語氣卑微地請求女兒把每月的花費控制在一萬元以內,並告訴女兒自己給她打完錢後所剩無幾,而且自己也快退休了,希望女兒能學着獨立。

然而,他省吃儉用地供女兒在外留學,卑微地勸導女兒學會獨立和自制,得到的只有女兒的輕視、謾罵和指責。

記得盧梭曾在《愛彌爾》中說過:

“你瞭解什麼辦法可以讓你的孩子痛苦嗎?那就是讓他想要什麼就有什麼。

他得到的越多,想要的也就越多,遲早有一天,你不得不拒絕他,這種意料不到的拒絕,對他的傷害,遠遠大於他不曾得到過滿足的傷害。”

孩子的放肆都是被父母縱容出來的,孩子的自私和冷漠也都是父母慣出來的。

養出一個不知好歹的“白眼狼”是父母的悲哀,也是對父母最誅心的懲罰。

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曾在《給教師的建議》中所說的那樣:

“過分的溺愛雖然是一種偉大的情感,卻會使子女遭到毀滅。”

適當地讓孩子吃點苦,早點讓孩子瞭解一些生活的真相,才能養出孩子的擔當和懂事。

廣東汕頭,四個兄妹看開米鋪的爸爸每天搬米很辛苦,主動組成一條“流水線”接力搬米。

看着最小的妹妹抱着10斤重的米,搖搖晃晃地走進屋裡,你不得不感慨:

有這樣的孩子,真的是父母最大的幸福。

都說,寵大的孩子是廢物,用大的孩子是人物。

捨得用孩子,捨得讓孩子吃點生活的苦,是孩子的財富,也是父母的智慧。

因爲,一個孩子只有在被他人需要和爲他人付出時,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價值,才能長出責任和擔當,才能在未來擁有獨當一面的能力。

適度的“飢餓感”

可以激發孩子的潛力和鬥志

一個曾經自殺過兩次的13歲男孩在諮詢時問賀嶺峰老師:

“你說人是不是早晚都要死啊。”

得到肯定的回答後,他繼續說道:

“我已經13歲了,我爸媽都是復旦大學教授,從小該吃的該玩的該去的,我都經歷過了。

我覺得人生沒有什麼遺憾了,接下來我如果繼續活下去,我還要參加中考和高考,我不一定能考上好的高中,也不一定能向我爸媽那樣考上清北復交這麼好的學校。

就算我考上一個好學校,也不一定能讀到博士,不一定能留下來當教授。

就算我當了教授,又有什麼用,你看我爸爸媽媽說起來是大學教授,活得不和一個樣嗎?天天上班,天天加班。

畜生

而且,像我這種性格,如果出去到社會上打工,我還要遭受社會的毒打。

人生沒意思,中考、高考、考試、結婚、生孩子、被老闆PUA,最後到頭還是得死。

我幹嘛要被社會全部折磨一遍後死呢,現在死了不挺好嗎?活着沒啥意思啊。”

一個十幾歲的孩子,正是躊躇滿志、意氣風發的時候,卻沒有了對生活的熱忱、少年的鬥志、對未來的希望,以及人生意義感,這無疑是孩子的痛苦,也是父母最大的悲哀。

記得清華大學教授彭凱平曾追蹤調查了30萬中小學生,發現普遍存在“四無”現象:

學習無動力、對真實世界無興趣、社交無能力、生命無意義感。

很多父母都想不明白,爲什麼有些孩子生活艱苦,連讀書都是一件奢侈的事時,卻對讀書學習有着強大的興趣和執着;

有些孩子享受着舒適的生活條件,擁有豐富的學習資源,卻活得無慾無求,懶散消極。

事實上,心理學上的“餓鼠效應”早就給了我們答案:

飢餓的老鼠在尋找食物時,會比吃飽的老鼠更加敏捷、更加專注。

也就是說:

適度的"飢餓感",可以激發一個孩子的潛力和鬥志。

應採兒的兒子Jasper剛學鋼琴的時候,很想要一架鋼琴。

應採兒並沒有立即答應他,而是告訴他:

“鋼琴太貴了,家裡沒有辦法買,你如果真的要的話,可以先好好學,等你學好了,在你生日的時候,我可以把鋼琴當作禮物送給你。”

應採兒覺得如果孩子真的想學一項技能,一定要讓他有“渴望學習”的狀態,要用“飢餓感”激發他的學習興趣,調動他的內驅力。

這樣的話,鋼琴對於他來說,就不再只是一架冷冰冰的樂器,而是他自己通過日夜勤學苦練辛苦得來的禮物,是自己的熱愛和憧憬。

後來,Jasper果真如應採兒期待的那樣,非常努力地練習鋼琴,並對鋼琴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所以你看,想要點燃孩子的學習動力和對生活的激情和熱愛,就要適當地爲孩子營造一些“飢餓感”,掌控滿足孩子興趣和需要的節奏,不時地製造一些需要努力才能完成的小挑戰。

如此,才能長久有效地激發孩子對學習、生活的熱愛和追求。

讓孩子過點略微“飢餓”的人生,是孩子自驅不竭的秘訣,也是父母養育的大智慧。

家庭和父母

永遠是孩子努力上進的力量來源

一位採訪者問張子薇:

“雖然你們班只有兩個人,但你永遠是那個積極主動舉手回答問題的同學,那你爲什麼這麼勇敢呢?”

張子薇解釋道,她的勇敢其實源自於父親:

“村裡有些叔叔他們會說話,善於抓住機會,他們都過得比較好。

而我的爸爸不愛說話,有機會他膽怯,退縮。

所以,我想做一個愛說話,善於表達抓住機會的人,證明我自己不比他們差。”

於是,當公益組織要資助張子薇去太原上學時,她勇敢地抓住機會,走上了一個人的求學路。

當她面對自己跟周圍城市孩子的差距和對比時,她堅定地說道:

張子薇從父親的身上看到了膽怯和退縮的後果,同樣的也從父親身上明白了勇敢、上進和讀書的重要性,正如教育家福祿貝爾所說的那樣: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一個孩子努力上進的根源永遠離不開父母和家庭的影響。

今年引發全網關注的“邁巴赫少爺”朱也天以700分的好成績被北大錄取。

深挖他的家庭背景後,你會發現他優秀的真相。

他的爺爺朱炳仁39歲重興家族銅業,在烈焰高溫的銅作坊裡幾十年如一日地鑽研關於銅的藝術。

如今80歲了,還在很努力地勤奮工作。

他的爸爸朱軍岷繼承了爺爺的衣鉢,一邊做手藝,一邊做生意,創建了朱炳仁·銅的品牌,並一直奮戰在銅建築的第一線,日日爲事業奔忙,絲毫不敢懈怠。

朱也天把父輩們的勤奮看在眼裡,把父輩們的榜樣和鞭策記在心裡,把上進勤奮的家風傳承了下來。

其實,對於他來說,不管是繼承家業還是出國留學都遠比高考輕鬆。

可是,想上北大又沒能取得保送資格的他不得不奮力去拼高考這條路。

爲了考上北大,哪怕是大年三十,一家人吃完飯後,他也一個人躲在房間裡寫作業。

高考完第二天,他又馬不停蹄地開始看大學的課程。

朱家的每一代人都在努力地開拓進取,每一代人都把勤奮、努力刻進了骨子裡。

就像網友所說的那樣:

“我看到他爺爺的貢獻,他爸爸的非遺傳承,我突然就不仇富了,因爲這是他應得的。”

確實,把勤奮的學習態度、堅毅的品格、自強的精神、端正的三觀,這些無比珍貴的精神財富傳給孩子,孩子的前途命運怎麼會差?

白巖鬆曾說過:

“我認爲中國教育最大的問題,不是怎麼教育孩子,而是怎麼當父母。”

不是每一個孩子都有張子薇的清醒和理智,能夠從父母的不足中反省並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

大多數孩子都是在父母和家庭的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中長大。

所以,想要養出一個上進勤奮的孩子,成功率最高的做法就是先修煉自己,提升自己,把優良品格和良好的家風傳承給孩子,讓孩子以我們爲榜樣,自發地優秀。

爲人父母,最重要的使命就是做好孩子的引領者、塑造者和養成者。

捨得讓孩子吃苦,懂得用“飢餓感”調動孩子的內驅力,做好孩子的榜樣,養出一個有擔當、有責任、勤奮上進的孩子,指日可待。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