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傑作》:6.5分,我覺得分數給低了

《二手傑作》是一部充滿黑色幽默的喜劇電影,我個人是很喜歡這部影片的,於和偉精湛的演技,更是錦上添花。故事很簡單,一個陷入中年危機的語文老師馬寅波,替墜樓的兒子代筆遺書,結果躺在病牀上的兒子因遺書一夜爆紅。

馬寅波(於和偉飾演)原本的人生,是一眼就能望到頭。他自己的事業一直都沒有起色,這麼多年還是一個普通的語文老師,自認爲才華橫溢,多年堅持寫作投稿,卻從未被出版社採納過。他的兒子馬墨(郭麒麟飾演),不僅沒有繼承他的半點寫作才華,心思也不在學習上。之所以,會躺在牀上昏迷不醒,是因爲爬上女生宿舍,偷拍時意外墜樓。

這部影片你不能用以往的邏輯,去看待這個劇情。該影片的豆瓣評分僅有6.5分,我還是蠻意外的,我覺得分數給低了。因爲很多人打低分的出發點,是把重點放在道德層面上。例如,爲什麼被偷窺的女學生,會愛上馬墨?一個在女生宿舍墜樓的男生,很明顯就是偷窺者,爲什麼會成爲“網紅”和“天才”?

這就是該影片最諷刺的地方,真相只要正常人稍微動一下腦筋,就可以猜測出來。可是,人們往往都喜歡更離奇的真相,或者說更願意相信,自己所想象出來的真相。比起一個普通的“偷窺事件”,媒體和網友都更喜歡文學天才厭世“自殺“的故事。

女同學許思思,比起被馬墨偷窺的事實,更願意相信馬墨是“文學天才”。學校方面,作爲重點中學,他們也更希望出現一個“文學天才”,而不是一個“偷窺狂”。媒體也不去報道真相,而是人們喜歡看什麼,他們就報道什麼。出版社更不會在意馬墨到底有沒有真才實學,名氣有了,流量有了,他的書能賺錢,纔是硬道理。

馬寅波被突然出現的“流量”砸昏了頭。他用“馬墨”的網紅身份發表文章,收穫了無數的掌聲和鮮花。這導致他覺得這一切,都是因爲自己才華橫溢。五十年來,他第一次覺得自己的人生有了價值。可是,現實是殘酷的,當他離開了“馬墨”這個名字,他的書就變得無人問津。

當他決定用“馬寅波”的名字來出書後,他收穫的不再是掌聲和鮮花,而是質疑和批評。不管他如何解釋,甚至拉來兒子馬墨,幫自己澄清真相。可是,吃瓜羣衆們壓根不在乎這一切,他們只會想方設法去證明自己的猜想是正確的。當那個保安拿着錄音出現的時候,就是吃瓜羣衆們所希望的真相出現了。

吃瓜羣衆們都想當“正義使者”,也都想在這波“流量”中獲取利益。保安出來“打假”不是意外,他從一開始接近馬寅波,就想套取有利於自己的信息。吃瓜羣衆們不喜歡“父親代筆”這種無聊的真相,更希望看到一個“無良父親”,想借“天才兒子”出名的勢利嘴臉。

馬寅波從一開始,就是爲了滿足虛榮心。他捏造兒子墜樓的真相,還有借兒子的名字,來出版自己的書。其實,都是爲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當他發現人們喜歡的,從來不是自己的作品時,他如夢初醒,他還是那個平平無奇的馬寅波。

該影片備受吐槽的大結局,我個人也有不一樣的看法。不少人覺得應該停在馬寅波墜樓的瞬間,這樣悲劇收場,“藝術化”達到最高境界。可是,如果真的就這麼收尾,那跟前面所說的“活着比死要更困難”,就相互矛盾了。畢竟,死並不是真正的解脫,他會懷着遺憾離世。

馬寅波就應該活下來,然後跟兒子馬墨一樣,成爲第二個“網紅”。因爲現實就是荒誕的事件在不斷地上演,現實就是“流量爲王”,不管是墜樓的馬墨,還是寫網文的陪酒女,還是救人墜樓的馬寅波。人們只是單純的喜歡“造神”,最後再目睹他們跌落神壇。所以,馬寅波如果死了,那一切都沒有意義了。但是,如果最後馬寅波“逃跑”了,他不想再加入這場荒誕的“遊戲”了,纔是真正的解脫。

《二手傑作》我個人覺得應該在7.5分以上。不過,它能拿一個低分,也是一種藝術照進現實的感覺。馬寅波寫了幾十年的作品,沒有辦法靠作品本身出名。陪酒女隨便寫的網文,卻成了人們追捧的“佳作”。當社會人心浮躁,優秀的作品無人問津,“流量爲王”和“短平快”的時代,每天得出現多少個“馬寅波”,又得出現多少個“馬墨”。